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捷徑

分享投資理財知識、經驗;生活隨筆。
個人資料
矽穀居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投資科普#25:銀行是如何掙錢的?

(2023-08-23 10:21:41) 下一個

我們先從一個小故事講起。威利薩頓是二十世紀美國最臭名昭著的連環銀行搶劫犯之一。有一次在法庭上,法官質問薩頓為何要去搶劫銀行時,薩頓理直氣壯地回答:因為那裏有錢啊!這個典故後來成了著名的薩頓定律

很多人認為,現代意義上的銀行是誕生於1609年的荷蘭阿姆斯特丹銀行。時至今日,銀行已經成為現代國家金融係統的基石。單單在美國,就有4800家大大小小的銀行,歐盟也有5400家銀行; 中國則僅有大約200家銀行。

現代金融係統裏通常有兩類銀行:投資銀行(簡稱投行)和商業銀行,而後者是銀行裏的絕大部分。為了簡單起見,我們就隻討論商業銀行,這些銀行主要的經營業務就是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

大家都知道商業銀行很能賺錢,可是你知道它們是如何盈利的嗎?

這個聽起來非常簡單:銀行用較低的利息率獲得儲戶的存款,然後再以較高的利息率把錢貸給借款人,然後就掙這個利息差就行了。比如,儲戶老張把一百萬元存入銀行,拿到2%的利息;銀行轉手把這些錢貸給需要買房子的老李,利息率是5%。一年下來,銀行從老李那裏收了5萬元的利息,付給老張2萬元的利息,銀行淨賺3萬元。這就叫躺著把錢賺了。

但是銀行也有風險。最大的風險就是擠兌風險:如果有不利於銀行的風吹草動,所有的儲戶決定提前把自己的錢取出來,而銀行又已經把儲戶的錢貸出去了,賬上沒有足夠的現金;那麽銀行就會因為沒有錢付給儲戶而破產。曆史上類似的事情出現過無數次。

為了降低這種風險,幾乎所有的現代國家都創立了銀行準備金製度和銀行存款保險製度。在這個製度裏,銀行必須把自己存款的一部分作為儲備金存在中央銀行那裏,以備不時之需。這個儲備金占總存款的比例就叫存款準備金率,比如10%。 這個製度就限製了單個銀行可以發放貸款的數量。

但是,作為一個整體,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商業銀行係統可以產生海量的貸款和貨幣。對了,你沒有聽錯,絕大部分國家的貨幣不是中央銀行“印”出來的,而是商業銀行通過發放貸款創造出來的。

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看看商業銀行係統是如何“憑空”產生貨幣的。為了簡單,我們把所有商業銀行當成一家銀行看待。

假設開始時市場上沒有任何貨幣,而這時,一個煤老板老王通過銷售開采的煤炭掙來100萬元現金,市場上的貨幣總量就是這100萬現金。

第一步:老王把100萬現金存入自己的銀行賬戶。銀行把其中的10萬(100萬的10%) 存入中央銀行作為儲備金,賬上留有90萬元。

第二步:老李需要買房子,去銀行把這90萬貸出來,交給了開發商老張。老張立刻把這90萬存入自己的銀行賬戶。奇跡出現了:市場上的貨幣總量就是:
100萬(老王的賬戶) + 90萬(老張的賬戶)= 190萬

所以通過簡單的一個貸款,銀行就創造了90萬貨幣!

第三步:銀行把老張賬戶的9萬(90萬的10%)存入央行作為儲備金,銀行賬上仍然有81萬。銀行把這些錢貸給了一個生意人老趙,老趙把81萬存入自己的銀行賬戶作為公司流動資金。這時市場上的貨幣總量又增加了,變成:
100萬(老王的賬戶) + 90萬(老張的賬戶) + 81萬(老趙的賬戶)
= 271萬

依此類推,銀行係統通過多次放貸,最後產生的貨幣總量其實遠大於當初的100萬元現金的。這個總量可以通過數學上等比數列求和公式計算出來。我這裏直接把結論說出來:
    貨幣總量 = 存款 X 存款乘數

而存款乘數通常就是是存款準備金率的倒數。比如,如果準備金率是10%,那麽存款乘數就是 1 / 10% = 10;理論上講,老王最初的100萬元存款,它可以產生1000萬元的貨幣!

比如目前中國的存款準備金率是8.4%, 存款倍數就是11.9。而美國更猛,存款準備金率隻有區區0.1%, 所以理論上銀行的存款乘數是1000!

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市場可能會出現資金流動性不足的問題,俗稱“錢荒”。這個時候,中央銀行往外會扮演“白衣騎士”的身份,直接把錢注入到商業銀行,然後利用商業銀行的借貸機製產生大量的貨幣,從而緩解流動性問題。

現在我們理解了為什麽銀行看起來有無窮無盡的資金可以不停往外借。

眾所周知的是,銀行的毛利潤等於:
    貸款總額 X 存貸利息差

因此,息差越大,銀行的利潤就越高。通常,銀行的差息是和央行的基礎利率相關聯的:央行的利率越高,銀行的息差也越大。比如在2023年,由於聯儲局的持續加息,美國銀行的平均息差已經由前幾年的2.5%增長到3%以上;而目前中國銀行係統的平均息差大約為2%左右。

銀行的另外一個風險是壞賬,也叫不良貸款。如果貸款人破產不能償還貸款,銀行就會有損失,這種貸款就成為不良貸款。碰上這種事,銀行隻能自認倒黴。一個銀行必須嚴格進行風險控製,把不良貸款比例降低到可控水平。風險控製能力,也就成了銀行的核心競爭力。美國第一大銀行,摩根大通銀行,壞賬率大約在0.5%左右;而中國第一大銀行,工商銀行,壞賬率大約為1.5%。

根據上麵的分析,我們就大致明白了銀行是如何掙到天量的利潤的。比如2022年,中國所有上市公司的總利潤裏麵,40%都是由銀行創造的。而美國標普500指數裏,金融業也貢獻了大約20%的總利潤。

明白了這些,你也許就理解了為什麽這麽多美國人要去開銀行,導致3.3億人口有4800家銀行, 平均每7萬人就有一家銀行。

延伸閱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