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聊吹牛現象】的博文裏提到,吹牛是用一種誇大的形式來炫耀自己的能力,品質、以及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和成功,其目的是為了贏得周圍人的欽佩和尊重。與其相反,貶人,踩人者試圖通過降低被貶,被踩的人的社會地位,自身價值等使被貶,被踩者感到渺小、無能,無價值,其目的是表示對被貶,被踩者的憤怒和不滿。
類似吹牛,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在不同情況下有過貶低,踩踏他/他人的行為。有的是無意識的(人絕大部分的行為由我們的潛意識主導),有的是有意識的。我們如何貶低他人表明了我們的認知,以及我們重視什麽。
從社會的發展來看,不論哪個族裔,截止目前人類較重視的價值有權力、智慧、道德以及行為是否符合常規社會習俗,當有人違背這些價值時,就有人會用相應的具有侮辱性的貶人,踩人詞語來表示他/她的憤怒和不滿。
例如:常常看到有人貶人,踩人時會用“無聊”、“無能”來表示被貶的人毫無價值或毫無優點。當一個看重智慧,智力的人貶人,踩人時會常用如“無腦”,“蠢”,“傻”,或“低能”來表示他/她人缺乏智慧,智力。而指責他/她人不道德時會用“野蠻”,“可恥”,或“可悲”來貶人,踩人。當認為被貶的人的行為不符合常規社會習俗時會用“怪異”、“扭曲”來表示自己的不滿。
我們常常會聽到或看到有些用貶,踩的方式來侮辱他/她人的人為自己辯解說他/她隻是在指出被貶,被踩人的缺點,是為了被貶,被踩的人好。事實是這樣的嗎?並非如此,事實是貶人,踩人者指出的是被貶,被踩之人與他/她所了解或理解的界限不同。當我們用貶,踩的方式來侮辱他/她人時,我們實際在用我們自己理解,接受的價值評判那些和我們理解不同的人。可以說所有用貶,踩的方式來侮辱他/她人的行為都是出於缺乏理解,而造成的恐懼驅使的。我們到底恐懼什麽呢?我們恐懼因為不理解而造就的“不同”人,所產生的“不確定”因素。這些“不確定”因素會對自己的生存,生活造成傷害,或負麵影響。所以,要用“我比他/她好,聰明,高尚,有價值,或我是對的,他/她是錯的等等”來掩蓋自己內心的恐懼。
大部分受到傳統的中華文化影響的華人(包括來文學城的第一代移民)對聰敏,智慧有著根深蒂固的重視情結。因此,我們常常會聽到,看到生活中,網上有人用“傻”,“蠢”來貶,踩和自己,認知,價值觀不同的人。有的人認為,自己已經遠離中國(或許在中國已沒有任何親人了),在海外成家立業了,那麽這些海外華人就應該隻關心,希望自己所在地的繁榮,富強。那些希望中國也好,也富強的人不是“傻”,就是“蠢”。在這些人的認知裏,中國人的利益已成為“你們”的利益,而“你們”的利益會侵犯“我們”的利益,那麽中國好了,中國人富了就是侵犯了“我們”的利益。這是輸或贏的關係。但希望中國人也好,也富強的人也許認為不論我們有沒有意識到,不論我們走到哪裏,我們和我們離開的中國,中國人仍然有著緊密的關聯,因為,我們在那裏經曆了從童年,少年到成年的成長過程。那裏有我們熟悉的人,熟悉的麵孔,是我們的同胞。我們自己過上了較好的生活,希望我們的同胞也能過上好的生活。希望我們生活的地方和中國能雙贏。
當被貶,被踩的對象直接涉及到他/她人時(通常情況),相較吹牛,貶人,踩人行為更容易引起聽者,看者情緒上的起伏,而引起爭吵,乃至矛盾升級為情緒發泄,互相攻擊等等負麵,不可控的結果。
了解什麽行為為貶人,踩人行為,貶人,踩人行為的目的,和驅動力是什麽,可以讓我們能更理性地了解,反思自己的行為。同時也更好地理解他/她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