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夢人

創新,是我生命的底色;發明,是我靈魂的詩篇。
正文

《悠然見西山》(七律一首)

(2025-11-19 19:08:44) 下一個

《悠然見西山》七律一首)

——寫在2025年11月17日午後

塗向真(Tu Xiang Zheng)

 

今天下午兩點半,我站在家門前的小路上,抬頭望向西山。午後光影從雲層縫隙間瀉下,一束金光恰巧穿過橄欖樹密密的枝葉,仿佛一隻溫暖的手,輕輕落在地上。樹影婆娑,風過如潮。遠處的天,有灰、有藍、有光、有雲,像被誰輕輕擦拭過的油彩畫,一層層暈開,柔和而澄澈。

天空之下,一切安靜而有生命。棕櫚葉在風中輕輕搖動,樹下的黃葉因秋意而微微發亮。街角的一抹金黃,是銀杏,正如同秋天寫下的最後一行詩。近景、遠景、雲影、山意——層層疊疊,像是自然為我展開的一卷畫軸。

我佇立良久,不舍離去。

胸中忽然湧起一種難以言說的充實感——
那是一種“創造正在變成現實”的幸福。

這些年來,我所發明的傳感器、所申請的專利,一點點從圖紙走向工廠,再從工廠走進世界千家萬戶的生活之中——
有的守護著電動車的安全,有的監測著儲能櫃中的氣體泄漏,有的被裝進新一代空調與家電裏,悄然為人類節能、守護空氣質量。

它們就像這光,從樹葉的縫隙裏逸出,看似溫柔,卻能照亮遼遠。

我感到自己並不是在做一件孤立的技術工作,而是在與世界建立一種美好的聯係。
那是一種“把知識化作善意”的連接,
一種“讓微小芯片服務千萬人”的情感。

所以當我再一次望向西山,心裏忽然湧起一種豁然開朗的喜悅——
原來我的人生,與這片天空一樣,正在越走越寬闊。

世界沒有辜負我的堅持,
技術沒有辜負我的理想,
時代也沒有辜負我這一顆願意為民造福的心。

未來?我從今天的天空裏看見了。

它並不遙遠,它就在暖光掠過樹梢的那一瞬,
就在傳感器芯片升溫的一秒,
就在每一位陌生用戶默默受益的日常生活中。

我輕輕吸了一口帶著微涼的空氣——
心裏隻有八個字:

光明在前,欣喜無邊。

此刻的我,站在自家門前,卻仿佛站在未來的門口。
我知道,我與這個世界的緣分,
正隨著每一項落地的發明,
變得越來越深、越來越長。

 

《悠然見西山》(七律一首)

午後西山散薄暉,
雲開如畫映清微。
棕櫚影動風聲遠,
橄欖光穿葉隙飛。
芯片案頭通萬戶,
初心胸底照光輝。
人間若有同心願,
自與青天結好歸。

 

一、押韻說明

本詩采用 平水韻·微韻部 押韻,押韻字依次為:

微、飛、輝、歸

屬於同一韻部,讀音協調,平聲上口。

該韻部常見字包括:
微、輝、暉、菲、歸、巍、威、衣、機(古音屬此部)等,屬於較為寬泛、富麗的用韻範圍,適合表達光明、希望、開闊之意,與本詩意境相契合。

二、對仗說明

七律要求頷聯(第3、4句)和頸聯(第5、6句)必須對仗。本詩兩聯對仗如下:

1)頷聯對仗

棕櫚影動風聲遠,
橄欖光穿葉隙飛。

  • 棕櫚 / 橄欖 → 名詞並列,均為樹木
  • 影動 / 光穿 → 動詞結構
  • 風聲 / 葉隙 → 名詞結構(前者表動態感受,後者表空間意象)
  • / 飛 → 形容詞+動詞的簡潔收束

此聯為 工穩意象對仗,並非機械詞類對應,而是采取“樹木 + 自然狀態 + 視覺/聽覺意象”的對應方式,符合格律詩“意象相對”的美學要求。

2)頸聯對仗

芯片案頭通萬戶,
初心胸底照光輝。

  • 芯片 / 初心 → 名詞對名詞(一個是實體,一個是精神概念)
  • 案頭 / 胸底 → 方位對方位
  • 通萬戶 / 照光輝 → 動詞短句,對仗工整,均為“動詞 + 賓語”結構

此聯為 抽象意象對仗,一實一虛,構成思想上的映射:

“芯片通萬戶” → 技術惠民
“初心照光輝” → 信念自明亮

屬於典型的“理境對仗”,符合律詩“頸聯蘊旨”的寫法。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