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前寫過一篇文章,“退休後需要持有多少債券?”。在文中,我否定了傳統的資產配置方案,即60%股票加40%債券。我推崇巴菲特提倡的90%股票加10%債券的資產配置,並通過簡單計算顯示:在30年時間後,高股票方案比傳統方案可以多出77%的剩餘資產。
很多朋友質疑這個高股票策略的可行性。他們主要的擔心是,如果碰上長期的股市熊市,如果仍然按照4%的取錢規則取錢,退休資金可能會提前耗盡。
值得慶幸的是,美國證券市場曆史悠久,相關的數據更是汗牛充棟。在學術界,已經有不少研究者,考察不同資產配置方案是否經得起曆史的考驗。
今天,我就簡單介紹一下Javier Estrada在2015年發表的一篇論文。該論文再次驗證了巴菲特策略的可行性和優勢。
作者的研究基於幾個基本前提:
作者研究了從1900起始到1985年起始的86個30年窗口期。針對不同的資產配置策略,他統計了下麵幾個數據:
我們用 X/Y 代表一種資產配置方案,其中X是股票的比例,Y是債券的比例。
下表是作者的研究結果。起始資金為100萬美元。表中的資產數字,單位都是萬美元。
資產配置 | 失敗率 | 平均情況 | 較好情況 | 較差情況 |
100/0 | 3.5% | 323 | 900 | 18 |
90/10 | 2.3% | 264 | 670 | 22 |
80/20 | 2.3% | 212 | 493 | 24 |
70/30 | 1.2% | 166 | 362 | 24 |
60/40 | 0% | 127 | 265 | 20 |
50/50 | 1.2% | 93 | 201 | 15 |
40/60 | 3.5% | 65 | 151 | 4 |
30/70 | 12.8% | 42 | 110 | 0 |
從上表我們可以得出幾個結論:
這份研究,再次確認我先前的結論,即對於絕大部分退休人生而言,持有90%比例的股票,遠遠好於持有60%或者更少的股票。
作者還對90/10方案進行了微調。如果上一年股票表現好於債券,那麽就從股票中取錢並重新再平衡。如果債券的表現好於股票,就從債券中取錢,但是不做再平衡。下表是結果:
資產配置 | 失敗率 | 平均情況 | 較好情況 | 較差情況 |
90/10 | 2.3% | 264 | 670 | 22 |
微調版90/10 | 2.3% | 271 | 675 | 30 |
60/40 | 0% | 127 | 265 | 20 |
雖然微調版的90/10方案的成功率沒有提高,但是其平均、較好和較差情況下的剩餘資產都有不少改進。這不失為一種簡單且合理的調整。
當然,如果為了更好地抵禦罕見的長期股市低迷,我們應該在退休前積累更多的資金,給自己的退休計劃留一些冗餘,比如多存20%的資金。
如果你是一個特別保守的人,自然可以適當增加債券的比例,比如到20%。但是,曆史數據明白無誤地告訴大家:我們真的不需要持有30%或者更多的債券了。
延伸閱讀:
我的大部分理財理念其實都沒有什麽特殊之處。很多理財書籍都講了類似的策略。
是的,和傳統401k不同,Roth IRA不受RMD限製,裏麵的資金可以一直留著。
關於如何轉Roth IRA,我以前分享過,請看下麵這些文章:
1.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634/202404/17710.html
2.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634/202309/29909.html
3.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634/202308/19042.html
債券是一種證券產品,包括國債、企業債和地方債券。請看這篇文章: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634/202308/21910.html
還有,日經完全跟不上美股,找機會完全換美股。
我以為你在日本呢。你要去中國退休嗎?
今天得知,我如果到60歲退休,退休金將是5000元人民幣左右。我48歲就離職了,目前算失業人員。如果當時不離開媒體,算事業單位人員,可以拿到13000左右。
跟美國和各位比,低得可憐,但是在國內,目前的物價,生活沒啥問題。
這是新手常犯的錯誤,他們以為自己是上帝!
我的建議是:不要Timing Market,接著買、買、買!
謝謝來訪!是的,肯定要選一個自己可以承受的資產配置比例。但是,通過學習並提高認知,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是可以提高的。
謝謝禾兒來訪!按照我的標準,你那個時候的80/20方案,也太保守。我的計劃是:在退休前,債券的比例保持在5%一下。
哈哈哈,我以為我的描述已經非常容易理解了。看來,我需要多加些內容鋪墊。
如果是3%-3.5%的取款率,即使是50/50的資產配置,也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如果是65歲退休的話,大部分人的窗口期在25年左右,資產配置應該可以更激進一些。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