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費明

家居加州種菜養花天天做飯偶寫文章
正文

魏縣三則

(2025-10-25 15:37:48) 下一個

鹹菜

1972-1973年我在河北省南端的魏縣插隊,有些小事至今記憶猶新。

後晌,一個老農走進辦公室

“是狗剩他爹吧?”

“是, 都說俺兒子長得像俺。無事不登三寶殿, 今兒個來, 有兩件事相求。第一, 好好管狗剩,不聽話就抽, 狠抽;誰要說三道四, 我不答應。第二,這孩子太不知道愛惜自個兒的,每頓飯隻喝湯,不吃菜。鹹菜那麽養身子, 不吃怎麽行?”

“好馬不用鞭催,響鼓不用重錘,狗順是好學生。”

我倆又說了一會兒, 臨出門時他又說了一遍:“可要叮囑他吃鹹菜啊。”

 

油條

那時光, 油條金貴,走親戚串門子, 麻繩拴著兩根油條, 走街串巷,那份得瑟, 比今天拎著iPhone17 還拽呢。

那時真沒的吃, 尤其是青黃不接的春天,都圍著井台蹲著端碗喝米糠粥,家境好的還有塊鹹蘿卜,大夥吃著說著,天上過來一架飛機。

“俺們在喝糠粥,不知道飛機上的人吃啥?” 

“人家頓頓吃白麵!”

“吃白麵就行了?人家頓頓吃油條!”

 

托馬勾

一天大隊開憶苦會。一個老農說:“最苦就是60年……” 支書打斷他的話:“咱村來過日本兵,誰來回憶民族恨?” 一個年輕人說:“長輩都不言語,我來兩句。” 

大夥兒交頭接耳:這個沒正形的後生能說啥?

他站起來說:“一次掃蕩,一個大個子日本兵抓住我二大爺問,你的,托馬勾的有?二大爺哪知道啥是托馬勾呢?

小日本兩臂忽閃著,陰陽怪氣地叫著‘咯咯噠,咯咯噠’,還是不明白。

兩個虎口比劃出一個橢圓,拍著自己的屁股,大聲喊,托馬勾!

怎麽說也不懂,他真急了。 二大爺看他憋得滿臉通紅,尋思:日本兵多半想看咱中國人的腚眼子吧?轉身褪下褲子,撅起屁股,沒等對準大個子,早挨了一腳。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 口號喊了一半,支書自己笑了起來。

二大爺姓裴,那年六十多歲,耳背,很少說話,都叫他啞巴。村北頭啞巴梨園早年就是他的,有十幾棵梨樹,他算個中農吧。他的侄子跟我們知青很熟,出盡了風頭。那個村叫東代固,是個離縣城七八裏地的梨鄉。如今二大爺多半不在了,但上了點年紀的人都知道“托馬勾” 這個梗。(“たまご”:日語,雞蛋)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