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Mind Challenge

記錄每天嚐試一件新的事情,新的感悟,探索新的自我
正文

牢籠裏的欄杆

(2025-10-17 10:39:23) 下一個

探索自己思想和情緒的深處就像是要走入一條暗巷,如果你自己走,也許你走不下去,中途就放棄了,所以很多人選擇找人陪著自己走,可以是心理治療師,朋友,或者親人,而我選擇在這個博客。直視自己生活中的傷痛,對自己生活負責,才能讓自己的內心獲得治愈。有時我們明明擁有一把鑰匙,能打開更好的未來,但是就要有人提醒一下,你應該找找被遺忘的鑰匙。在“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的書裏提到一個動畫,動畫中一個人雙手緊緊抓著眼前的牢籠,想要掙脫,卻無能為力,然而就在牢籠的兩邊,卻是兩個敞開的大門。有多少人一輩子都無法繞開那些牢籠裏的欄杆,或者說他們故意無視敞開的大門,有時懲罰自己,會讓自己覺得心安。

我是否也有我的牢籠,是否也死死抓住那欄杆,不願轉頭去看敞開的大門?我的牢籠就是我覺得我要堅強。這是一個非常隱秘的牢籠,我會對自己說這怎麽是牢籠呢,堅強不是好事嗎?不是我們都應該具有的品質?我記得一位朋友曾經對我說,說我在感情上特別冷漠,或者說比較難與人共情。我後來發現我對自己的孩子也這樣,有時孩子摔倒了,或者受了驚嚇,來找我時,我會特別理智地詢問具體情況,給出解決方案,可是我卻忘了去擁抱一下他。前一陣子意外知道有位同事可能和她丈夫分居了,我第一反應就是裝糊塗不去了解。我當時地感覺就是我要逃避,因為我害怕共情,害怕別人的事情會觸動我的傷處。後來我一直想打電話去給那位同事問一下她的情況,可是我總是找各種借口逃避。

這個牢籠也是我害怕和別人建立親密關係,我拒絕深度了解別人,因為那樣也意為著我要在別人麵前卸下我的盔甲。我在我和別人之間建起厚厚的牆,我不想去了解太多別人的感情,心理,我也不讓別人看到我的脆弱,不安。這種孤獨,距離感讓我覺得很安全。就像約翰用憤怒來掩飾自己的脆弱,像瑞塔用“沒有人喜歡我”來隔離自己。當有機會讓我往邊上看看是否有門的時候,我就會負麵地去解讀別人說的話,這樣我就會有借口退回到熟悉的,讓自己覺得安全地孤獨中去。

我的婚姻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我的這種態度也是造成不可挽回局麵的原因之一。而我一直無法打破局麵,任由它越變越糟,也因為我害怕改變,害怕把自己的脆弱展現給對方。我一直堅持的是,我沒有你也行,而對方卻是需要一個會撒嬌示弱的女子。雖然我性格溫和,脾氣很好,可是我內心確非常好強。總之一切都無法挽回,我現在想我是否應該離開這個牢籠呢?我是否應該敞開心扉,直視自己的脆弱,不是做一個在別人麵前堅強的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Yazai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很好。在網絡上刨析自己要有勇氣,也希望你有思想準備去麵對一些不友善的評論。我是基督徒,我對上帝說我的心裏話,也常常鼓勵孩子這樣做。上帝常常在我傾訴的時候給我一些新的視角,看見,對我是個幫助。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的真誠分享。能夠做到這樣刨析自己需要勇氣。你很勇敢。其實當你認識到人的多麵性時就容易做到共情。隻有多麵了,自己才能變得靈活柔軟,那些鎖住你的欄杆就不再是障礙。你可以做到進出自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