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世界

客觀,理性,包容,平和
正文

環境是暴露群體不文明行為的催化劑

(2025-05-20 12:57:29) 下一個

環境是暴露群體不文明行為的催化劑,而非導致這種行為的根本原因。

人具有生物共性和人特有的理性兩者。隨著人的成長,人的理性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遵守文明社會的規範和要求。人說髒話,是對還是不對,小孩小的時候是不懂得,沒有好,不好的概念。就如我們從小經受的很多訓練,不能隨地大,小便,隨地吐痰,這些需要靠父母,和周圍環境的製約和引導。

如果從小沒有受到正確的引導,告知隨地吐痰,說髒話是不好的,會有不好的後果,那麽這人就會一直隨地吐痰,說髒話。

對這部分人來說,當周圍環境對隨地吐痰,說髒話有製約時,很多沒有養成習慣的人用“忍”來約束自己。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部分人認識到,也承認隨地吐痰,說髒話是不文明的壞習慣,而逐漸培養出文明的不隨地吐痰,不說髒話的好習慣。但很大一部分人一直奉行在有製約的環境下,“忍”,當環境發生變化,原有的習慣就會不由自主的冒出來。

“說髒話,罵人”在現代社會文明的範疇裏是不文明的表現,會受到很多人的反對和不齒。在很多社交媒體,“說髒話,罵人”的人會承受被刪,被封的後果。在此環境下,人群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無論有沒有約束,都不會“說髒話,罵人”。

第二類:無論有沒有約束,都控製不住“說髒話,罵人” - 因此會常常被刪,被封。

第三類,是大部分奉行在有製約的環境下用”忍“來約束自己言行的這部分人。如果製約有力(即違反製約就會有後果),這類人大部分時間會約束自己,偶爾犯規而被刪,被封。一旦約束鬆弛,自控力差的就會開始頻繁地“說髒話,罵人”,逐漸,越來越多的人會加入此行列因為“說髒話,罵人”會引起聽著的負麵情緒反應,降低個人的自我約束,從而讓越來越多的人暴露出不文明行為。

 

“說髒話,罵人”的人多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群羊效應”(即為了安全起見,個人傾向於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式行事,即使這與他們的個人判斷有所不同),那些無論有沒有約束,都不會“說髒話,罵人”的人也可能加入“說髒話,罵人”的行列。從而降低整個群體對文明的判斷與要求。

 

由此可見,環境是暴露群體不文明行為的催化劑,而非導致這種行為的根本原因。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