正文

智者無敵,精神永存!

(2025-10-02 01:20:06) 下一個

仿佛有預兆似的,今天起得特別早。一眼就看到一則驚人的消息。就在2023年11月28日,我們敬愛的查理芒格先生離世了,距離他的百歲生日1月1日僅剩34天。巨星隕落,內心沉痛!這篇本來為準備慶祝百歲生日的文章,也隻能改為深切懷念的文章了。回想起過去二十餘年來,從讀到彼得考夫曼的《窮查理寶典》開始,再到彼得貝弗林的《探索智慧》,繼而《芒格之道》,是查理芒格先生的智慧之光照亮了我們一路前進的方向。我們今天之所以能夠進行格柵多元思維、進入複雜性科學的世界,進行成功的投資,皆有賴於查理芒格先生。

1

當年,我們就是在查理芒格先生的推薦書單中發現兩本複雜性科學書籍的。一本是約翰葛瑞賓的《深奧的簡潔》,一本是基諾沙格瑞的《溫度,決定一切》。《深奧的簡潔》涵蓋了蝴蝶效應、蓋婭理論,以及各種關於混沌與複雜的概念。而《溫度,決定一切》則描繪了人類、地球和宇宙的生命等宏觀命題。這兩本書都屬於複雜性科學的論著。我們在這兩本書中初步認識到複雜性科學的基本思想。

彼得貝弗林的《探索智慧》中展示了查理芒格先生對於複雜性科學的深刻理解:在一定的尺寸下,一個係統達到臨界質量或極限後,係統行為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可能會朝更好或更壞的方向發展,也可能停止工作或性質發生改變。微小的作用久而久之會積累成為臨界狀態不穩定性也在增加。小事件可以引發劇烈的變動,比如地震。在到達臨界值前,小變化可能對係統沒有影響。但進一步的變化會讓係統達到臨界值後,使其向更好或更糟的方向發展。當係統的屬性突然從一種狀態跳到另一種狀態,在預示著係統可能發生了質變。這就是所謂的轉折點、臨界值和極限。

這就意味著一家企業在達到某個臨界點後,將會在經驗、采購、營銷、製造、管理、調研、物流、配送各方麵享受規模優勢。大規模產量能夠分攤支出,降低平均成本。這些優勢能夠進一步推動企業的專業化,在某個領域做精做強。規模很重要,一些企業的本質是通過階梯式前進逐步爬到壟斷的頂層,最終產生階梯式的贏家通吃。

彼得貝弗林向我們展示查理芒格先生對第二個複雜性科學的概念規模和頻率,即85%的部門利潤來自25%的產品。意大利經濟學家維弗雷多帕累托最早注意到,80%的豌豆是從20%的豆莢裏出來;意大利20%的人口擁有80%的財產。可見,一小部分事物常常能夠產生絕大部分的效果。比如,一個問題的解決取決於內部僅有的幾個缺陷或者幾個主要責任人;幾個罪犯就可以犯下滔天罪行;約5%的電影能夠贏得整個電影產業總利潤的80%-90%。這個規律後來被稱為帕累托分布或20/80定律。

這就意味著,對於幾個產品或幾個客戶就能產生大多數利潤,或者幾個銷售員就可以貢獻總銷量的大部分份額,在許多企業活動中,有限的幾件事就可能產生巨大的價值。大多數係統的表現將受困於其最薄弱環節。一個變量就可限製整個係統能否達到目標或最佳表現,產量的提高可能受一台機器的產能限製。如果生產線上一台機器能生產100個貨量,而另一台為90個,那麽產出將受限於第二台機器。

由此引出贏家通吃、規模優勢、冪律分布、馬太效應、收益遞增和創造性破壞的概念讓我們無限癡迷,引人入勝。這些概念蘊含著無限的創造性,傳統理論從來未能正視過它們,而如今已經成為我們思考的最重要的工具,指引我們思考新經濟、新產業、新技術和新公司。

就贏家通吃這一個概念而言,它把表現上的微小差異轉化為經濟報酬上的龐大差異,於是贏家和輸家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信息革命又助長了贏家通吃市場的強度,贏家通吃因此也變得越來越重要。通吃的邏輯使得競爭者高度重視第一回合即搶灘的勝利。經過競爭後,碩果僅存的幾乎毫無例外。第一回合的贏家在競賽的後幾回合當中可能享有累積優勢。

2

複雜經濟學創始人布萊恩阿瑟注意到,如果一個新行業出現了相互競爭的科技,每一種科技被使用得愈普遍,這種科技就會進步得愈快速。因此,在早期就有較多人使用的科技容易吸引不成比例的研發資源,而這又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去使用它。這個過程被布萊恩阿瑟稱為知識的連鎖效果。20世紀五六十年代時期的核反應器的競技,以及美國19世紀末期汽車的蒸汽與汽油之爭,就是最好的案例。

贏家通吃直接導致了馬太效應。馬太效應來自《馬太福音》中的詩歌:凡是有的都要加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都要奪去。這個具有正麵反饋效果的過程,就是成功孕育成功的現象,網絡經濟和知識的連鎖效應隻是其中的兩種。網絡效應是引發贏家通吃市場的原因之一,而信息革命則加強了網絡效應。今天,贏家通吃的市場不但已經擴張了,而且也被強化了。這樣的解釋是傳統經濟學根本無法想象的,這也是最引人入勝的地方。這就讓我們高度關注由規模經濟引發的贏家通吃,造成收益遞增,進而達成馬太效應,成就了處於冪律分布頂端的公司。

實際上,查理芒格先生早就思考規模優勢在商業的成敗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的問題。規模優勢理論的本質是,生產的商品越多,就能更好地生產這種商品。這是一個巨大的優勢。它與商業的成敗有著很大的關係。

查理芒格先生發現了至少4種規模優勢的模式。①有些規模優勢可以通過簡單的幾何學得以說明,比如,當擴建油罐時,能用更少的鋼鐵得到更多的容積。如此,簡單的幾何學就能創造出一種規模優勢。②有些規模優勢還可能是一種信息優勢,比如,綠箭口香糖隻是因為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就獲得了規模優勢。③有些規模優勢來自心理學。由於社會認同,造就可口可樂。可口可樂的優勢之一就是它的產品幾乎覆蓋了全世界各個角落。④最後一種規模優勢經過長期的競爭之後,有一家企業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最明顯的例子是日報。如果擁有了大量廣告和發行量,就沒有人想要看那份信息量更少的報紙了。於是,就會慢慢出現贏家通吃的局麵。這是一種獨特的規模優勢現象。

查理芒格先生最讚賞的一種規模優勢是連鎖店。他認為連鎖店的概念是一個迷人的發明。山姆沃爾頓實際上並沒有什麽創新。他隻是照搬其他人做過的所有聰明事,但他更為狂熱地去做這些事,更有效地管理下屬員工。於是,他就把其他的競爭對手都打敗了。由於沃爾瑪的係統效率更高,它首先摧毀小城鎮中的零售商,並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這麽做。等到規模變大之後,它就開始摧毀那些大企業。查理芒格先生認為這是一種非常精明的策略。沃爾瑪這個有趣的模式,讓我們看到了當規模和狂熱結合起來能夠產生多大的威力。

查理芒格先生極其關注競爭性毀滅的問題。汽車替代馬車,馬鞭的生意就結束了。當新的行業出現時,先行者會獲得巨大的優勢。這就是所謂的衝浪的模型:當衝浪者順利衝上浪尖並停留在那裏,他能夠衝很長一段時間;但如果他沒衝上去,就會被海浪吞沒。如果能夠站穩在海浪的前沿,他就能夠衝很久,無論是微軟、英特爾或者其他公司,包括早期的國民收款機公司,都是如此。

競爭性毀滅源自約瑟夫熊彼特的創造性破壞。創造性破壞描述了創新性的產品和方法是如何不斷取代舊產品和技術方法的。熊彼得給出例證是,工廠的出現讓鐵匠鋪銷聲匿跡;汽車取代了馬匹和輕便馬車等等。而先行者獲得巨大的優勢又與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相似。馬歇爾說,如果公司的生產成本會隨著市場份額的增加而下降,那麽一家因運氣好而在早期贏得大塊市場份額的公司將能夠戰勝競爭對手,任何一家首先取得良好開端的公司將會壟斷市場。如此,就將直接導致收益遞增效應的產生。

查理芒格先生告訴我們,如果是這樣,這正是投資者尋找的良機。在漫長的人生中,隻要培養自己的智慧,抓住一兩次這樣的好機會,就能夠賺許多錢。

3

查理芒格先生在大多數時候,什麽都不做。出手的時候很少。即使是出手的時候,也是如履薄冰,對可能承擔的風險感到不安。對他而言,始終把眼前所有的投資機會進行比較,力求找到當下最合理的投資邏輯,就才是重中之重。找到了最合理的投資邏輯之後,無論周期波動如何劇烈,是順境還是逆境,他都泰然自若,這就是他的投資之道。

為此,需要集中精力了解眼前的新情況,應對眼前的新挑戰。但不會去預測明年的道瓊斯指數是漲還是跌,利率多少。投資就是這樣,有時候需要播種,有時候需要收獲,有時候需要熬過寒冬保住命。正因為努力做好眼前的事,很少做長期預測,所以查理芒格先生的長期預測才更正確。

查理芒格先生著重於長期的準備,盡可能地保守,防範大災難的衝擊,為可能出現最惡劣的環境做準備。因此,他會和巴菲特手握大量資產,隨時自由配置,就像手握棒球棒,等待好球扔過來,願意等多久都可以。即便不揮棒擊打,也沒人罰出局。所以,過去的耐心等待都是值得的。錢多機會少,總比錢少機會多強。

查理芒格先生教導我們,要精力集中在最看好的一到兩個主意上。市場永遠都是動蕩的,但在動蕩背後往往孕育著最好的機會。投資的關鍵在於,趁別人動彈不得時下手,比如1974年的股市,2002年垃圾債券時期。投資最重要的是要遵循邏輯,不能感情用事。把精力放在重要的、可把控的事上,不要浪費時間去考慮公眾的意見。有一個基本原則是,遠離熱點話題。

在查理芒格先生的眼中,隻有一些公司天生麗質,具有穩固的競爭優勢,能實現很高的收益率,才是所謂的投資機會。按照他的方式投資,必須準確判斷一家公司的前景。不但要能看出來一家公司現在的生意是好生意,而且要能看出來在將來的很長時間裏仍然是好生意。

在這種情景下,分散投資毫無意義。分散風險是對無知的保護,承認你並不了解自己持有的公司。人的一生能有3樁不錯的買賣主意足矣,總比得做上100樁平平淡淡的生意要好得多。誰說投資者必須打敗所有人,查理芒格先生認為這簡直就是一派胡言。最重要的是,要真正了解自己該規避些什麽,然後離那些事遠點。他建議我們這樣去做,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查理芒格先生奉行的是集中投資的策略。這是他進行邏輯思考的結果。集中投資意味著投資的公司可能隻有10家,而不是100家或400家。當好的投資項目出現時,必須能夠辨認出來,因為好項目並不會經常出現,機會隻眷顧有準備的人。因為好項目很難得,所以要把錢集中投資在少數幾個項目上。這在我看來是很好的主意。投資的規矩是等待好球的出現。在查理芒格先生自己賬戶裏隻有三個股票。他曾說,在他的三個股票裏麵有一個失敗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而三個股票同時失敗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投資成功的秘訣在哪裏?查理芒格先生認為,要是盯著40多家公司,沒有誰會有優勢。人的一生隻要盯緊8~10家公司,甚至盯緊那麽一家公司,就能得到預想的回報。千萬不能讓市場左右你的思想,風向標是沒法帶你發家致富的。

查理芒格先生就是這樣睿智和理性,他把他的投資哲學和經驗向我們無私地傾囊相授,而我們即便三天三夜也無法說完。而今,先生已故,永遠離去,我們再也不能聆聽到他的智慧之言了。性靈出萬象,風骨超常論。征服世界的唯一辦法,向內求取,提升自己。在此謹向偉大的查理芒格先生致敬!深切懷念偉大的查理芒格先生!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