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利的第一條原則是:除非萬不得已,永遠不要打斷這個過程。
--查理·芒格
在我分享家庭投資經驗的時候,經常聽到朋友們說:你的成功,是因為趕上了過去二十年或者過去三十年的好時候,運氣占了很多因素。更有朋友說:今後三十年,美股的輝煌將會不再,你的成功無法複製!
我是喜歡拿數據說話的人,我今天就分析一下標普500指數基金的曆史回報率,看看我們這代人是否真的趕上了美股“非同尋常的好時期”。
按照老規矩,我使用權威網站dqydj.com上的 標普500指數計算器,看看如果你在不同的曆史時期開始投資標普500指數基金,或者類似的美股大盤指數,你可以取得的投資收益。
針對每個時期,我們看看每個月定投和一次性投入全部資產的平均年化收益率。
參照物是我自己開始在退休賬戶開始定投的2006年5月到2024年5月。在這18年間,如果每月定投標普500指數,平均年化收益率是12.1%,而一次投入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9.7%。這和過去100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9.5%差別不大。
我們先看二十年投資窗口期。我以五年為一個起始點,考察定投和一次投入取得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和累積收益率,後者定義為最終資產和總投資本金的倍數。
開始年份 | 定投年化 | 定投累積 | 全投年化 | 全投累積 |
2004 | 11.43% | 355% | 9.64% | 630% |
1999 | 8.32% | 246% | 5.33% | 282% |
1994 | 7.14% | 313% | 9.87% | 548% |
1989 | 4.08% | 153% | 7.02% | 389% |
1984 | 10.39% | 314% | 12.20% | 1001% |
1979 | 17.19% | 717% | 16.48% | 2119% |
1974 | 12.53% | 405% | 11.27% | 847% |
從上表可以看出,過去二十年美股的表現,的確非常亮眼,但也遠遠不是過去五十年最高的。標普指數在此期間的表現,比1999年開始的曆史時期多3.1%,但是和1979年時間段的17.19%,卻又相形見絀。
即使是一個50後,如果從1984年前後開始投資,在其前二十年的投資生涯中,仍然可以取得非常優秀的結果。
我們同時可以看到,如果以二十年為窗口期,最好時期可以比最差時期高出13.11%。這種驚人的差別告訴我們,在一個較短的投資窗口期裏,何時開始進行投資,的確可以大大影響最終的結果。
下麵我們考察三十年的窗口期。
開始年份 | 定投年化 | 定投累積 | 全投年化 | 全投累積 |
1994 | 9.47% | 518% | 9.97% | 1732% |
1989 | 8.60% | 439% | 9.28% | 1435% |
1984 | 8.98% | 471% | 10.49% | 1997% |
1979 | 8.02% | 393% | 9.73% | 1622% |
1974 | 11.62% | 787% | 11.06% | 2329% |
由此可見,以30年時間窗口看,不同時期定投的最大收益率是1974年開始的11.62%,最差是1979年開始的8.02%。而1994年開始的三十年,介於中間,並非是鶴立雞群,更談不上空前絕後。而最大值也僅僅比最低值高3.6%,絕非雲泥之別。
然而,對比20年窗口期的結果,我們就發現,投資窗口時期越長,這種起始時期的差別就越小。如果從25歲開始工作算起,大部分家庭的定投的窗口期可以高達四十年。因此,這種因為出生年份造成的“運氣”成分,作用就越小。
下表就是四十年窗口期的情況。
開始年份 | 定投年化 | 定投累積 | 全投年化 | 全投累積 |
1984 | 10.02% | 1166% | 10.91% | 6300% |
1979 | 9.93% | 1135% | 10.76% | 5985% |
1974 | 10.18% | 1219% | 10.06% | 4646% |
不出我們所料,在一個四十年的窗口期內,最好時期的表現僅僅比最差時期高0.25%。
如果你從1984年開始投資,哪怕每月隻投資1千美元,到今天就積累了595萬美元!
其實,即使是已經退休的人士,他們還是應該讓一部分資產繼續在股市裏增長。這樣,一個正常家庭的投資年限可以高達六十年。在如此漫長的投資生涯裏,何時出生這個因素,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
根據這些數據,我覺得我們這代人的確是幸運的,但絕不是最幸運的。我們這代人的成功,完全可以被後來者超越。
我堅信: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地球人口和消費水平的增長、全球化的持續推進,在全球做生意的美國大公司們,具有光明的前景。投資標普500指數基金或者其它美股大盤指數基金,仍然是普通投資者不容錯過的投資目標。
延伸閱讀:
謝謝補充!普通體製內人士的退休金好高啊。
我以前媒體的同事,我看一輩子沒做過啥貢獻,退休後每月1萬3。現在正上班的這些人以後會怎麽樣,誰都不知道,反正韭菜已經很少了。
謝謝補充!
的確,中國70後以後的養老問題,將來會非常麻煩。
話說回來,50、60後的高退休金,也僅僅是體製內高收入群體的特權吧。普通公務員和企業職工,待遇如何呢?
反過來,三四十歲的最難過,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要還收入還不行,這一代叫死氣沉沉的中青年。
其他地方也差不多,不過,這些老人都是城市戶口,有工作的。如果是農民,對不起,一個月100多,幹到死為止。
如果已經退休了,不需要工作也不用擔心生活經費問題,其實這已經非常優秀了。
謝謝來訪!其實,如果大學畢業後出國後,然後參加工作,並從那時開始投資美國股市,應該也可以積累不少財富的。
無論如何,即使退休了,還是要積極投資理財,把一部分資產投資指數基金,保障財富的增長超過通貨膨脹率。
謝謝鹿蔥來訪!的確,運氣隻垂青有準備的頭腦。在投資上,尤其如此。
是的,我非常認同93歲的巴菲特老爺爺的這句名言!投資者必須樂觀、有信念。
是的,按照3%的通脹率計算,每隔24年,美元的購買力就會減半。所以,必須把錢投資在高增長的資產上,比如股票。放在銀行裏、買黃金或者國債,肯定是不行的。
過去幾十年,美國的平均通脹率是3%。所以,扣除通脹後,股票的年化收益率為7%左右。這個通脹率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一般我就不再單獨列出了討論了。
比如二十年前年薪十萬是普通階層高收入,現在矽穀軟件工程師平均30萬左右年薪。如果做購買力對比,能否再做個比較?我感覺不能隻純計算賬號餘額。還有投資比例過高,也影響生活質量。在能吃能喝的時候不及時享樂,老了守著一堆錢但沒了體力和牙口了。當然個人有不同愛好,拿到自己想要的就是最好的。老了生活沒保障可能更痛苦。
再提出這些問題,有空你再繼續分析。沒空,就別搭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