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花園

與您分享美好的事物,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個人資料
澳洲紫薇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017大溪地夏威夷之行:難忘奧克蘭那一天

(2025-11-13 00:20:48) 下一個

郵輪23日傍晚6時再次起航,次日早晨7時就到達了新西蘭第一大城市奧克蘭。

我們早晨6:00起床,6:30去14層的自助餐廳早餐。7:00去三樓上岸遊覽預定處(Shore Excursion)詢問是否有當日8:45去朗基托火山探險( Rangitoto Volcanic Explorer 99.75美金/人)的票,被告知售罄,需等到8:30,看是否有人退票。我們不想等,7:15就下了郵輪。

過新西蘭海關時,我遇到了一點小麻煩。與澳洲一樣,海關明文規定不能帶新鮮水果和肉類等食物,袋裝巧克力可以。有海關工作人員牽著一條狗來聞遊客的包,我的包被要求打開檢查,結果發現半截香蕉皮。被警告:假如下次上飛機被發現,將被罰款400新西蘭元。隻能怪自己的疏忽大意!後來回憶起來了:前兩天與紫先生一起吃早餐,他吃得快,我不想讓他久等,就拿起那半截香蕉邊走邊吃。吃完要丟香蕉皮,卻一時找不到垃圾桶,暫時放包裏,隨後就忘記了。這次虛心接受,下次決不能再犯,否則就不好玩了。(郵輪上供應的香蕉開始時都是切成一半的,此後都是整根提供了,不知是否與此事有關聯?)

下郵輪後,遇到一位熱心的碼頭工作人員,不但給我們奧克蘭地圖,還根據我們的需要給我們指路。當我們問她:去火山怎麽走?她說:奧克蘭被周圍48座休眠火山包圍著,你們想去哪座火山?我們趕快拿出郵輪上的遊覽項目指給她看,她立刻明白了。隨即告訴我們:去Rangitoto Volcanal(朗基托火山島)在哪裏買票,去市中心怎麽走,問詢處在哪裏等等。謝過這位熱心大媽,走不遠就找到了去朗基托火山島上遊船的地方。被告知9:25有船去那島,來回票30新西蘭元/人,但島上跟團乘車遊覽一圈的票子售罄,假如遊船來回和島上乘車遊覽一起也隻有65新西蘭元。以後來的人,可以先在網上訂好,比郵輪上賣的99.75美金便宜多了。 

這是新西蘭最新、最大的休眠火山,隻有600年曆史。此火山最近被認為比以前想象的要活躍得多。

我們買好船票,還有一個多小時,去了附近的Albert park。

Albert公園

順便進Queen St的佳能相機店,紫先生配了昨天摔破的照相機鏡頭蓋。

去火山島的遊船

乘船大約半小時到達Rangitoto島,根據路標,我們爬山一小時左右到達山頂,然後下山。中午12:15回到碼頭,附近沿岸走走,12:45的回程遊船,中途去另一島讓部分遊客下船,下午1:30回到郵輪碼頭(距離市中心很近)。

火山島環島遊覽車

火山島上的指路牌

曾經的火山噴發口早已被綠茵覆蓋

部分上山的台階

藍天白雲,青山綠水,今天天氣可真好!照片色彩比昨天好多了!

離上郵輪的最後時間3:30還有2小時,奧克蘭市中心感覺與墨爾本差不多,不想去逛了。去其它地方玩恐怕來不及,在麥當勞試圖上網,但網速太慢而放棄了,其它店也是這樣。3:00過新西蘭海關檢查護照,憑登船卡上郵輪,安檢後進入船艙,去14樓自助餐廳吃少量水果和咖啡,回房間休息一下。

夜晚郵輪頂層的遊泳池和SPA

傍晚6點去三樓指定餐廳146桌晚餐。晚上7:00去劇院看鋼琴演奏,鋼琴家來自澳洲阿德萊德,名叫Kym Purling,是越南孤兒,2歲半被養父母收養來到澳洲,5歲開始彈鋼琴,去過80多國家演奏。他的養父是一位牧師。真心佩服牧師夫婦的愛心,不但收養了這個孩子,還根據孩子的音樂天賦把他培養成世界著名的鋼琴家。Kym Purling不管在世界哪個國家演奏,都會帶著對養父母的感恩之心,而養父母的愛心卻是源於基督耶穌的博愛。感謝主籍著牧師夫婦的愛心改寫了這個越南孤兒的人生!

相關博文

2017大溪地夏威夷之行:浪漫的結束

2017大溪地夏威夷之行:郵輪上色彩繽紛的蛋糕

2017大溪地夏威夷之行:追逐變幻莫測的夕陽

2017大溪地夏威夷之行:首個停靠站島嶼灣

2016美加行之一:好事多磨的啟程

2016美加行之二:郵輪首個停靠站朱諾

2016美加行之三:乘坐史凱威觀光火車與巴士

2016美加行之四:美不勝收的崔西冰河峽灣

2016美加行之五:多姿多彩的布查花園和古堡

2016美加行之六:落基山脈的冰川與湖泊

2016美加行之七:落基山更多更美的高山湖泊

2016美加行之八:風景如畫的夏丘金字塔酒莊

2016美加行之九:溫哥華惜別團友

2016美加行之十:羚羊彩穴和大峽穀

2016美加行之十一:精彩紛呈的黃石公園

2016美加行之十二:總統巨石與鹽湖城

2016美加行之十三——飛行員虎哥攝影展(上)

2016美加行之十四:飛行員虎哥攝影展(下)

2016美加行之十五:尾聲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