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到了我這個年紀,越來越經常聽到同齡人去世,或者得了絕症的消息。因為我的工作是和癌症相關,所以向我谘詢癌症治療的朋友挺多。因為長期接觸癌症病人,我一般情況就像對待一道待解的數學題來解決,給出各種解決方案,理性分析,樂觀判斷,再加上鼓勵。在“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的書中,一位癌症患者朱莉提到一些對待癌症病人的禁忌話語,我才突然意識到我犯了所有的禁忌。
根據她的總結,以下這些是一定要避免的: “你確定自己是要死了嗎?”“你找別的醫生看了嗎?”“堅強點。”“你的生存幾率有多大?”“你需要放鬆一點。態度決定一切。”“你能戰勝病魔的!”“我知道有個人服用了維生素K之後痊愈了。”“我讀到一篇報道說有個新的治療方法可以縮小腫瘤,雖然隻是在小白鼠身上取得了成功,但這也算是希望啊。”“你真的沒有這方麵的家族遺傳史嗎?”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對待抑鬱病人,失去親人的人,在困境中的人等等身上。比如說“你要堅強一些”,“你要樂觀,沒什麽大不了” ....雖然這些話都是出於好心,是想要給人安慰的。但同時,這些話也是一種防禦措施,保護說話的人,不讓別人的悲慘處境觸發自己不安的情緒。像這樣的客套話能讓說這些話的人更容易應付眼前可怕的場麵,卻會讓親曆逆境的人感到憤怒和被孤立。最近在讀阿德勒心理學的書籍,他提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橫向關係,而不是縱向關係。縱向關係是以高的角度或者低的角度來對待別人。朱莉提到的禁忌語很大程度上是說話者以高的角度來說,所以會讓對方覺得不舒服。相反的如果是橫向關係,不是給對方提供各種意見,而是站在平等的角度,告訴對方自己的關心。我現在回想自己,的確我在說那些話的時候,是站在高高的角度來說的,我沒有得癌症,我沒有抑鬱,我很堅強....
人都想要被理解(還有被欣賞認可),被接受!
如果我是你的朋友,我想給你一個擁抱,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怎樣,花若盛開蝴蝶自來,活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