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立誌想當外科醫生年輕人去吃燒烤。那個男生翻燒韓國烤肉,突然鍋裏的油燒了起來,火勢上竄,他驚慌得呆著不知所措。旁邊的女生反應敏捷,一把將他推開,免得火焰衝到他的臉麵。她即刻把桌邊上的鍋蓋拿過來,快速把鍋蓋放到冒火的油鍋上,火滅了。
這個意外事件充分表明那位男生缺乏當外科醫生的基本心理素質,盡管他學業成績優秀,估計他難以成為優秀外科醫生,因為他的反應緩慢;而那位女生不慌不亂,反應敏捷,有當外科醫生的潛質。
反應時是指從接受刺激到機體做出反應動作所需的時間,主要反映人體神經與肌肉係統的協調性和快速反應能力。
曾有外科專家說過:“當外科醫生最基本條件是反應敏捷,臨危不慌,動作快。”這話有理。記得當初我們學醫時,在手術中,意外狀況頻頻發生,稍一不慎,一個小動脈破裂,鮮血頓時就像打開高壓水龍頭似地噴射出來,一下子就衝濺到醫生們的臉上。反應笨拙者隻會用手本能地擋著自己的臉往後退,忘記止血任務,而反應敏捷者能不顧自己臉上被濺到的鮮血,趕緊止血。那個瞬間反應充分體現了“反應快”和“反應慢”的差異。醫生的這種反應能力可導致手術結果的不同。
許多知識和經驗是可以積累的,經過努力學習、反複練習而獲得。但是,一個人的反應快慢與他的神經傳導有關,是與生俱來的。雖說熟能生巧,但是要達到高速反應,頭腦迅速決策,那是難以培養的。
擇業時,有時人心比天高,但仍要量力而行。正如古希臘德爾斐太陽神廟石碑上刻著的那行字所告誡我們的:“人啊,認識你自己。”
不過不用氣餒,天生我才必有用,總有適合自己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