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鮑比隨父母老約瑟夫·肯尼迪和羅絲·肯尼迪,及七八個兄弟姐妹遠渡重洋來到英國。在碼頭上,迎接履新的駐英大使一家的英國人擠滿了整個港口,老約瑟夫那13歲的鮑比作為全家的代表,站出來發表感言。這展現了鮑比的自信,也顯示了他在家中的特殊地位。
進入成年後,鮑比延續了家族的輝煌和影響力。1960年,他擔任司法部長時,卡車工會頭目吉米·霍法貪汙成風、囂張跋扈。鮑比毫不畏懼,一次召見霍法,他故意牽著一條大狼狗姍姍來遲,氣得霍法怒罵他是“由女仆撫養、貴族學校鍍金的花花公子”。但這正是鮑比的風格:麵對惡人,他從不妥協。
1962年,鮑比·肯尼迪以司法部長的身份深入美國南方,實地考察黑人的生活狀況。他走進了那些鐵皮窩棚——黑人家庭簡陋的棲身之所,親自觀察他們的生活。潮濕的地麵、漏風的屋頂、缺乏基本衛生設施的居住環境,讓他震驚不已。這讓他深刻認識到,不僅僅是經濟條件的差距,更重要的是黑人在政治和社會地位上的長期不平等。要真正改善黑人生活,必須賦予他們與白人同等的政治權利。支持兄長約翰·肯尼迪推動民權法案的通過,與民權領袖合作,為黑人選民爭取選舉權,為黑人學生打破隔離政策提供法律支持。在他擔任司法部長期間,美國南方的民權運動得到了聯邦政府更有力的支持。
1968年,鮑比競選美國總統,母親羅絲全程陪同,甚至親自為他舉辦茶會拉選票。八年前,尼克鬆曾感歎,正是羅絲的茶壺讓他輸掉了對約翰·肯尼迪的競選。而鮑比則謙虛地說:“像我這樣能力差一些的,才會讓老母親站台。”這一句話溫暖了無數母親的心,也為他贏得了選票。
在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鮑比和他的二哥約翰共同書寫了美國曆史的重要篇章。他們兄弟倆的年齡加起來,還不及特朗普如今的歲數。然而,他們卻用短暫的生命創造了偉大的成就。
鮑比·肯尼迪的一生充滿理想主義和行動力。他推動民權法案,公開抨擊越南戰爭,致力於消滅貧困。在他短短的46年生命中,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政治遺產,成為那個時代的一顆閃耀的明星。(這篇文章為了引出E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