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究神秘的心靈(9)- 神奇的催眠術

(2025-07-13 11:27:59) 下一個

在鴉雀無聲的教室裏,催眠老師給一位催眠感受性較高的王同學當場進行催眠,眾多學生靜靜地觀看著這場催眠教育課。

 

王同學躺在三張椅子上。老師先把王同學誘導進入催眠狀態,然後暗示他全身肌肉緊張,猶如木板一樣。在幾位助手的協助下,王同學所躺的中間一張椅子被抽掉。於是,王同學的頭部支撐在一張椅子上,膝蓋下部的雙腳靠在另一張椅子上,胸部和腹部都空懸著。老師不停地暗示肌肉越來越緊張,肌肉僵直如鐵塊。

 

催眠成橋立人術

 

周圍觀看的同學們驚訝不已。

 

然後,老師又請了一位同學上前,在助手們的攙扶下站立到王同學的肚子上。當時呈現的景象是:王同學頭腳分別支撐在兩個椅子上,身體中間懸空,在胸部、腹部下麵沒有任何支撐的情況下,一位男同學站立在王同學的肚子上。

 

這就是催眠術中經典的成橋立人現象。

 

第一次觀看催眠術演示的同學們都張大著嘴,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下一步是老師對王同學作催眠後暗示。老師告訴王同學:“當你醒來後,隻要我到黑板上寫字,你就走過去把教室的窗戶打開”。老師還說:“你醒後,催眠時所有的經曆完全忘記。”

 

催眠結束前,老師語氣堅定地向王同學發出暗示:“好,你馬上就要醒過來了,醒後頭腦特別清醒,精力充沛。5、4、3、2、1,醒!”

 

王同學一下子從恍惚的催眠狀態中醒了過來,微微一笑,回到座位上坐下,仿佛什麽也沒有發生。

 

同學們繼續上課。

 

老師談了一些社會心理學的內容,轉身走到黑板前寫字。王同學立馬起身,走到教室一側將窗戶打開。全班同學都盯著王同學看,誰也沒有吱聲。老師繼續講課。一會兒,老師又在黑板上寫字。當全班同學轉身看王同學時,王同學已經快步走到教室另一側的窗戶前,把窗戶打開。

 

冬日,冷風嗖嗖。“受不了了!”“為啥開窗呀?”有人叫了起來。

 

王同學若無其事地說:“我太熱了,要開窗透氣。”

 

“你有病嗎?這麽冷的天你還熱?”“你被催眠了,催眠暗示你開窗,你知道嗎?”

 

“說什麽呀?催眠怎麽能暗示我開窗呢?”王同學懵了。

 

事實確實如此,催眠暗示就是如此神奇。

 

催眠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催眠是人為誘導(如放鬆、單調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特殊心理狀態,其特點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斷、自主意願行動減弱或喪失,感覺、知覺發生歪曲或喪失。在催眠時能喚起已經遺忘的早年記憶,可以出現肌強直、肌麻痹、植物神經功能改變等現象。在催眠過程中,被催眠者遵從催眠師的暗示或指示,並作出反應。

 

催眠並非罕見之事,事實上每個人都能進入不同程度的催眠狀態。催眠程度的深淺取決於個體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師的威信與技巧。在深度催眠狀態下,被催眠者會發生認知改變、痛覺喪失和麻痹癱瘓。通過催眠暗示,還可讓被催眠者在催眠解除後遺忘催眠過程本身,催眠效應可延續到催眠後的覺醒活動中。催眠可用於心理治療,是研究心理和行為的手段,催眠更是探索無意識的途徑。

 

那麽,怎麽才能知道自己的催眠感受性有多高呢?

 

催眠感受性需經過測試方能知道。催眠感受性是指被催眠者對催眠暗示的反應能力。它是由經過標準化的催眠誘導後,被催眠者通過標準項目的多少和對標準測驗作出反應的數量來衡量。被催眠者通過測驗的項目越多,催眠感受性越高。測試催眠感受性的主要量表有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Stanford Hypnotic Susceptibility Scales, SHSS)和哈佛群體催眠感受性量表(Harvard Group Scale of Hypnotic Susceptibility, HGSHS)。個體的催眠感受性相對穩定,隨著年齡的增長稍有變化。例如,上述王同學的催眠感受性就比較高,能進入深度催眠恍惚狀態,表現出“成橋立人”的狀態,感受性比較淺的同學是無法做到的。

 

在催眠的實際操作中,有時催眠師並不需要知道被催眠者的感受性的具體分數,他隻隨意選用幾項測試內容對被催眠者測試一下,基本就能知道被催眠者的感受性的高低。

 

所以說,成功的催眠不僅基於被催眠者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師的技能也不可忽視。

         

值得注意的是,在催眠狀態下,被催眠者會不加批判地執行催眠師的指令。因此,為保證被催眠者的權益不受損害,催眠師必須由經過一定的資格培訓、且具有高度道德準則的人員擔任。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