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成功的投資者,85%歸功於正確的資產配置,10%來自於選擇投資目標的功力,5%必須靠上帝的保佑。
--威廉·夏普
我先前提到,很多海外華人由於本土偏好,喜歡投資中概股。其實我也未能免俗,曾短暫持有過騰訊公司的股票。更有甚者,很多海外華人直接投資A股,或者購買A股公司為主的基金。
我從來沒有直接投資A股股票或者基金,也不建議投資A股。我給我所有朋友的投資建議就是:珍愛生命,遠離A股;珍愛生命,遠離中概股!
今天我就總結一下我反對投資A股的主要原因。
一、A股的收益率低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A股收益率高於美股的說法,成了簡體中文世界裏的一個神話。比如,大名鼎鼎的“雪球財經”和“銀行螺絲釘”都聲稱:A股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2%左右,超過標普500指數的9%。
這裏麵用的三個數字中,錯了一對,隻有500是對的!
我覺得這些人多半是在揣著明白裝糊塗。上海第一家股票交易公司,成立於1891年,大清光緒17年。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上海股市於1949年關閉。199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重開;幾乎同時,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1991年,上證指數成立。該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日,基點為100點。到了2023年11月底,該指數上升為3040點。按照這個33年的時間段計算,上證指數的確每年上漲11%,加上分紅,就超過了12%。
但是這個算法毫無意義。上證指數剛成立時,裏麵包括了上海股市裏的全部公司,可是隻有8家!你沒有聽錯,隻有區區8家!由於股市是個新鮮事物,大批中國投資者紛紛跟進,在短短不到兩年內,就把指數推高到1400點。兩年漲14倍的天方夜譚式的神話,加上指數裏的公司數量極少,這段時間的數字很難具有說服力。因此,我認為這個時期的數據對於計算整體的股市收益沒有什麽參考價值。
到了2005年,滬深300指數橫空出世。該指數收錄了上海和深圳兩大證券交易所裏最大的300家公司,對標美國標普500指數。滬深300指數以2004年12月31日為基日,基點為1000點。而2004年前後,恰好是中國曆史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年代。正因如此,滬深300指數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跟蹤A股的大盤指數。截止2023年11月底,該指數上升為3500點。在成立的19年間,加上分紅,平均年化收益率僅為9%,離很多人聲稱的12%相差甚遠。
而過去50年,標普500指數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11%。過去10年,滬深300指數的平均年化收益率隻有6%,而標普500指數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12%,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更是舉世無雙,高達17.8%。
因此,我才說A股的收益率太低,不值得我投資。至於A股的收益率為何低迷,請看我附錄部分的簡析。
二、A股的波動性太大
在投資界,大家普遍用標準方差評估一個股票、基金或者指數的波動性。標準方差越大,說明該投資品的波動性越大,也就意味著投資者需要承擔風險越大。
標普500指數的標準方差約為17.8,納斯達克100指數的標準方差是22.4,而滬深300指數的標準方差達到了驚人的24.1,比標普高35%!
投資小白們可能會說:高風險,就意味著高回報啊!
這些人犯了一個邏輯錯誤:高回報,的確意味著高風險;但是,反之卻不然。很多高風險的投資,回報卻慘不忍睹。如果你連續一年購買彩票,或者去賭場玩上幾天的老虎機或者輪盤遊戲,就能體驗“高風險、負回報”的奇妙世界!
三、A股的分散性過低
蜚聲世界的經濟學家詹姆斯·托賓有一句名言: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現代投資界的共識也是把分散投資作為一個重要原則。在全球化的趨勢下,有能力和遠見的投資者也盡量把投資分散在更多的國家和地區,對衝本地經濟長期低迷的風險。
從這個角度講,美股的標普500指數或者納斯達克100指數就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標的。雖然這些公司基本都是美國公司,但是他們絕大部分都是跨國公司,40%以上的收入來自美國以外的地區;因而他們是在做全天下的生意,掙全地球人的錢,享受全世界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的紅利。買了他們的股票,就差不多相當於投資了全球經濟的未來。分散投資,就是這麽簡單粗暴!
我們再看A股,就發現這些公司的集中度太高:他們絕大部分的收入都是來自中國大陸。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中國股市裏市值最大的那些公司,包括貴州茅台、兩桶油、6大行、中國平安,他們的海外收入,幾乎都可以忽略不計。一旦中國由於人口危機或者政策失誤造成經濟長期低迷,A股的投資者必然受到衝擊。
當然,身在中國的投資者會說:居士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我隻有人民幣,不買A股還能買啥?
知識就是財富!事實上,早在2003年,中國的基金公司們就陸陸續續推出了以人民幣計價的多款美股指數基金,比如標普500指數基金513500、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513100等等。中國的投資者隻需要在中國的券商那裏開戶,就可以用人民幣投資天下無雙的美國指數基金,享受和美國人民一樣的投資機會。具體詳情,請看我先前的文章,人民幣資產如何投資美股?
附:為什麽A股的收益率如此之低?
這個話題,其實非常大,可以輕輕鬆鬆寫幾本大部頭著作。我今天就簡略分析主要幾個層麵。
首先我們要理解:股市的長期收益來自股市裏的所有公司的利潤增長和分紅。因此,A股收益率低的直接原因就是A股裏麵的優質(高利潤、高增長)、有良心(願意分紅或者回購自家股票)的公司太少了。如果A股裏麵都是像貴州茅台或者騰訊那樣的公司,我們就不用擔心上證指數幾十年如一日地在3000點附近徘徊。
而為什麽這樣的好公司太少了呢?
第一、很多優質公司不在A股上市。
早年,由於各種奇葩的上市規定,很多尚未盈利的初創企業不具備在中國A股上市的條件,隻能選擇在海外上市;當然也是為了方便早期的外資投資者可以輕鬆賣出股份獲利。這裏麵的例子就包括中國最有活力的高科技企業,包括騰訊、新浪、阿裏巴巴、百度、小米、京東、美團等等。
而另一些優質企業,比如華為,則選擇一直不上市。
第二、監管不力
中國的證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監管,乏善可陳。比如,對於財務造假、內幕交易、大股東套現等等不法行為,懲罰力度遠遠不夠。這導致很多不良公司無法無天,施展瞞天過海等三十六計,在股市興風作浪、中飽私囊,犧牲投資者的利益。
而中國一直沒有執行行之有效的股市退市機製,未能及時發現並剔除這些劣質企業。在2000年,中國有1080家上市公司,美國有6900家上市公司。到了2020年,中國的上市公司高達4150家,增長了280%;而美國隻有4200家,居然下跌了將近40%。美國一直在淘汰垃圾企業,中國卻一直在容忍更多的不良企業在股市裏呼風喚雨,這叢側麵反映了監管水平的差異。
另外,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很多上市企業不願意把經營產生的利潤分給投資者,而是中飽私囊或者以其它途徑轉移(比如國企上繳利潤給國家)或者浪費掉,也導致投資者不能收獲應得的回報。
第三、企業經營水平太低
淨資產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 ROE)是反映一個企業利用資產創造利潤的能力。滬深300企業的ROE約為10%左右,而標普500企業的ROE約為19%,幾乎是滬深300的兩倍!
這裏麵的深層原因,其實就非常多了。比如,A股裏的國企太多了,而絕大部分國企的效率低下,這是天下皆知、不言而喻的真理,神仙來了也救不了。如果國有企業有效率,中國也不需要在1980年代搞改革開放了。
又比如,中國公司經營的隱形成本非常高,導致企業的利潤率低下。再比如,公司的管理水平也非常落後。連阿裏巴巴和騰訊這樣的一流企業,都爆出多名中高層管理人員貪汙公款高達百萬元甚至千萬元的醜聞;在美國企業裏,這完全是無法想象的。
最後,為了好玩兒,我們可以拿一個標準的美國企業和中國企業作為對比。
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國第一大銀行,是標準的具有壟斷地位、從事暴力行業的國企。摩根大通銀行是美國第一大銀行;和美國所有上市企業一樣,是一家私企。
過去10年,中國工商銀行的股價從3.8元漲到4.8元,加上每年4.5%的分紅,平均每年的收益率是6.8%。該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是8.0%,年利潤490億美元,市盈率是4.9,市值是2400億美元。截止2023年三季度,該行的收入同比下降3%,利潤僅僅增長0.7%。
過去10年,摩根大通銀行的股價從57美元漲到153美元,加上每年2.6%的分紅,平均每年的收益率是13%,幾乎是工商銀行的兩倍。該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是16.7%,是工商銀行的兩倍多。年利潤為480億美元,還不及工商銀行;然而市盈率是9.1,市值是4400億美元,卻是工商銀行的1.8倍。截止2023年第三季度,該行的收入增長率約為25%,利潤增長率約為30%。
兩者對比,我們不難發現:摩根大通銀行不僅運營效率高,增長還比工商銀行快。孰強孰弱,一目了然。
附:過去十年,工商銀行(601398)和摩根大通銀行(JPM)的股價圖
???
我說:珍愛生命,遠離股票!
這錢來得太辛苦,還要天天舔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