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被爹媽棄養、32歲一事無成到世界首富,他身上有著中國孩子最欠缺的特質…

(2025-09-21 05:13:59) 下一個

https://mp.weixin.qq.com/s/RlneVzQ41IUpb0LMHM1FKA

昨天,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份震動全美尤其是科技界的總統公告未來12個月內,在美國境外、準備以H-1B身份入境美國的申請人,雇主必須為每位員工繳納10萬美元的額外費用,否則將被拒絕簽證或禁止入境。

新規將於美東時間9月21日淩晨00:01生效,導致部分在海外的H-1B持簽人必須連夜搶天價機票,趕在最後一刻入境美國。後有媒體報道,該行政令不會適用於已持有有效簽證、再次入境美國的現有持有人(天價機票白買了?)

這個行政令影響最大的就是科技行業,更是在印度和中國的技術群體中引發震動。根據下圖顯示,提供H-1B簽證最多的是以亞馬遜、穀歌、微軟、蘋果、Meta為代表的科技公司????

一邊是H-1B震動美國科技業,另一邊世界首富也易主到了一位美國科技巨頭甲骨文創始人拉裏埃裏森。

9月10日,甲骨文創始人拉裏埃裏森淨資產在一天內增加了1010億美元,達到了3930億美元,幹掉了曾久居榜首的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以及短暫上位過的LVMH集團創始人伯納德阿爾諾。

今年的九月,在商業界,說是拉裏埃裏森之月也不為過。此次他身價猛漲,主要得益於甲骨文與Open AI 簽訂了一筆天價合同。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OpenAI將在未來五年內,向甲骨文支付高達3000億美元的雲計算服務費用,合同預計於2027年生效。

拉裏埃裏森不僅僅在 AI領域大殺四方,他還盯上了 TikTok 美國市場。由他和 Silver Lake、Andreessen Horowitz 組成財團,預計將收購 TikTok 美國 80% 的股份,其中甲骨文集團負責為 TikTok 美國提供雲服務,每年預計能帶來 4.8 億到 8 億美元現金流。

就連娛樂圈也有他的布局:拉裏埃裏森的兒子掌控的 SkyDance 公司,正計劃收購 Warner Bros. Discovery。(冷知識:Warner Bros. Discovery是全球最大的媒體和娛樂公司之一,旗下擁有 HBO、CNN、TBS、Discovery等知名品牌,目前的市值約為 469 億美元)

要是收購順利,多個知名媒體陣營盡在拉裏埃裏森家手中。從此,科技、社交、娛樂,三條戰線齊頭並進的拉裏埃裏森將成為名副其實的鋼鐵俠。

世界巨富們的故事我們聽多了,精英家庭的托舉、名校光環加持、聰明的頭腦、加上踩準了時代紅利的眼光與運氣,造就了他們。這些人物的經曆和他們的財富一樣,總離我們普通人的距離分外遙遠。

但拉裏埃裏森不同,從拿了一手爛牌、擁有天崩開局的他到今天的世界首富,他的經曆還真有我們普通家庭尤其是東亞小孩可以學習的地方。

母親未婚生子,他的童年是被棄養、輟學的gai溜子

看外表,你絕對想不到拉裏埃裏森今年已經81歲了。81年前,他的誕生悲慘堪比灰姑娘。

他出生於紐約的布朗克斯區(冷知識:布朗克斯區=貧民窟)。父親是一名意大利裔美國空軍飛行員,母親19歲時未婚先孕,然後親爹就拍屁股走人消失了。

近一個世紀前,一位未婚媽媽生下一名沒有父親的嬰兒,承受的壓力有多艱難,難以想象。可以預想,嬰兒時期的拉裏埃裏森生活並不好過。

但更慘的還在後麵,他9個月大時,媽媽因患肺炎,母親無奈隻能將他送給了自己在芝加哥的姑媽和姑父收養,直到12歲時,拉裏埃裏森才知道自己是被收養的。

不過,他的幸運之處在於,養母溫柔體貼、對他不錯,給了他足夠的母愛;不幸之處在於養父看不上他,嚴厲到幾近苛刻,經常羞辱他一無是處。

更慘的是,即使父母雙全,但他的生活依然很差,全家居住在芝加哥南區(冷知識:芝加哥南區=貧民窟);雪上加霜的是,養父作為一名賣房子的中介,本就生活艱難,又碰到了大蕭條時期失業了。最後,幾經周折,終於找到了一份審計員的工作。

原生家庭不幸的劇本並沒有讓拉裏埃裏森在學校大放異彩。他讀書期間,一直興趣廣泛、但成績平平數學和科學還可以,但總體排名隻能說中等。

他常常被老師認為不專心,喜歡鑽牛角尖,課堂上總愛提出一些刁鑽問題,讓老師很頭疼。成績普通也就算了,他還總是對傳統教育模式心生抵觸,是老師眼中的刺兒頭,不受學校待見。

拉裏埃裏森的叛逆不僅表現在學業上,還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作為猶太人,他拒絕了舉行成人禮,還坦誠不公的表示:我認為自己在某種意義上是宗教的,但猶太教的教條我並不認同。

作為一名成績普通且還不乖巧的學生,高中畢業後的拉裏埃裏森先是進入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學習,主修醫學預科,目標是學成為醫生。但別誤會,他不是對醫學有多大興趣,隻是因為在養父母的眼裏這是一條體麵又穩定的路。

看上去一切步入正軌,但在大二時,他的養母去世對他打擊巨大,他因此輟學,然後獨自跑去加州療傷。在外麵瞎晃悠了一段時間後,他又申請到了芝加哥大學,學了一個學期的物理和數學。

在那裏,他第一次接觸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台IBM計算機,瞬間被吸引住了。雖然對編程感興趣,但無法忍受傳統教學模式的他依然堅持不下去,於是再次輟學。

雖然自己無法接受傳統教育,但拉裏埃裏森在這段時期有件事做得還是不錯:他足夠獨立。輟學後,他跑去了加州,做過很多工作:技工、清潔工、快遞小哥,同時他利用打工的機會接觸到更多的編程與數據庫係統。

他曾說:相較於上學,自己更喜歡做事。

也就是在這段成為不學無術的gai溜子期間,通過各種嚐試,他發現自己對計算機編程情有獨鍾。

圖片

靠忽悠成功的商業帝國甲骨文

大學輟學的拉裏埃裏森帶著簡單的行李和幾百美元這些全部家當,來到矽穀打工。當時的矽穀還遠遠不是今天的模樣,更像是一片程序員淘金地。喜歡編程的他先後在幾家公司打雜,寫代碼、修bug,混口飯吃。

轉折點出現在 Ampex 公司,拉裏埃裏森在那裏接了一個神秘項目給CIA(美國中情局)開發數據庫,代號就叫Oracle(甲骨文)。這個項目讓他第一次看清了數據庫的價值:原來信息可以像賬本一樣被整理、查詢,比一堆紙質檔案高效太多。

正好,拉裏埃裏森又讀到IBM研究員寫的一篇論文,對數據庫的發展提出了新理論。隻可惜當時的IBM並沒有抓住這個商機,但心思活絡地拉裏埃裏森看到了,這玩意兒要是做出來,絕對能顛覆世界。

於是,1977年,他和兩個同事一拍即合,湊了點錢、開了家公司,名字很樸素:Software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推出了公司的第一款產品 Oracle V2,這就是如今甲骨文集團的起點。

如果說微軟的比爾蓋茨靠的是學霸氣質,蘋果的喬布斯靠的是極致審美,那麽埃裏森就是靠野心和嘴炮。他能在一堆危機裏生存下來,靠的就是膽子大、敢吹敢幹。

  • 比如,甲骨文的第一款產品叫Oracle V2,為啥不是V1?因為拉裏埃裏森想假裝自己已經迭代過了產品了,顯得現在這款產品很成熟。

  • 比如,甲骨文的早期數據庫漏洞百出、速度還慢得要命。客戶一邊吐槽一邊又沒別的選擇,隻能硬著頭皮用。拉裏埃裏森倒是完全不慫、也不覺得丟人,還逢人就吹:我們是未來的標準!IBM都要被我們打趴下!

80年代中期,IBM終於意識到數據庫的商業價值了,於是發狠搞了個數據庫產品 DB2。彼時,甲骨文剛剛在數據庫市場混出點名堂,麵對當時的科技居鱷IBM突然殺出來,很多人都更傾向選擇大廠出品的產品,許多業內人士都覺得甲骨文這個小作坊要完蛋了。

拉裏埃裏森再一次展現了他嘴炮CEO的忽悠本事。他到處開發布會、接受采訪,張口閉口就是:IBM的東西太笨重,我們甲骨文才是真正的未來!甚至直接放狠話十年後,甲骨文會超過IBM!

論產品性能當時甲骨文的數據庫確實比IBM差遠了。但拉裏埃裏森擅長先吹牛,後補課。比如,當客戶說:你們能做這個功能嗎?拉裏埃裏森會毫不猶豫點頭say yes!先把瓷器活兒攬下,再去拉著程序員拉加班加點死磕金剛鑽。

靠著這種先吹牛、再做產品的打法,甲骨文居然活了下來,還搶了不少IBM的客戶,逐漸做大做強。

即便較之創業之初,甲骨文已經組大做強,但依然是個草台班子。最明顯的跡象之一就是他們的財務報表做假,差點讓公司全軍覆沒。

1989年,當時的銷售團隊為了衝業績,提前把還沒完成的合同算成收入。這就是典型的財務虛報。結果,紙包不住火,幾個月後真相曝光。投資人一看財報臉都綠了:原來你們報的業績都是注水的!甲骨文股價立馬跳水,公司市值蒸發了三分之一。華爾街分析師集體唱衰,差點沒人敢再投錢。

拉裏埃裏森當時也慌了,但對外再次發揚了他忽悠的本事:我們沒問題,未來更大!一邊嘴上強硬、一邊對內開始大換血裁掉業績造假的高管、換經理人、組織和人員架構大調整。

一番整頓後,90年代初,甲骨文不僅挺過來了,還重新站穩腳跟,沉底擺脫了草台班子的做派,逐漸成長為全球數據庫老大。

會忽悠東亞小孩欠缺的一課

拉裏埃裏森在業界以會忽悠、直言不諱、甚至咄咄逼人著稱。從商這些年,他懟天懟地,競爭對手幾乎一個不落都被他懟過。

  • 上世紀 90 年代,他把比爾蓋茨視作頭號死敵,在采訪裏放狠話要推翻蓋茨,順帶把 Windows 係統形容成一堆垃圾;

  • 他多次貶低 IBM 的數據庫,直白地稱其是一坨屎;

  • 他起訴德國軟件巨頭 SAP,指控對方盜版,在庭審中拉裏埃裏森毫不留情諷刺 SAP 的 CEO 就像個小偷;

  • 進入雲計算時代,他把炮火又對準了亞馬遜,說AWS 像個笑話。

圖片

喜歡拉裏埃裏森的人稱他勇敢無畏、敢於直麵競爭對手;不喜歡他的人則覺得他狡猾、沒教養。但無論褒貶如何,甲骨文從創辦至今近50年,從一個靠忽悠起家的小團隊,成長為市值約3000億美元、全球最重要的數據庫和企業軟件供應商之一的商業帝國,拉裏.埃裏森本人,足以被稱為傳奇。

拉裏埃裏森身上的忽悠勁兒不是貶義的行騙,而是一種敢於表達、勇於爭取資源、甚至帶著一點小機鋒去推動事情向前的實幹精神換句話說,它是勇敢展示自己、敢說我行的勇氣,而這正是我們東亞教育中缺失的一課。

我們孩子從小被教導要謙遜、低調、踏實,這些美德無可厚非,但也由此可能錯失機遇、失去了站上舞台的機會。

在會忽悠裏包含著自我推銷的因素,心理學研究表明,自我推銷和職場成功有顯著正相關。

斯坦福大學發現,懂得展示自己的人,更容易獲得資源、領導信任和機會。甚至在高壓、高競爭環境中,巧妙推銷自己的人成功率明顯高於隻埋頭苦幹的人。

而且,社會和職場不是孤島,你得忽悠同事合作、上司支持,它是一種強說服力的展現,美國心理學會的一項研究顯示,強說服力的領導者能將團隊凝聚力提升40%,因為他們擅長用積極框架重塑問題,避免對抗。

所以,會忽悠不是撒謊、不是浮誇,而是勇敢表達、展示價值、爭取資源的能力。在現實職場中,它往往比單純低調更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拉裏埃裏森曾說過:成功的關鍵不僅是有好產品,更重要的是讓人知道它們(The key to success is not only having great products, but making sure people know about them)。商業如此,人亦圖片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