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瀕臨亞得裏亞海,是一個以山地和海岸線著稱的國家。首都波德戈裏察,官方語言為黑山語。黑山地形多變,山巒、湖泊與峽穀交織,杜米托爾國家公園、科托爾灣和斯卡達爾湖等自然景觀極為壯麗。
黑山以寧靜的古城、蔚藍的海岸和純淨的山野吸引世界各地遊客,被譽為“亞得裏亞海的明珠”。黑山與前南聯盟曆史緊密相連,1918年黑山並入南斯拉夫王國,二戰後成為南聯盟一員。南聯盟解體後,黑山與塞爾維亞重新組成“塞爾維亞和黑山”,直至2006年公投獨立,重獲國家主權。


我們搭乘長途公交車從地拉那前往波德戈裏察,全程3.5小時,單程票價22 歐元。沿途穿越山地與鄉村,景色優美。邊境通關順暢,抵達後直達市中心,旅程舒適便捷。
從地拉那前往黑山的途中景色


途中經過阿爾巴尼亞北部城市斯庫台(Shkodër),它臨近黑山邊境,也是阿爾巴尼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曾是伊利裏亞王國首都,後為奧斯曼帝國重要中心。20世紀90年代初,斯庫台再次成為民主運動的中心,最終導致了恩維爾·霍查共產政權倒台。
斯庫台的埃布·貝克爾清真寺,周圍商鋪林立。始建於18世紀末,曾在共產時期被毀,1994至1995年由沙特資助重建。

市中心的步行區

斯庫台的共和國電影院(Kinema Republika)

斯庫台五民族英雄紀念碑,為紀念二戰中犧牲的五名遊擊隊員而建。

阿爾巴尼亞和黑山的邊境口岸,可見斯卡達爾湖及四周環繞的群山,這裏已臨近黑山首都波德戈裏察。


是黑山的首都與最大城市,位於莫拉查河與裏布尼察河交匯處。城市經曆奧斯曼、奧匈帝國和南斯拉夫時期的變遷,建築風格多樣,兼具曆史與現代氣息。這裏擁有聖喬治教堂、鍾樓、千禧橋等地標,也有綠意盎然的戈裏察山與蘇馬戈裏察公園。二戰期間,波德戈裏察曾被轟炸近八十次,幾乎化為廢墟,如今的現代城市是在廢墟上重建的奇跡。
千禧橋
橫跨波德戈裏察的莫拉查河,是城市標誌性建築。白色斜拉結構優雅現代,象征國家新生與發展。

與千禧橋毗鄰的莫斯科橋,兩橋均橫跨莫拉查河。莫斯科橋為人行橋,由莫斯科贈建,長105米。兩橋相映成趣,遠觀幾乎重疊。


聖喬治教堂
坐落在戈裏察山腳下,建於11世紀,是城市最古老的教堂。其拜占庭風格莊重典雅,內部壁畫古樸,見證黑山悠久的宗教與曆史傳統。相傳,戈裏察山腳下的聖喬治教堂有一棵常青的無花果樹,象征波德戈裏察城市永不衰敗的生命力,不過沒有找到。



波德戈裏察鍾樓
建於17世紀奧斯曼時期,是舊城區的標誌性遺跡。石砌塔身古樸莊嚴,見證城市曆史變遷,至今仍是遊客感受波德戈裏察古老風貌的重要地標。

波德戈裏察與俄羅斯淵源深厚,紀念碑中不僅有詩人普希金與其妻岡察洛娃的雕像,還有紀念歌手維索茨基的塑像,據說是他生前深愛黑山的山水。當地人自豪地說:“波德戈裏察雖不大,卻是一座有靈魂的城。”
普希金和岡察洛娃紀念碑,雕塑展現這位俄羅斯詩人與妻子的身影,象征愛情與文學的永恒。

弗拉基米爾·維索茨基紀念碑,紀念這位受人喜愛的俄羅斯詩人、歌手與演員,體現黑山與俄羅斯之間的文化友誼。

蘇馬戈裏察公園
位於波德戈裏察市中心,綠樹成蔭,環境清幽。這裏是市民休閑散步和家庭聚會的理想場所,也是城市喧囂中一片寧靜的自然綠洲。

公園內波德戈裏察陣亡英雄紀念墓,為紀念二戰中犧牲的黑山戰士而建。


黑山國家劇院

彼得二世·彼得羅維奇-涅戈什雕像
位於涅戈謝夫公園(Njegosev Park)內,他是黑山主教、詩人和哲學家,其作品是塞爾維亞與黑山文學瑰寶,被尊為民族英雄,生於1813年,卒於1851年。

斯塔羅多甘斯卡清真寺
位於波德戈裏察舊城區,是城市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其簡樸的奧斯曼風格與曆史氣息,見證多元文化交融,也是當地重要的宗教與曆史遺跡。

裏布尼察要塞(Ribnica Fortress)與裏布尼察河老橋
位於裏布尼察河和莫拉查河的交匯處。要塞建於15世紀末奧斯曼時期,相傳為內曼吉奇王朝的創始人斯特凡·內曼吉出生地。老橋可追溯至羅馬時代,是城市最古老遺跡,今為熱門曆史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