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貢氏

沈仲章(1905-1987),排行名錫馨,筆名亞貢、亞貢氏等。沈仲章一生經曆豐富,涉足甚廣,頗具傳奇性。
個人資料
正文

沈仲章憶劉天華:讀譜“認”師

(2023-10-17 17:44:10) 下一個

【編者按】上篇<劉天華《病中吟》另名《何適》>言及:1926年,沈仲章考入北大理學院。次年,傳習所瀕臨關閉。劉天華的學生路過沈的宿舍……”本篇略說過程,作者授權轉載修改稿。

沈仲章憶劉天華:讀譜“認”師

節選自沈亞明《眾星何曆曆:沈仲章和他的朋友們》(免注釋,薦讀原著)

北京大學的學生宿舍緊張,如果老老實實排隊等,往往遙遙無期。原來,學生們自行安排:老學生畢業前,私下把“居住權”轉讓給新學生。

父親沈仲章入學第一年,沒人認識,自己在校外租房。第二年,算來應是1927年秋,他從老學生手中“繼承”了一間寢室。北大學生宿舍叫“西齋”,裏麵按“天玄地黃”分塊,父親的房間是“天字第一號”。[參見<沈仲章憶徐誌摩:誰有五十本?>]

沈仲章到了西齋這個新環境,起初朋友不多。很不湊巧,有幾個相熟特別是從唐山一起來的摯友謝大祺,那一陣子又偏偏離開了北平。父親素來重情誼,心中頗感失落,茫茫然無所適從

於是,沈仲章常常獨自在天字第一號裏,拉二胡解悶抒懷那時,父親二胡是業餘水平,自拉自娛而已。

以前父親學曲子,基本是用耳朵聽,記住旋律,一遍遍試拉,直到拉出那個曲調。一首曲子學成以後,又每天隨著心態,注入自己的氣息情感。

所以,一曲《三六》,他會拉出跟別人不同的味道。往往,今天拉的跟昨天拉的不一樣,明天也許又起變化

沈仲章哪裏想到,的琴聲由屋內傳出,招來了兩位“門外”聽眾。

一位是何容,原來叫何兆熊,寫個專欄總標題“談何容易”頗受好評,便改用筆名何容。何容還有個筆名叫老談,這位老談尚未年老,便與老舍(舒舍予)老向(王向宸),以“文壇三老”而著稱

另一位叫蕭從方,後以蕭伯青行,可給沈仲章寫信時大都署名蕭從方。

何容與蕭從方是北大學生,從預科讀起,比沈仲章進校早得多,高幾個年級。而且,他倆還曾在傳習所選修音樂,師從劉天華這麽說來,其實兩個門外聽眾,出自“名門府”傳習所而閉戶獨奏的沈仲章,倒才是個未入師門的“門外漢”。

何容與蕭從方也住西齋。有一天,他倆經過天字第一號,裏麵琴聲飄出——抑揚如訴。兩人便駐足傾聽。(何容與蕭從方後來告訴沈仲章,他覺得像江南絲竹,但有點兒怪,說不上到底哪一派,可又拉得別有風味。)由於隔門琴曲變化捉摸不定,引得兩人好奇,一連“偷”聽了數日

終於有一天,兩位走廊聽眾叩門求見。門開後,何容與蕭從方自薦,說要升級當“觀眾”。沈仲章點頭、欠身,兩人進屋,坐下,觀摩現場演奏。

演出”結束之後,來訪者發你知不知道劉天華?沈仲章搖頭。來訪者又問你有沒有聽過劉天華的曲子,比如《月夜》和《病中吟》 沈仲章又搖頭。何蕭兩人沒多解釋,告辭離開

過了幾天,何蕭人又來了。他帶來了劉天華的二胡曲譜,是印在刊物上的。其中有《月夜》等曲子用的是工尺譜。可是劉天華的譜子,看起來比一般的工尺譜要複雜。沈仲章覺得挺新鮮,就留下了幾份

何蕭人走後,沈仲章開始琢磨樂譜。譜子上麵有文字說明,父親便照試拉。一拉,父親感到一下子打開了領會音樂的一重大門,心裏豁然開朗,進入了另一個境界。

過去,沈仲章本來隻是模模糊糊地感受,隨心所欲地拉琴。這下,才知道一首完整的曲子不那麽簡單,有一定的層次,一定的構,一定的意境,還配以一定的技巧。

父親來勁了,就這樣對著樂譜,獨自鑽研了一兩個星期。何蕭二人時來聽,不多言語,三人在琴聲中交流心聲,成了知音好友。

而沈仲章也通過解讀曲譜,“認識”了不久將去拜會、影響其終生的恩師劉天華。

【更多節選】
沈仲章憶劉半農:跟船走黃河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憶劉半農:組隊赴塞北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憶陳寅恪:對空教室講課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憶北大:穿裙子的“男孩”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周祖謨致沈仲章函選摘(1)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相關閱讀】
眾星何曆曆:沈仲章和他的朋友們》,中華書局2022(分別點擊書名與出版社,各自鏈接一篇書評);紙質版(北美)電子版KindleAppleBook紙質/電子版(中國)
沈仲章憶劉半農:組隊赴塞北 博客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憶劉半農:跟船走黃河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劉天華《病中吟》另名《何適》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