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勤於學習,善於自省,變教訓為經驗,從失誤趨成功。勇於開拓,敢於進取,繼往開來,譜寫新章。巴郞身處環境、社會、以及自身的發展變化之中,耳聞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筆錄存之,欲與文友們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正文

《自來之水》巴郎

(2025-06-29 00:50:58) 下一個

《自來之水》巴郎

 

革委會成立了,文革繼續深入進行,外麵天翻地複,樓內則風平浪靜。但這種平靜日子,很快被打破了,而且還是好事。

 

這要先從“水”說起。沙河子,麵朝兩條河流,也有幾口水井,自古以來,從不缺水。但不缺水,不等於揮手即來隨手可取。水,流在河裏,看得見,但要取用,卻要費些氣力。民眾的生活用水,包括吃喝洗漱,都是肩擔背挑,從河裏井裏弄回家中的。現在,文革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出現了天翻地複的變化。首先,是萬縣市成立了自來水廠,建立了三灣水庫和登豐水庫,蓄積水源,加以消毒過濾淨化,鋪設自來水管,開始將自來水送入千家萬戶。

 

這個工程龐大,但由於涉及民生,得到民眾的擁護支持。在縣府的統一部署之下,分成幾階段完成。首先,是在沙河子勘測,鋪設水管,將水送進縣委縣府武裝部,讓領導部門試用; 然後,送水到部委局辦廠礦企事業,滿足工作和生產需要; 再後,則是在全鎮普及,供應全體居民用水。

 

卻說當時入秋,工程巳進入第二階段,百貨公司單位裏業已通水,一掃食堂要雇人挑水來做飯的曆史。水龍頭一開,自來水嘩嘩地流出,淘米洗菜,很是方便,使得飯菜質量也好了許多,牙齒也很少硌到沙子石粒了。同時,也一掃職工們被定量分配用水的曆史。在內院裏,建立了浴室,夏天衝個涼,冬天自帶熱水洗個澡。並建有一排洗衣池,方便職工們洗衣,不用提著髒衣服去河壩洗滌了。

 

公司通了自來水,對我們家屬樓來說,也是極好的消息,意味著我們再也不用去河邊挑水了。雖然說我們樓上還沒通水,但那關係不太大,比從前有了進步。現在,媽媽們下樓上班,都提個小桶,下班時就便提桶水爬樓回家。孩子們放學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拿起臉盆,咚咚咚地跑到樓下,接上盆水晃蕩著端水家來; 來回兩趟,直到將家裏水缸裝滿為止。現在,若換了衣服,從自家窗裏看下去,如果洗衣池沒人占著,就用盆桶端衣下去洗滌,任你放水洗去汙垢,卻是大為便利了。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