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方法?別再像個“水肺潛水員“一樣思考,而要像個"海洋學家"。
心理學家們為此類認知偏差起了個名字:所羅門悖論。
我們擅長解決別人的問題,卻在處理自己的問題時苦苦掙紮。
因為我們離問題太近了。我們身處水中。
而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全新的視角。
那麽,如何才能跳出來,看得更遠呢?
使用一種叫做**"自我抽離”**的策略。
這裏有兩種簡單易行的技巧:
—種用於工作 一種用於生活
我們先從工作開始。
這個技巧來自英特爾的傳奇首席執行官安迪•格魯夫。當麵臨一個艱難的決定時,他會問自己:
“如果我明天就被取代了,我的繼任者會怎麽做?"
然後,他會瞬間找到答案。
他的繼任者不會有絲毫猶豫。他們會做出那個大膽而必要的決定。這個技巧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將“自我”從等式中剔除了。
現在,我們來談談個人決定。
使用這個問題:
"我會建議我最好的朋友怎麽做?"
因為當麵對你最好的朋友時,你會變得睿智、直接、誠實。你突然能看清什麽重要,什麽不重要。
而通常,答案也會變得顯而易見。
簡而言之:
工作:"我的繼任者會怎麽做?”生活:“我會建議我最好的朋友怎麽做?"
跳出自己的思緒。進入更廣闊的視角。
不要再像個水肺潛水員一樣深陷於問題。要像個海洋學家一樣,從宏觀角度審視它。
你會做出更好的決定,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感覺更舒暢
是的,人生就是一種體驗,有時候需要任性一把,享受過程而不是結果!
你博客裏不象論壇裏那樣熱鬧,悄悄告訴你我那天的“更正”其實是Berkeley Architecture and Stanford MBA. 我想你女兒那樣喜歡小資情調的,Stanford 應該和Harvard, Yale一樣適合她,隻是多了些Entrepreneurship spirit;))
鍛煉的目的是身心愉悅,身體健康,馬拉鬆不一定非跑不可,也不需要馬拉鬆來證明自己,我就沒跑過
今天早上跑了12-miles,happy Tues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