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奇特的數學教授

(2025-11-14 09:47:29) 下一個

在大學期間,曾經遇到過一位比較奇特的數學教授,雖然幾十年過去了,當年教授上課的情景依然記憶猶新。

記得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教室裏座無虛席,大家都在充滿好奇地等待第一堂課。上課時間已經過了很久,正當學生們變得有些不耐煩的時候,門外走進來了一位年紀約莫六十歲左右、身著白大褂的老先生,教室裏頓時安靜下來,前排就座的同學開始敲打課桌,表示對來者的歡迎。老先生全然不顧學生們的存在,從容地從皮包裏取出備課本,把它展放在講台上,然後摘下金絲邊眼鏡,一邊慢悠悠地用手帕擦拭著鏡片,一邊環視在場的學生 —— 這位長者就是數學教授。

教授先生戴上眼鏡後,從容不迫地開始做自我介紹。他的開場白令所有人感到吃驚:“在我這個年紀,本當退休在家。兩個女兒在上大學,還必須交房租,所以仍然來工作……”這段介紹引來一陣哄笑,學生再次敲擊課桌喝(倒?)彩。這個自我介紹實在太搞笑了:德國大學教授曆來是受人尊重的職業,哪有選擇這個職業純粹為了“扒分”(上海方言,指“掙錢”)的?他全然不顧學生們的反應,滔滔不絕地講了一大堆與數學毫無關聯的話。當教室裏的噪聲強度漸漸提高的時候,他擺擺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然後開始把講稿上的內容一筆一劃地抄寫在黑板上,期間偶爾也做一些沒人能聽懂的解釋。很快就到了下課時間,第一堂課就這樣稀裏糊塗地過去了。

上了幾堂課後,大家了解到這位教授講課的風格。首先是做事認真。每一次上課,他都會將預先準備的材料默默地寫在黑板上,無論數字和公式還是文字說明都寫得很工整,示意圖也製作得一筆不苟。他喜歡用不同顏色的粉筆製圖,習慣在繪圖之前先將彩色粉筆蘸一點水,用濕粉筆、圓規和三角尺畫出示意圖,濕粉筆的水分蒸發後,圖案的色彩顯得特別鮮明。其次是課堂上很少做講解。除了認真寫板書,課堂上沒有太多講解也是一大特點。往往一堂課下來,絕大部分學生不知道他在上些什麽。有學生私下裏發牢騷,說這個教授是個不懂數學的“抄寫手”。再有就是教授喜歡在課堂上耍威風。據高年級同學介紹,很久以前,有一個班的一個學生在上課之前把整整一盒彩色粉筆倒入水盆,教授上課時發現這個情況後勃然大怒,聲稱如果沒有人出來認錯,他將懲罰全班所有人,讓大家期末考試都不及格。聽了這番介紹,同學們麵麵相覷,此後誰也不敢在課堂上提與數學有關的問題,生怕教授回答不出問題惱羞成怒,會在期末考試的時候用怪題來刁難大家。

他的課讓幾乎所有聽眾感到異常沉悶。個別調皮搗蛋的同學會想出招數,用一些敏感話題刺激他,讓他對時政發表高見,從而打破課堂沉悶的氣氛,比如,請他對蘇聯和東歐難民湧入德國發表看法。對此,這個二戰時期的德國士兵嚴肅地說:“你們要當心,俄國人又要來了”,這話的意思是“蘇聯紅軍又要來占領德國了”。他時常提醒大家要有危機感,但學生們背地裏把他的話當做笑料,根本不相信會有什麽危機存在。

他的擔憂不僅於此。有一次不知道為了什麽原因,他竟然在課堂上痛罵德國男人去泰國度假。那年頭,德國人去國外度假極為普遍,他為什麽如此憎惡泰國呢?後來經同學解釋,明白了他所指的“去泰國度假”是指去泰國買春。

二戰結束以後,聯邦德國在大約十多年時間內完成了經濟複蘇,並且創造了經濟奇跡。這裏有國際大環境的原因,但最主要是德國廣大民眾努力勞動的結果。五十年代末期,德國流行著一首諷刺歌曲:

        現在經濟奇跡來了,商店裏已經有了排骨和煙熏鰈魚。

        現在經濟奇跡來了,德國人的肚子也恢複了,而且已經圓了很多。

        現在肉凍豬肘又有了味道……

        開車時不再需要節省燃料……

這首詩通過輕鬆詼諧的語言,表現了戰後經濟複蘇帶來的繁榮和安逸,同時也諷刺了人們對物質享受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飯吃得太飽,肚子變圓了,難免“飽暖思淫欲”。經濟奇跡使一些德國人沾沾自喜,他們開始變得好逸惡勞,“去泰國度假”隻是其中的一種表象。

數學教授很早就察覺到福利社會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保障人的基本生存,但也會被少數人鑽空子。他對學生的勸誡反映了對未來的擔憂,然而這類的規勸非但起不了任何作用,反而招致同學們的嗤笑。每當他開始教導學生時,總會有個別坐在後排的人小聲嘟囔:“Dieser Grufti,schon wieder!”Grufti 是一個不雅的口語,類似於上海話中的“老頭棚”(棚,音bang第一聲),學生們這句話的意思是:“這個老頭棚又來(這一套了)”。年輕人對長者的道德說教嗤之以鼻,甚至如此反感,反映出了兩代人之間非常明顯的“代溝”。

也許出於害怕,一些學生會在上課期間想著法子討好他、哄他開心,比如讓他講點“有趣的事”。這時,他便會滔滔不絕地發表明顯帶有歧視女性和外國人的言論,也會不失時機地吹捧德國學生是“精英”和“未來希望”。有一次,他在黑板上用希臘字母寫了個數學符號,有學生讓他解釋希臘字母和德語聚特林字體(Sütterlinschrift,一種尖角的手寫體)的區別,他沒有理會學生的要求,直接在黑板上用聚特林體寫了一個碩大的“Scheiße(大糞)”,引來學生們的一片笑聲。當時為了拿到數學的學分,不得不在這種不嚴肅的課堂氣氛中讓時間白白流逝。

連續聽了他的幾次課之後,感到很難在課堂上學到什麽知識,於是幹脆就去圖書館看書。那時整個專業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外國人,缺課很容易被發現。不久這位先生就在課堂上發問:“那個外國文盲為什麽不來上課?”這樣的提問方式反映了傲慢和對外國學生的文化歧視。好心的德國同學傳過話來,言下之意,不去上課必須承擔某種後果。

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在琢磨那一代德國人對待外國人的態度。他們中很多人來自普通勞動人民家庭,小學和中學期間受到的是納粹法西斯主義教育,在本該學習或工作的年齡被送往前線充當侵略戰爭的炮灰。這位教授是戰爭的幸存者,二戰以後進入大學,學習工程技術,完成博士學位,最後成為大學教授。他雖然在戰後受了高等教育,但是沒有認真反思德國二戰失敗的教訓,腦子裏的“德國高於一切”潛意識依然在作祟。

據高年級同學介紹,多年以前,他的妻子拋下小孩離家出走,從那以後他的脾氣變得非常暴躁。也許因為家庭生活方麵的不幸,他常因為一點小事把自己的不滿隨意宣泄。有一次不知什麽原因,也許是前一天看了電視中一條有關中國的負麵新聞,他在課堂上毫無緣由地拿中國說事,當著女同學麵說:“中國沒有電視機,也沒有其他娛樂場所,到了晚上人們隻有床上的男女享樂,所以才會有那麽多人口。”如此猥褻的語言竟然引來周圍同學的哄笑。因為無法和這樣的人論理,隻能不動聲色地忍耐。下課後,拿起粉筆在黑板上憤怒地寫下了尼采的詩句:

Ja! Ich weiß, woher ich stamme!

Ungesättigt gleich der Flamme

Glühe und verzehr ich mich.

Licht wird alles, was ich fasse,

Kohle alles, was ich lasse:

Flamme bin ich sicherlich!

這幾句詩的譯文是:

        是的!我知道,我從哪裏來!

        像未飽和的火焰一樣

        燃燒並消耗自我。

        照亮我抓住的一切,

        燒焦我放下的一切:

        我就是火焰!

為了爭一口氣,那年期末考試得了班裏唯一的滿分。事後他在下一年級的課上對德國同學敲了警鍾:“你們要注意,一個外國人數學考試居然得了滿分。”在他看來,德國學生應當比其它國家的學生優秀,因此不能容忍外國學生領先的事實。

進入新世紀以來,德國在加入“博洛尼亞進程(Bologna Process)”後完成了與歐洲多國之間高校教育係統的互相銜接。近二十多年來,德國高等教育國際化促進了學生和學者的跨國流動。現在,無論在哪一所德國高校,校園所到之處都可以遇見大量外國留學生;無論在哪一所高校學習,外國留學生再也不用擔心因為來自貧困國家而受到文化歧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EllaChen934 回複 悄悄話 這位教授的個性和行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既有讓人無奈的幽默,也有不合時宜的頑固和偏見。他的課堂幾乎是反麵教材,但又不失為一場奇特的人生經曆。從他對教育的態度,到對學生的粗暴和對社會的種種偏見,呈現出了那個時代和環境下的德國精神麵貌。

不過,文章也巧妙地讓人反思,時代和個人的局限是如何塑造一個人的世界觀和行為的。教授的許多言行都反映了他內心的痛苦和對曆史的固守,尤其是二戰後的那個時代,帶有一種隱性的優越感和對外來文化的排斥。這也讓我想到,我們在現代社會中,如何能夠避免走向那種固步自封、無法自我反省的困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