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夢172五《家中小工》巴郎
媽媽工資的大部分,其實還都花在自家生活這方麵。固定的支出,有幾項是雷打不動的。一是每月的保姆費,必須按時付出的。二是媽媽的午餐費,要買午餐飯票,中午休息時間短,中飯都得在單位食堂吃,吃完馬上又要上下午班。三是每月定量的糧油肉菜,必須買回來。而各種票證,涉及生活用品,如食鹽火柴肥皂草紙等,如木柴煤球付食節供物質等,家用不能缺少,也是要買的。其餘的,不急需,非必需品,則是能省即省,不買或少買。總之,要節約每一個銅板,盼度過68年這深秋寒冬。
搬到家屬樓後,除了偶爾趕急,去公司食堂打飯打菜來吃外,基本上都是自家做來吃,大多數鄰居亦是如此。因為在家做飯,粗細搭配,湯水剩飯,加點菜蔬,又可以對付一頓,比在食堂吃飯要省錢些,而且按自己的意願烹調,合口味,吃得飽。
隻是,在家做飯吃,雖省了錢,卻要多花力氣。所有食材及有關物質,都要去買回來。而這些採購事務,通常是我要做的。也就是說,這家裏吃的用的所有東西,都是我,也隻有我,去將它們買到,再手提肩挑或扛著運回家裏。有時順利,不用排隊,交錢取物,錢貨易手。但更多的時候,特別是購買緊缺物質,比如木柴煤球肉食禽蛋付食節供物質,則是要花費我很多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