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期間進入中學時,隔壁班的班主任正好是我們的數學老師。他大約二十六七歲,身形偏瘦,兩肩微微前傾,戴著一副深度的近視眼鏡。無論冬天還是夏天,他的衣著總顯得有些鬆垮,仿佛身體撐不滿衣裝。他操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而且帶有濃重的北方口音,猜想他可能在北方長大,或者至少父母一輩來自北方地區。
數學老師從中學數學的基礎內容開始教起,最初是乘方和開方,隨後又引入了指數、一元方程、二元方程,還有一些簡單的平麵幾何。在那個階級鬥爭的年代,數學課堂也被賦予了濃厚的政治色彩,例如,在講解指數時,以解放前的高利貸為例介紹複利的計算:許多窮苦人因為無力償還高利貸,債務越背越多,最終被逼得走投無路,而這其中正是複利在作祟。
這位數學老師工作認真,每次上課,他都會帶上三角尺、圓規、粉筆等教學工具。他的表達條理分明,語言清晰簡潔,從不說與教學無關的廢話,板書也很端正漂亮。然而,此人的脾氣十分急躁,對待學生的態度也不夠耐心。
一次,他走進教室後發現黑板沒有擦幹淨,立刻對全班人發火,甚至放下話:“如果黑板不擦幹淨,我就不上課!”麵對他的怒氣,大多數學生嚇得不敢出聲,氣氛頓時僵住。最後班長站出來主動擦幹淨黑板,這才化解了這場僵局。還有一次,課間收作業時,同學們沒有把作業本疊放整齊,數學老師走進教室見狀後,頓時大怒。他猛地手掌一揮,將所有的作業本掃到地上,隨即便生氣地說道:“作業本不放整齊,我就不收!”幾個同學急忙上前撿起散落一地的作業本,並把它們堆放整齊,這才使他消了氣。
每當數學老師發脾氣時,鏡片後總會透出一股嚴厲的目光。麵對這樣的場麵,即使再調皮搗蛋的學生也不敢當麵和他頂撞。或許,他的急躁與那個特殊的年代有關,比如家庭經濟負擔的壓力或個人生活中的煩惱,這些都可能讓他變得容易發怒。
學校裏的很大一部分學生來自工人新村,他們的家長大多是文化程度較低的工人。這些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較為簡單直接,如果孩子在外招惹是非,或在學校不聽老師的話,家長通常會采用體罰的方式教育孩子。在“老子打兒子不犯法”的社會傳統和觀念中,家庭暴力對許多調皮搗蛋的學生產生了威懾作用。由於害怕老師向家長告狀,數學老師來上課,大家都格外守規矩,幾乎沒有哪個同學敢和他爭辯,更不敢和他頂撞。
然而事情總有例外。數學老師班上有一個被大家稱作“胖子”的學生,他來自一個軍隊幹部家庭。“胖子”是一個大大咧咧的人,和許多同學關係都很好。有一次上操時,“胖子”因為脾氣倔強不聽指揮,與數學老師發生了爭執,惹怒了數學老師。據在場的同學回憶,數學老師當眾人罵道:“他媽的,敗家子”,然後對著“胖子”就是一記耳光。或許在這位數學老師看來,軍隊幹部的子弟理應是“活雷鋒”,在班裏起表率作用,不聽老師話是在給家長丟臉,是“他媽的”不爭氣的“敗家子”。“胖子”似乎並不在意,挨了老師的罵、被打了耳光後依然嘻嘻哈哈,仿佛什麽事都沒發生過。
我們班裏也發生過師生之間的肢體衝突,事情的經過大致是這樣的:一次上課時,數學老師因為一點小事動了怒,試圖把一名學生拽出教室。出乎意料的是,這位學生脾氣極為倔強,由於平日裏常在學校的體育教室練啞鈴,身上有一把蠻力。當數學老師揪住學生的衣領時,學生並不懼怕,隻是冷靜地對全班同學說了一句:“大家看,老師先動手了!”隨即三兩下便將數學老師的手臂反扭到背後。數學老師疼得眼裏頓時湧出了流水。他在全班同學麵前丟了麵子,被徹底激怒了,隨即便叫來了工宣隊,把這位刺頭學生帶出了教室。
然而,這件事並未就此平息。幾天後,數學老師在樓梯口與該學生撞了個正著,瘦弱的身體被強大的衝擊力撞得倒退了幾步。怒火中燒的數學老師立刻把學生揪到校領導那裏,要求支部書記和教導主任嚴肅處理此事。正當校領導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時,站在一側的數學老師趁著學生不備,突然怒吼一聲“他媽的!”隨後用盡全力一拳打在學生的太陽穴上。雖然這一拳未能撼動學生,但卻讓在場的校領導們吃驚不已。他們立即阻止了學生還擊,避免了雙方爭執進一步升級。此時,數學老師輕描淡寫地說了聲“我有課”,便甩手揚長而去。
數學老師走後,教導主任開始了解情況,並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她一方麵肯定了老師打人的行為是不對的,但另一方麵也批評學生不該和老師發生衝突。講了一堆大道理後,教導主任要求學生找機會向數學老師承認錯誤。為什麽校領導偏袒打人的老師呢?後來推測,學生和老師之間發生衝突,學校一般會維護老師的威信。另外,學校知道這位數學老師脾氣倔強,不可能讓他公開認錯,所以隻能說服學生服軟。
幾天後,這位學生在教導主任的勸說下,懷著複雜的心情寫了一份書麵檢討,並在一個單獨的場合把它交給了數學老師。收到學生的檢討後,數學老師掙回了麵子,於是便順勢下了台階,從此對這位學生的態度變得客氣了,而這位學生也漸漸學會了克製自己的脾氣。試想一下,如果雙方一開始就采取忍讓的態度,這場不必要的衝突完全可以避免。
五十多年過去了,回首那個動蕩的年代,學校中師生之間的個體性格碰撞反映了社會動蕩中的不正常現象。在叛逆期的中學生眼裏,不服老師管教是自我意識覺醒的表現。對於學生的這種表現,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和思想教育。而老師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應以寬容和耐心來麵對學生成長中的困惑。隻有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係,教育才能真正發揮其塑造人格、啟迪智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