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溪古鎮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被譽為“天府第一古鎮”。它始建於三國時期,至今已有一千七百餘年的曆史,是四川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水鄉之一。
古鎮沿河而建,石板街道、青瓦民居、雕花窗欞、廊橋古寺錯落分布,散發著濃厚的巴蜀古風。我們去樂山大佛的返程途中順道抵達位於成都南郊、距樂山約百公裏的黃龍溪古鎮,交通便捷,順訪即可領略川西水鄉古韻與美食風情。
黃龍溪
鎮內最有特色的是依水而生的格局:清澈的溪流交匯成鎮,溪水環繞街巷,水車緩緩轉動,吊腳樓臨水而立,展現出獨特的水鄉韻味。可惜,不知由於天旱(6月底)或其他未知原因,溪水幾乎斷流,與上述情景失之交臂。
龍潭廣場
為下沉式設計,層次分明,四周環廊環繞,中間矗立一尊氣勢恢宏的大鼎,象征古韻與莊重,成為遊客駐足觀賞與休憩的核心景觀。
黃龍溪的“三縣衙門”
是古代地方行政的典型遺存。它坐落於古龍寺內,始建於清代,最初稱“總爺衙門”,民國時期更名為“三縣衙門”。這裏曾是華陽、彭山、仁壽三縣共同處理民事、經濟與治安事務的場所,也是中國現存唯一的三縣聯合衙門。
五孔石拱橋
以青石砌築,五孔拱券錯落有致,橋身古樸穩健。
川西民居文化長廊
以濃鬱的川西建築風情為主題,整齊排列的灰瓦白牆、木質廊簷與雕花門窗相映成趣,展現出傳統民居的質樸與精巧。
黃龍溪美食
黃龍溪古鎮不僅有古韻小橋流水,更以豐富的地道美食聞名。街頭巷尾最常見的是細膩鮮香的黃龍溪豆花,配上特製蘸料別具風味;一根麵則以其麵條不斷、筋道爽滑而出名,象征長壽吉祥;熊婆婆蘿卜幹酸辣開胃,堪稱下酒佐餐佳品;糖油果子外酥裏糯、香甜可口,是傳統的四川小吃;脆皮五花肉外殼酥脆、內裏多汁,香氣撲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