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爺逛世界

“有人認為自由是在家,而有人則認為自由是在路上。”—赫爾曼·黑塞
https://wuyegallery.com/wuyeblog
個人資料
正文

五爺逛世界 2025中國遊 (三十五)此行最後一站--四川天府成都(5)樂山大佛和東方佛都

(2025-09-21 08:25:56) 下一個

樂山大佛位於四川樂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匯流處的淩雲山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高71米,始建於唐代,曆時約90年才告竣工。

大佛依山而鑿,端坐於懸崖正壁,雙手置於膝上,神情寧靜祥和,體現唐代佛教雕刻的高超技藝。其頭部發髻螺旋精細,耳長肩垂,胸前、腿部設有隱蔽排水係統,曆千年風雨仍保存良好。遊客可登山沿棧道近觀大佛,也可乘船於江麵仰望大佛全貌。

我們選擇乘船從江麵遠觀大佛,這是欣賞其全貌的較佳方式。江水緩緩流淌,三江交匯處波光粼粼,大佛高踞淩雲山崖間,頭頂青山、腳踏江水,身形雄偉莊嚴,氣勢磅礴。與近距離棧道相比,船上視角更能看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整體格局,遠山、江水與巨佛渾然一體,呈現獨特的震撼與寧靜之美。可惜由於遊船時間的限製,我們到達大佛時,大佛像正處於背光的角度,所拍照片不盡人意。

樂山登船碼頭

沿途景色

接近大佛可見附近的棧道

近觀樂山大佛全景

在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淩雲山上的海通禪師懷著“以佛鎮水、永息風濤”的心願,四處奔走籌集人力財力,正式開鑿大佛。這項浩大的工程曆經三代匠人、四位皇帝,前後長達九十年,於唐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最終完工。此像原名“嘉州淩雲寺大彌勒石像”,世人習稱“樂山大佛”。

大佛上部

大佛下部

左右崖壁上兩尊高逾16米的護法天王像

東方佛都

東方佛都位於樂山大佛景區旁,是集佛教文化、雕塑藝術與園林景觀於一體的大型佛教文化園區。東方佛都不是曆史遺跡,而是1989年興建,1994年對外開放的現代石窟。雖然不是真的古跡石窟,但是整個景區的位置是唐代淩雲九峰中的四峰,唐代時”峰各有寺”,抗元戰火將寺廟摧毀,現在的東方佛都是聘請四川美院的老教授、雕刻大師,以再現唐代風貌為目標,全新打造而成。園區匯聚上萬尊精品佛像,均出自四川美院老教授之手,中國雕塑大師劉開渠擔任創建顧問。這裏有橫臥山林、長達173米的露天睡佛,也有全長近一公裏、氣勢恢宏的地下佛宮,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石窟群”。樂山大佛與東方佛都相輔相成,一為唐代傑作,一為當代宏篇。

70歲以上免門票,外籍和本地居民可享同等待遇。

巨型臥佛

它依山取勢,全長約170米,以大足石刻23米臥佛為雛形放大,南端刻頭、北端刻足,中段保留自然植被,宛如綠被輕覆、釋迦牟尼安然涅槃。

降妖池又名“佛降魔女”

通過雕塑再現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成佛時抵禦魔王誘惑的傳說。雕塑大師劉開渠生前最後親手塑造的佛像便在此,造型生動、意境深遠,被趙樸初稱為人生“最後莊嚴”。

趙樸初撰寫的紀念碑文

“佛的七個傳說”浮雕牆,以七則佛教寓言串聯佛陀慈悲與智慧。

東南亞“眾佛像”

印度濕婆像

日本十一麵觀音

日本鐮倉大佛

柬埔寨濕婆

斯裏蘭卡阿烏卡拉大佛

十八羅漢洞

洞中十八羅漢造型古樸,采用秦漢時期的雕刻手法,線條簡潔大氣,神態各異。

精品佛像館

萬佛洞

走進萬佛洞,仿佛步入一座深藏地下的佛國殿堂。洞體恢宏遼闊,數以萬計的佛像星羅棋布,或盤坐沉思,或昂首而立,大小不一、神態各異,宛若浩瀚宇宙中的星辰。壁麵浮雕以精湛的工藝刻畫佛教傳承與經典故事,娓娓道來千年佛韻。

洞壁兩側璧雕佛像

護法天王

大肚彌勒佛

釋迦牟尼坐像: 地宮中段的釋迦牟尼坐像,世上僅有的山中之佛,在原石上雕刻而成,高 33 米。

連心山

連心山不僅是電視劇《風雲》的主要取景地,更是北宋大文豪蘇軾與妻子王弗的暫居之地。相傳蘇軾在此留下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的千古名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水星98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去過幾次樂山大佛,但是沒有進過那個佛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