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凡

舉頭望星空,
問心求義仁。
此間有真意,
幸愧共凡塵。
正文

青春懷舊校園文學《青桃時代》連載 第五章 同學情誼 (二)

(2024-02-22 06:15:19) 下一個

老鄉聚會結束後的下一個周末,我和水良坐上公交車,準備去市區的書店開始探險。上一次過江,坐的還是校車大巴,去參加校運會。那時候一大堆同學在車裏,打打鬧鬧地光開心去了,都沒有留意窗外的風景。這次和水良一起,我坐著靠窗的位置,可以多看看沿途風景了。遠處寬闊的江麵,看似平靜,但江心沙洲附近時不時能看到漩渦的痕跡,深處估計也是急流激蕩。我覺得我就像這個贛江一樣,表麵上很溫和,而內心深處也隱隱約約地有一股急流在激蕩,而我也不知道這急流將會把我帶到哪裏。

換乘的二路電車很快就把我倆帶到了八一廣場。水良熟門熟路,帶著我一路直奔那個書店。書店果然夠大,上下兩層樓總麵積不小,裏裏外外都擺滿了書。和學校圖書館一比,這個書店就是個高大上的存在。我們學校圖書館的書,我覺得要不是看著書裏的知識的份上,那麽破舊的書,估計收廢品的都會嫌棄。我喜歡這個書店裏的新鮮油墨的氣味,那是知識海洋的味道,比圖書館的舊書獨特的黴味和舊紙漿混雜的味道強太多了。書店的燈光明亮而柔和,看起書來又清楚又不刺眼,比起那個灰撲撲、昏暗暗、冷冰冰的學校地下室圖書館也強多了。

我們來得早,這會兒還沒有太多人。水良上次來過,就直奔他感興趣的英語和管理類的書去了。我頭一回來,哪裏都覺得新鮮,就決定先把書店布局搞清楚再說。走走停停,總算知道什麽書在哪裏找了。今天我決定要好好看看圍棋布局,就回到了圍棋書的區域。我對中國流布局一直很感興趣,覺得光聽名字就很霸氣十足,總沒聽說過有人下過什麽日本流、韓國流。不過我找到的關於中國流的書,卻是一個叫加藤正夫的人寫的,不知道是不是他們對這個布局比中國人還研究得透徹。其實著名棋手我知道得也不多,所以我之前沒有聽過他。我光知道中國的聶衛平、陳祖德,還有前段時間剛奪冠的馬曉春等等中國棋手。不過這裏關於中國流的書,隻有這一本,我於是決定先看看再說。

圍棋這東西,對我真有莫大的魅力,我一看就看進去了,沉浸在其中而忘了時間。這本書還沒看到一小半,水良就來找我,原來已經接近中午吃飯時間了。

我倆走出書店,沿著孺子路再往外麵走一點,到了八一廣場最南邊。我們從地下通道橫穿過八一大道,準備先去廣場附近逛逛再說。水良比我熟悉地形,一路“蹭蹭蹭”往前衝。地下通道裏空間不小,據說還可以和人防工事相連。裏麵除了擺攤打氣球和賣些小玩意的小販外,有一家錄像廳,正好傳出來打鬥聲。我猜那應該是在放哪部香港武打片吧,裏麵的粵語一聽還挺親切的,因為它讓我想起了我喜歡的Beyond樂隊的那些歌。

我哥放的那些Beyond的歌曲裏,我最喜歡的一首是《海闊天空》,給人一種少年和青年活力四射,肆意張揚個性的快意人生的感覺。雖然我肯定做不到,但是我覺得少年時期按照這種活法的人肯定是不會有什麽後悔的。我又覺得,黃家駒也真是太可惜了,這麽有才華的音樂人,老天爺也不長眼。那些日本的商業演出主辦方, 光顧著掙錢,也不把藝人的人身安全當回事,真是腦子裏錢比天大。黃家駒也好,差不多時期的陳百強也好,都是才華橫溢的香港音樂人的代表。他們的死,總是讓我覺得十分痛惜,人世間少了好多的美好,真是是個悲劇。

我們出了通道,就來到了廣場那一邊。猛地矗立在我們麵前的,是那個碩大的八一起義紀念塔,離我們近在咫尺。上次注意到這個雕塑,還是和我爸剛來學校報道時的事情了。時間過得真快,一下子都一年多過去了。近距離觀摩這個紀念塔,聯想到英雄們的流血犧牲,讓人感覺肅然起敬。塔頂上的灰白色的漢陽造的槍支和紅色軍旗的雕塑並立,這個紅顏料好像一直沒有褪色,給人感覺一直就這麽紅彤彤一樣。下麵的四方形巨塔高聳,其中一麵的從上到下寫著氣勢磅礴的“八一起義紀念塔”幾個大字。那幾個大字也是金燦燦的,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這些金字,也讓我想起了金瑤。我現在每天都能從廣播裏聽到她的嗓音,也每天都可以遠遠地觀察她。能這樣固然很開心,但我一直沒有找到好時機,能夠和她近距離搭上話,所以自然還是有些煩惱。

那個紀念塔讓我最難忘的是塔基的四麵群像雕塑。那些雕塑,生動地再現了當時的起義將士英勇奮起、決心牢牢把握中國人民的未來命運的場景。我覺得,如果說,這座城是英雄城的話,那些毅然參加起義的將士們,他們都是當時的英雄。沒有他們的敢於犧牲,就沒有後來的席卷全國的燎原大火的火種。火種再微小,有希望總比沒希望要好。這麽一想,我覺得先烈們還是給人既有勇氣又樂觀的感覺。

我們溜達到了廣場邊上挨著北京西路一側的地方,那裏有一排街邊小攤在賣各種小吃。我倆找了個最便宜的攤位每人吃了碗南昌風味的炒麵,然後就原路返回去書店,接著繼續下午的讀書時光。這次,我決定換個內容,我想去看看經典文學作品。

上初中的時候,老師總是和我們說起那些中外大作家,什麽路遙呀,巴金呀,茅盾呀,還有什麽雨果呀,大仲馬,小仲馬什麽的,我也隻知道個大概。初中快畢業的時候,有一次路過宜春的新華書店時,被一本書吸引。那本書的封麵上,是一個騎著高頭大馬,拿著一柄短劍的外國將軍,書底部寫著“斯巴達克思”的書名。我記得曆史書上說過,他是古羅馬時期的奴隸起義領袖,帶頭起來反抗羅馬貴族的殘暴統治,最後被殺了。這應該是個悲劇故事,我其實那時候對悲劇還沒有那麽能欣賞,但那本書的封麵上的他實在太威武又眼神堅毅,我實在很喜歡他,就一咬牙把它買了下來。

那本法斯特寫的《斯巴達克思》,是我認真讀過的第一本經典小說。我對他後來一場又一場的打敗羅馬軍隊的細節不大記得了,反正他最後也是戰死的。讓我一直回味的是他在當兒童奴隸礦工的經曆:那麽多奴隸童工都被殘酷的生存環境折磨死了;而他,為了生存,老鼠啊,蟑螂啊,什麽都吃,因為能給他提供生存的能量。終於在熬過了那段最黑暗時期後,他最後成為一個強壯的偉大角鬥士和起義軍領袖。我覺得,人像他一樣有韌性的話,不管最後成為頂天立地的大英雄,還是成為岌岌無名的普通人,這輩子都應該不會被困難逼上絕路。我甚至覺得,就算是普通人,能熬過最艱難困苦的時候不被那些困難壓倒,都可以算得上自己有過英雄時刻了。

鑒於《斯巴達克思》給我帶來的美好經曆,我覺得經典自有它的經典之處。我隨手翻到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那個時候路遙剛去世沒兩年,這本據說以路遙自己的經曆為原型的書,名氣大得驚人。新近印刷出版的書,給我帶來一股很好聞的墨香。我隨手翻開這本厚厚的書,果然很好看,讓我愛不釋手,很快一個下午時間就過去了。

《青桃時代》第五章(三):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1084/202402/22192.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