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司古鎮位於貴州省黔東南州凱裏市,是一座有著600多年曆史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古鎮地處清水江畔,素有“小上海”“夜郎明珠”之稱。
這裏依水而建,河道蜿蜒,青石板街、木質吊腳樓、風雨橋與牌坊巷道共同構成典雅秀麗的古鎮風貌。她的建築風格兼收並蓄,融合了江南庭院、徽派、閩南及苗侗風格,展現出古樸而富有民族韻味的獨特風貌。
下司古鎮融合了苗、侗、漢等多民族文化,有下司戲樓、古碼頭、文廟、清代監獄遺址等眾多曆史遺跡,同時也是蠟染、刺繡、苗族銀飾等非遺技藝的重要傳承地。
橫跨清水江,造型雄偉,結構精巧,是下司古鎮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一座名為“良心橋”,一座名為“狀元橋”。
古鎮的重要象征,氣勢雄偉。登樓遠眺,古鎮青瓦白牆盡收眼底
經過雕工精美的八柱古牌坊,便進入清江街——苗族木樓鱗次櫛比,手工藝品店與小吃攤林立。古香古色買賣透著煙火氣。
昔日商旅雲集的水上交通樞紐,如今江風依舊、石階斑駁,靜謐中透著曆史的厚重,是了解下司水運繁華往昔的窗口
沉靜莊重的書香之地,展現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在貴州的傳播曆程,是文化愛好者不容錯過的精神殿堂。
供奉大禹的古廟,香火長盛不衰。祈福平安、風調雨順之餘,也能感受到下司人代代傳承的信仰與敬畏。
是清代時期由湖北、湖南籍商人集資興建的會館建築。整座建築坐北朝南,結構嚴謹,雕梁畫棟,富有徽派與黔南風格的融合特色。會館不僅是昔日商賈聚會、祭祀與議事之所,也是下司商貿繁榮的曆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