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曼達尼勝選背後的神秘推手

(2025-11-13 10:41:17) 下一個

 

 

從曼達尼的勝選,看“Canvassing”的力量

 

當媒體頭條寫下那句“Zohran Mamdani wins the New York mayoral election.”時,整個世界都震動了。

一個出身烏幹達、成長紐約皇後區,三十出頭的“民主社會主義者”,居然擊敗了傳統的黨派巨頭,贏得了民主黨市長選舉,成了紐約百年曆史上最年輕的市長,也是第一個穆斯林市長。

馬姆達尼的勝利,被廣泛視為一場從底層草根發起的“政治地震”。他到底靠什麽?資金?背景?明星效應?都不是。他所依靠的,是強大且紀律嚴明的草根組織(NYC-DSA)、極具感染力和傳播力的社交媒體視頻敘事,以及一係列直指民生痛點的激進口號。這些策略成功動員了規模龐大的年輕選民和工薪階層。

2024年10月,當馬姆達尼宣布參選時,隻有20個DSA成員在一家破咖啡館給他鼓掌起哄,為他站台。

DSA是什麽?它是美國民主社會主義者組織(Democratic Socialists of America)的縮寫,是1982年從老左派和新左派拚湊出來的,有85 000名成員的全美最大左翼激進組織、是伯尼·桑德斯和AOC的娘家,他們公開高喊“推翻資本家、讓工人當家作主”,而他們的最新口號則搖身一變成了 “全民免費公交+凍租+富人稅”。

7萬雙腳為馬姆達尼的當選跑斷了腿,並最終將這個“100%的共產主義瘋子”(川普語)送上了紐約市長的寶座。

 

Canvassing:掃街拜票

在曼達尼的競選團隊裏,有一個詞被反複提到——canvassing。中文常譯作“掃街拜票”,就是誌願者挨家挨戶去拜訪選民,一邊介紹候選人政綱,一邊傾聽對方的訴求。

英文單詞 canvass(v.) 實際上來自 canvas(n. 畫布、帆布)。在中古英語時期(14世紀),人們有一個習慣動作:用帆布篩選、過濾東西。例如:把穀物倒在帆布上篩,或在市場上“逐個攤位檢查”。

於是 to canvass 原義就是:“to examine carefully, to sift” —— 仔細檢查、篩選。

到了16~17世紀,這個動詞的含義擴展為:“to go around asking people for opinions or votes”,即“挨家挨戶征求意見、請求支持”。

常見搭配有:

  • go canvassing:外出掃街拉票
  • door-to-door canvassing:挨家挨戶拜訪
  • a canvassing campaign:掃街造勢活動
  • canvass votes / opinions:征求選票/意見

當然,如果是一般的商業促銷或活動地推,則可用 street promotion / field marketing / street campaign 等。

 

從風帆到畫布:Canvas的冒險旅程

剛才說了,英文單詞 canvass(v.) 實際上來自 canvas (畫布,帆布)一詞。而“Canvas”這個詞,最早又來自拉丁語 cannabis —— 也就是“麻”。沒錯,我們熟悉的毒品 cannabis(大麻),也是用的這個詞。

一張含有 文字, 室內, 花瓶, 瓶子 的圖片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攝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大麻博物館”


因為古代做繩、帆、布料時,最結實的材料就是麻纖維。古人用麻來織成堅韌的布,做成繩索、帳篷,還有最重要的——風帆。在15世紀的歐洲航海時代,canvas 首先指做船帆的厚麻布。因此它的最初含義是:“sailcloth” —— 用來迎風鼓起的布。

那時的人們說:

“to spread the canvas” —— 揚起帆布;
“under full canvas” —— 滿帆前進。

那是探險的時代,是人類以帆為翼、以布為夢的時代。
Canvas,最初是一塊迎風的布,一塊駛向未知的布。

 

藝術的轉義:從風帆到畫布

在15世紀之前,也就是中世紀到早期文藝複興時期,歐洲畫家主要使用木板(panel)作為繪畫底材,稱為 panel painting。

畫家會先在木板上打磨光滑,塗上一層石膏(gesso)作為底料,再用蛋彩(tempera,雞蛋混合顏料)作畫。

這種畫麵細膩、明亮,比如喬托、波提切利、凡·艾克、達·芬奇早期的作品,都是在木板上完成的。

但木板有缺點——笨重、容易裂開、運輸困難。尤其在潮濕的威尼斯,這成了大問題。

而16世紀的威尼斯,因海洋貿易發達,帆布(canvas) 隨處可得。當地畫家發現:這種用麻或亞麻織成的厚布,不但輕,還便宜。
於是他們嚐試把帆布拉在木框上,塗上石膏底料,再用油畫顏料作畫——
這就是我們熟悉的 油畫布(oil on canvas)。

一張含有 傢俱, 三腳架, 畫架, 視窗 的圖片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最早推廣這一做法的,是威尼斯畫派的巨匠們:
提香(Titian)、委羅內塞(Veronese)、丁托列托(Tintoretto)。
他們用鬆散、富層次的筆觸,讓油彩在帆布上自由流動。
畫布不僅比木板輕,還能卷起來,方便出口與收藏。

從此,“panel painting” 逐漸讓位於 “canvas painting”。
油畫也從靜態的宗教壁畫,轉向可移動、可流通的藝術商品。

今天的畫家,基本都用 畫布(canvas)。常見兩種材質:

  1. 亞麻布(linen canvas)——質地堅實、專業級,歐洲傳統派常用;
  2. 棉布(cotton canvas)——價廉、柔軟,適合現代藝術和教學。

畫布一般固定在木框上(stretched canvas),塗上底料(gesso)後即可作畫。

久而久之,canvas 就成了畫布的專名。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