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一個人的死正在喚醒一個時代——查理效應席卷全球

(2025-09-20 21:34:20) 下一個

 

 

一個人的死正在喚醒一個時代——查理效應席卷全球

 

一個年輕人在路上一邊走一邊拍,說道:“查理·柯克,看看你幹了什麽。沒地方停車,一點兒地方都沒有,一點兒都沒有。你得把車停在離教堂五個街區遠的地方,因為現在大家都來教堂。阿門。”

在另一個地方,一個看起來很樸實的中年男人,穿了一身西服,一邊擦著眼淚一邊對著鏡頭說,他從不曾擁有過一套西裝,也從來不相信神。但現在他要穿的這麽隆重,20年第一次去教堂了,因為他想成為一個更好的父親、更好的丈夫,以及家庭的領導者。他這麽是做為了家庭,也為了查理。

事實上,一個人的死,正在喚醒一個時代。

查理·柯克,這位年僅31歲的“美國轉折點”創始人,自9月10日遇刺後,一場“查理效應“正席卷全球。

各地的人們,正在用世上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和行動,來表達自己對柯克的敬意和哀思,同時,他們正在學習柯克,回歸信仰,回歸家庭,回歸傳統。

布萊森·利維(Bryson Levy)是一名14歲的少年,他的一句肺腑之言震撼了 RAV 主持人本·伯格奎姆(Ben Bergquam)。

14歲通常被視為青春期中段,美國很多州從14歲開始允許青少年獨立做一些決定,大多數人正式成為高中生,這是人生的重要階段,也被視為社會運動的“未來之聲”或“下一代的象征”。

利維麵對鏡頭說道:“(查理)他是我的偶像,我記得自己常常看他的視頻,渴望成為像他那樣的人。看他辯論時,左派在一邊大喊大叫,他卻始終保持冷靜、彬彬有禮。

“他們那麽恨他,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是對的,而他們不願承認這一點,所以最後就恨上了他,並因此殺了他。 ”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現在,就連左媒CNN都不得不承認,查理·柯克改變了年輕選民的格局。

根據美國轉折點創意長本尼·約翰遜(Benny Johnson)的一篇貼文:2020 年,川普僅獲得了 31% 的 25 歲以下選民的支持。到 2024 年,這一比例躍升至 43%,創下了共和黨本世紀的最佳表現,這甚至是共和黨首次贏得了年輕男性選民的支持。

約翰遜的貼文中寫道,數據就是證據:查理·柯克幫助改變了一代人。

而且,查理·柯克的影響遠不止在美國,這幾天,全球都在向柯克致敬,

據報道,大批澳大利亞民眾走上街頭聲援查理·柯克,高舉印有他肖像的標語牌。新西蘭人用當地的哈卡舞來紀念柯克。

在亞洲,韓國人也在紀念柯克,以色列民眾更是用柯克的名字來命名街道、繪製他頭像的壁畫以示紀念。

沉默了太久的英國人,更是因為查理·柯克燃起了愛國者內心的熊熊烈火。

9月13日,大批英國愛國者來到了倫敦,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團結王國”(Unite the Kingdom)集會,《衛報》宣稱10多萬人的集會實際上來了300萬人。眾多著名英國保守派活動家都到場講話,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也通過視頻做了發言。

其中,保守派人士湯米·羅賓遜(Tommy Robinson)發帖說,“數百萬民眾湧向倫敦市中心,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愛國團結。一場文化革命已經開始,未來屬於我們。這一切獻給你,查理·柯克。”

有人說,查理·柯克的死是一個分水嶺。因為柯克遇刺,很多人的心被重新點亮,他們變得不再害怕,不再沉默,開始為自己的信仰、文化發聲。

網絡上,一位女士這樣評價柯克被害。

她說,為什麽柯克以這種方式被刺殺,在光天花日之下、在眾目睽睽之下,在直播中,讓全世界那麽多人看到這可怕的悲劇發生?這種衝擊力太大了,大到一般的人都無法接受,但是你看網上有些人,他們為此唱歌、跳舞、開心的大笑,這些人從來沒有想過,親眼看到柯克遇刺的他的妻子和孩子。這就是檢驗人心的時刻了,柯克的死就是一麵照妖鏡。

9月13日,伊隆·馬斯克在英國集會上發表演講時,提到“我們的朋友查理·柯克本周慘遭殺害,而左翼人士卻公開慶祝。左翼就是謀殺黨。”

這話是不是聽起來有點絕對?然而,事實可能更加殘酷。

《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之前以反川普和左翼思想聞名,結果,因為她在X上為查理·柯克因言遇害表達了自己與極左的不同立場,她被極左們視為了右翼並被列在了想除掉的名單上。

在藍天(Bluesky)這個極左社交平台上,網友不但在慶祝查理·柯克的去世,他們還說:下一個就是J·K·羅琳,並且還要除掉伊隆·馬斯克和唐納德·川普總統。

而副總統JD萬斯在9月15日的演講中也講到:數據顯示,24%的極左人士認為“為政治對手的死亡感到高興”是可以接受的,而隻有3%的極右人士這樣認為。26%的年輕自由派認為政治暴力“有時是合理的”,保守派中這個比例為7%。這不是“兩邊都有問題”,這是“一邊的問題大得多”。

還有更令人擔心的。

本來,學校的老師和教授,應是學生心靈黑暗處點亮燈火的人,然而,一位X用戶製作了一個電子表格,記錄那些對查理·柯克遇刺事件發表過惡毒言論的人中,竟然教師和教授的比較排在第一。

根據統計,該表格裏列出的65個對柯克遇刺幸災樂禍、甚至在此刻詆毀柯克的人中,老師和教授占了32.3%,近三分之一!

難怪馬斯克會在轉發貼文時說:“他們毒害了我們孩子的心靈。”

https://x.com/xvanfleet/status/1966957056029847744?s=12

柯克的離世,不僅是一個公眾人物的謝幕,更像是一記驚雷,讓整個社會陷入深思。

他創立的“美國轉折點”(Turning Point USA),原本是立足與中學和大學的保守派青年組織的平台,如今卻成了社會情緒的聚光燈,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學校教育。

柯克生前在校園演講時,曾不止一次提到過美國教育一團糟,而且在場提問的大學生們也不斷幫助查理·柯克印證他的說法。

一位讀英文本科的大學生,不知道簡·奧斯汀是誰,以為是《哈利·波特》的作者。不但如此,查爾斯·狄更斯是英國最著名的小說家,這位讀英語專業的學生還無法說出狄更斯的書,就如我們中文係的大學生不知道曹雪芹寫過《紅樓夢》一樣。

 

有人瞧不起查理·柯克,認為他沒上過大學,並以此來攻擊他。但美國學校都教了什麽呢?

9月12日,前紐約市長魯迪·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在做客Newsmax《克裏斯·薩爾塞多秀》(The Chris Salcedo Show)節目中表示,美國公立學校教授“對美國的仇恨”,拒絕上帝、道德和傳統價值觀。他表示,美國正在培養出那些為了壓製政治對手的言論而殺人的孩子。

朱利安尼表示,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卡爾·馬克思和弗裏德裏希·恩格斯,“從1850年起,他們就一直致力於此:挑撥年輕一代反對老一代,更重要的是,讓他們仇恨自己的國家。”

“這不就是他們在我們公立學校裏做的嗎?他們灌輸對美國的仇恨,並以此將暴力視為完全正當的行為。他們沒有道德體係。根本沒有上帝,也沒有十誡。

朱利安尼還毫不客氣的指出:“很多人會說,‘我不明白為什麽這些孩子這麽暴力。’天呐,去讀讀卡爾·馬克思的書,你就會明白,你就會明白你們那些哈佛畢業的教授是什麽樣的人。他們是教條主義的暴力共產主義者。你不可能成為一個共產主義者而不使用暴力。”

 

列寧曾經說過,“給我一代青年,我就能改變整個世界。”共產主義正在以改頭換麵的形式,滲透並控製了大多數美國學校,影響了美國社會。

事實上,《魔鬼在統治者我們的世界》一書中描述,共產主義不僅通過直接政治革命,也通過文化與意識形態戰爭,在自由社會中潛移默化地發揮影響力。教育係統是其中的關鍵陣地。

該書第十二章《破壞教育》中有一段話說:在美國各級教育中,不同學科(文學、曆史、哲學、社會科學、人類學、法學、媒體研究等)已經被馬克思主義或其衍生思想所滲透,政治正確成為一種規範,用來限製或審查校園內的言論與思想自由。

 

9月19日,美國最大的大學德州農工大(Texas A&M University)榮譽校長格倫·赫加爾(Glenn Hegar)和德克薩斯農工大學係統董事會宣布,校長馬克·威爾士三世(Mark A. Welsh III)將辭去職務。

學生們說,威爾士走的時候,他們一定要親眼見證他離開這所學校。

就在一周前,德州農工大的以為叫做梅麗莎·麥考爾(Melissa McCoul)講師被辭退。原因是她所教授的一門被稱為“兒童文學”的課程中,給學生強行灌輸兩種以上性別,引發學生和家長的強烈不滿。

一位勇敢的女學生在課堂上與麥考爾進行了辯論,並錄了像。這位女學生說她認為這種課程不合法,並引用了川普總統的話,而且明確表明,“這不僅違背了我本人,也違背了很多人宗教信仰,所以我不會參與其中,因為這不合法。”

當學生去找校長威爾士時,威爾士明語氣非常不耐煩,並明確告訴她麥考爾不會被開除,還強力為跨性別學科背書。

直到德克薩斯州眾議員比蘭·哈裏森(Rep Biran Harrison)發布了該事件的視頻,並配文“: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學生因反對跨性別灌輸而被趕出課堂……而農工大學校長為‘LGBTQ研究’辯護”。

這也引起了德克薩斯州州長格雷格·阿博特(Greg Abbott)的注意,他批評大學教職員工允許麥庫爾“公然向學生灌輸性別意識形態”。

直到這時,這位一直推行跨性別意識形態和LGBTQ+以及DEI文化的威爾士校長才決定將授課的麥考爾開除。最新數據顯示,德州農工大一共59933名學生,僅有37人注冊學習跨性別學科,學校為37個人設立了兩個相關學科。按理來說這麽低產出的學科學校是不會保留的,但是威爾士校長卻極力保留,還聲稱這兩個學科“長期存在”,還說有“學生可能意外選修”,那有多少意外選修的學生被毒害過呢?

誰能想到一個名為“兒童文學”的學科教授的會是跨性別課程呢?在威爾士辭職前,他也承認了這門名為“兒童文學”的課程描述與實際教授的內容不符。而威爾士作為校長,他就是管理學校課程和課程內容的。那這就是故意的嘍,就是要在校園中保留這種意識形態,並伺機擴大,而意外選修的學生就隻能被動的接受被強行推行這種意識形態了?

細思極恐,這是在大學,如果是K-12年紀的學生,家長看課程描述也看不出問題,學生自己又不懂得辨別,會發生什麽呢?有多少這樣的被包裝成正常課程的變態課程在校園流傳著?我們真的了解麽?

就像查理·柯克在校園裏跟大學生辯論時說的那樣,大學是一場騙局,你不是在接受教育, 你在被灌輸。那位同學在大學學經濟學,可是所有講述自由市場經濟理論的經典教材學校都沒教授,在一個講究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國家,學校教學生什麽呢?而且是誰決定學生應該知道什麽不應該知道什麽呢?

在跟柯克辯論的學生中,很多學生都對社會主義非常感興趣。可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這幾個看似不一樣其實一樣的東西,人類用100多年已經驗證它們是最失敗、最邪惡的理論,用查理·柯克的話,這些理論在100多年裏讓上億人喪命。

柯克在一篇貼文中寫道:“一位學生問我社會主義有什麽好處?我的回答是:絕對沒有。社會主義者正試圖從根本上瓦解我們的美國共和政體。”

而柯克所做的,正是在跟學生的辯論中解構這些邪惡的理論,這就是那些極左的共產主義分子害怕他、憎恨他、一定要除掉他的原因吧。

但他們可能沒想到,一個聖徒的離去反而比他活著所帶來的影響還要大,而且是他們無法想象的。就像柯克的太太埃裏卡對那些極左說的,你們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麽。

查理·柯克的製片人安德魯·科爾維特(Andrew Kolvet)宣布,自查理·柯克去世以來,已有62,000個新的谘詢,希望成立TPUSA分會。而查理·柯克的妻子埃裏卡剛剛成為TPUSA的CEO和董事會主席。用柯克的話說,埃裏卡是他們兩人中更保守的那一個。

查理·柯克的離去就像他親手成立的改變美國青年一代的組織一樣,是美國的轉折點,讓美國重新回到信仰和傳統的道路上,讓人看到了美國的希望,這就是查理效應。

就如主持人凱西·李·吉福德(Kathie Lee Gifford)在紀念柯克的集會上所表達的那樣:邪惡以為奪去了他的生命,想讓我們以為一切都完了。沒有!這不是悲劇,而是一場勝利,看看全世界,這是一場勝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凡事都有後果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誠信' 的評論 : Can the link work?

The question should be: Does the link work?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凡事都有後果,

Can the link work? Do you really know English?

I doubt you can read in English.

Mary888 回複 悄悄話 這篇文章幹貨真多,能讓我多讀幾遍,真實好文,披露了很多普通人不知道的事實與統計數據。希望讀者們都站在愛多的一邊,不要站在恨多的那邊;希望愛多的人更蒙福,希望恨多的人早日悔改,學習愛而蒙福。

耶穌基督就是真愛!真愛就是舍己與犧牲,他在十架上為罪人代罪罰,他的信徒們也效法他,全世界傳揚福音真道,也甘願為他的真道殉道,使更多罪人的靈蘇醒,悔改歸神得永生!
凡事都有後果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誠信' 的評論 : 你的打擊麵太大了。估計文學城裏麵很多人去英文媒體看新聞,在英文環境中工作生活。到文學城來,隻是用母語交流一下,不等於不能在英文環境順暢交流。

我看到幾次你節選的這句話:"The evil Chinese lost the medal count in every Olympic category。。。” 能把出處放出來便於查找嗎?哪年哪月,什麽場合。。。 如果Charlie Kirk說了這句話,我會直接反對他的這種語言。但我查不到這個節選的出處。這種語言似乎和我看到他的其它語言,不是同出一轍。所以,無法判斷是否真的是他說的。如果你有這段話的語音語像,那就更好了。多謝!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It is ignorance and illiteracy that breed cultish allegiance to Trump among Chinese Americans.

Vast majority of Trump supporters in Wenxuecity are illiterate in English. They can not write, and can barely read in English.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https://x.com/charliekirk11/status/1424769762488295439

"The evil Chinese lost the medal count in every Olympic category. They are liars, cheaters, and sworn enemies of the west. We should delight in our win and their loss. USA!"

-- Charlie Kirk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Three reasons for Charlie Kirk's assassination by Tyler Robinson:

(1) Tyler Robinson is intelligent. He was conferred very high scholarship for college. Unlike most of his peers, he is capable of ascertaining the incorrectness and consequence of some of Charlie Kirk's speeches all by himself, irrelevant to education from family or school. He deemed that Kirk was disseminating "enough hatred, and can't be negotiated out." This prompted him to make the decision.

(2) He is immature. He is only 22 years old. He failed in appraising his decision that is unjust and futile, besides illegal. He executed his decision quite much on impulse.

(3) He is an expert at gun shooting. This endowed him with capability to assassinate. Ironically, his shooting skill at least partly results from the adamant advocacy of gun right by conservatives including Kirk himself.

Intelligence, immaturity and shooting skill together brewed the tragedy.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Kirk's death will neither aggravate nor abate the rupture of American society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American democracy, which commenced from January 6, 2021. In other words, the assassination of Kirk actually has no impact on American politics.

Trump and his allies exaggerated and lied to American people and the world on this. They weaponized the tragedy, and attempted to exploit Kirk's death to amass political interest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