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費明

家居加州種菜養花天天做飯偶寫文章
正文

今日佳節思貴人

(2025-01-27 15:08:31) 下一個

 

漫漫人生中總會遇到徹底改變命運的貴人,我年輕時偶遇貴人,別說親友不信,就連自己也不明白怎麽撞上大運,承蒙副國級大人物搭救提攜?

 

我高中畢業後,在新疆七年、農村兩年的勞作後,厄運安排我去煤礦。到煤礦後才知道,生產是有經濟指標的:每萬噸原煤耗電多少度,耗坑木多少噸,“耗命”多少條,也就是說煤礦死人是預知的確定的,我們年產千萬噸原煤的牛兒莊煤礦每月都有活生生的兄弟死於非命。

人說兔死狐悲,可我覺得,勞累比死亡更可怕。每天在抬不起頭,轉不得身的金屬和岩石的狹縫裏把幾十噸煤撩進刮板運輸機,把上百根百十斤重的支柱撂到,搬家,再豎起支護頂板。每當炮響煙散,麵對堆積如山的原煤,每當看到掏空的煤幫,大頂隨時可能落下,豎起金屬支柱支護大頂刻不容緩的時候,我真覺得那要命的活計比死還可怕。

日複一日的勞作,層出不窮的事故,有了門路的,缺了肢體的都上了地麵。我繼承了中國人的什麽罪都能受的優良傳統,習慣並喜歡上了掌子麵的勞作。在那找不到生存意義的日子裏,原始的求生本能成了支撐我的精神食糧,跟死神搏鬥而興奮,為偷來的性命而慶幸。

一天收到姑媽寄來的包裹:裏麵有本英文小字典和狄更斯的《大衛·科波菲爾》的英文縮寫本;還有一封信,我看了多遍,至今記憶猶新。信中寫道:雖說礦工千千萬,誰個不是人家的子侄;但事情攤到自己頭上,寢食難安。人有愚賢不肖,命有凶吉禍福,然匹夫之誌不奪,青雲之誌不墮,無論怎樣艱難,讀書勿忘。

打開英文書,居然可以看出大概,高中三年打下的英文底子還在,我很快就讀完全書,決定翻譯這本自傳體小說。

時間太少,每夜勞作往返十幾個小時,上到地麵還有無休止的政治學習,五小時的睡眠都不能保證,擠出時間翻譯更難。我通常下井之前背誦吃不準的句子、段落,利用井下片刻閑暇在心裏疏通文字,生坑後用放在更衣室的紙筆記下。洗澡吃飯後,拿著書和字典,鑽進宿舍後麵堆著破損的機械的倉庫,硬紙板搭在膝蓋上,接續昨天的翻譯。

大半年翻譯了這個四、五萬字的小長篇,我這個從不歇班的上班迷破例請了兩天假,將譯稿複寫五份,分別寄給姑媽、母親、好友;另有一本送到礦中傳達室,請門衛轉交英文老師張學英。

 

新婚燕爾的張洽夫婦683e1d85867feff9b3002898b367b022.jpg

幾本書發出去,卻沒收到回信,到張老師也沒回音,我很快就忘了寄書的事兒,好像什麽都不曾發生一樣,接著在掌子麵尋求搏命的刺激,享受累得話都不想說的酣暢。

一日忽聞張洽傳見,他學識淵博,通曉多國語言,風度翩翩,粉絲無數,他是我們煤礦的副總工程師,其工作攸關礦工生死、家屬福祉;突然被這人間龍鳳召見,我深感意外。

他站在高大的製圖板後麵,依次打發著前來請示工作的下屬,這讓我得以近距離打量:他高大健碩,豐神俊朗、不怒自威、神采飛揚,端的人傑。(相傳鄧小平在市長工作會上見到他,驚為天人,立馬調進京城上任政協。)

下屬散去,他看著我說,“是小戴吧,我的妻子張學英老師讓我看到你做的那個線裝的譯本。采煤工翻譯名著,讓我很受觸動。你來煤礦之前做什麽?” 

“在公社中學教數學和英文。” 

“你學英文,有什麽英文資料?” 

“能找到的英文讀物隻有北京周報。” 

“北京周報很好啊。” 

“全是毛主席語錄。” 

辦公室一下子安靜下來,掉根針的聲音都能聽到。

他提高聲音說:“就是要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啊。” 

當著那麽多人的麵被搶白,我啞口無言,深為冒昧輕言而坐立不安,好像沒留神落進水裏那樣悻悻然狼狽。 

不記得怎麽走出總工辦公室,隻記得工友惋惜我浪費難得的機會,室友索舒然安慰我說:“老哥,你說話咋沒注意場合呢?當著那麽多製圖員的麵,提起敏感的政治話題,你叫咱張工說啥?擱我也要教訓你幾句,不單保護他,也保護你。” (索舒然後為礦長、礦務局局長,非常了不起的礦工子弟。)

別扭堵心,讓人耿耿於懷。好在夜晚到了,我到了掌子麵,操起電鑽打眼,裝上炸藥爆破,危險勞累讓我忘掉自己的過失疏漏。

單調的日子一天天過去,兩件事兒卻悄然發生:礦上成立721業餘大學,我被任命為首位老師,每周一天課,教工人英文和數學;礦醫院新分配來的女醫生,身材適中,相貌端正、口碑不俗、人緣極好;介紹人跟我拍胸脯:“隻要你聽安排,明年成親板上釘釘。”

我被接踵而至的好運裹挾著,開課教書,轉年恢複高考,我與我的幾名學生一同考上大學;果如媒人預言,不久便成親安家。 

後來得知,721大學竟是張洽為了讓我能夠在井上教書而創立;也知道他動用了全部人脈,不聲不響地玉成我們的婚姻。用心良苦,不動聲色、不求回報,真乃君子楷模。 

憑借過人的才智人格魅力和台籍的背景,張洽先後出任礦務局局長、邯鄲市副市長、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他在能源開發、環境保護、西部大開發等領域提出了大量建設性意見,為國家發展作出卓越貢獻。 

而我,正是得益於張洽的幫助,走出煤礦,走向更廣闊的天地。歲月流逝,我始終銘記漫漫長夜中那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人生難得遇貴人,張洽無疑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恩人之一。值此佳節,我滿懷感激與敬意寫下這篇文字,遙祝他和張老師幸福安康,願他的精神如星辰永遠閃耀在那些陽光照不到的地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