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衰翠減話紅樓

從明清易代史看紅樓夢

如需音頻版,可關注油管同名頻道
正文

030 張金哥

(2023-07-02 10:51:00) 下一個

張金哥

在王熙鳳篇我們介紹過,鳳姐是因當初弄權鐵檻寺、金哥之事被揭發,最終下獄自縊。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把魏忠賢的死歸結到“陰司地獄報應”,強調其咎由自取;二是為了把宦官集團的滅亡與明亡綁定,從而多一個角度和線索寫明亡的原因,尤其是那些不太重要、不太直接的原因。否則隻集中在賈府和黛玉身上會顯得過於單調。

金哥這個角色,可以說是打破了紅樓中名姓有“金”的都是反派的規律,這個連出場都沒有出場的可憐姑娘,並沒有做什麽危害賈府之事,反倒是因為王熙鳳借助賈府的勢力,攪了她的婚事,甚至於連命都搭上了。

從“金哥”這個名字來看,此人應該與後金女真有些關係;且從紅樓的正麵故事來看,似乎反而是大明對其有所虧欠;金哥被李衙內看上,僅僅是因為進香時的巧遇,說明其美貌異常;外加淨虛轉述的那一句:“一個女兒許幾家”的抱怨,這幾點都令人想到,那個著名的滿蒙第一美女、一生一共許嫁七次、到三十三歲才嫁出、並引發女真四個部落滅亡的北關老女 - 東哥。

 

東哥於明朝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出生在吉林梨樹縣,是女真葉赫部的格格,葉赫部卜寨之女,布揚古之妹。出生那天,葉赫部的薩滿(巫師)曾預言說:此女可興天下,可亡天下

東哥還在很小的時候就成了女真部落中有名的美人,沒等成年就被人們封為滿蒙第一美女。當時的女真分為建州、海西和野人三大部分,葉赫屬於海西四部中的一支。葉赫的祖先姓土默特氏,原本是蒙古族的支係,後來滅掉扈倫那拉部,改姓葉赫那拉氏。明朝中期,葉赫部迅速崛起,成為海西女真中實力很強的一支。

努爾哈赤所在的建州部與葉赫那拉氏的的矛盾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的時候,當時兩部打得不可開交。愛新覺羅家族的頭領為了使葉赫那拉氏臣服,指著大地說:“我們是大地上最尊貴的金子(愛新覺羅是金子的意思)!”而葉赫那拉的首領聽了一陣大笑,他指著天上的太陽說道:“金子算什麽,我們姓它(葉赫那拉就是太陽的意思)。”結果,在那場戰爭中,葉赫那拉氏最後打敗了愛新覺羅氏,成為當時女真族最大的部落。

進入明朝後,兩個部落之間時戰時和,而且即時最劍拔弩張的時候,葉赫那拉氏和愛新覺羅氏也一直維持著血統之親的關係。譬如努爾哈赤的母親是葉赫那拉氏,他的老婆也是葉赫那拉氏(皇太極之母),就連他的兒媳婦也是葉赫那拉氏。作為超級大美女的東哥自然也早早被確定為這種政治聯姻的棋子。

明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海西女真四部與努爾哈赤之間發生了著名的“九部之戰”,遭遇了慘敗。

在九部聯軍進攻建州時,東哥之父卜寨被努爾哈赤部將額亦都所殺。努爾哈赤恨卜寨陰險毒辣,挑唆離間,將卜寨一劈為二,僅將卜寨血肉模糊的上半身還給葉赫。看見父親殘缺不全的屍身,東哥悲痛欲絕。哥哥布揚古卻為避免部族滅亡,向殺父仇人發出和解信號,表示願將妹妹東哥許配給努爾哈赤為妃。

始料未及的是,東哥卻不願意這門親事,原因很簡單,努爾哈赤是她的殺父仇人。她向哥哥布揚古說:“誰能夠殺了努爾哈赤,我就嫁給誰。”於是,頭腦一熱的布揚古突然毀掉了婚約,並以“殺努爾哈赤”為條件向女真和蒙古各大部落公開為東哥征婚。於是一場腥風血雨就此拉開。

聽說東哥大美人要征婚,哈達部酋長孟格布祿第一個站了出來,訂下婚約後立即向努爾哈赤宣戰。結果他根本不是人家的對手,兵敗投降後沒多久被努爾哈赤殺掉。接著,萬曆三十五年輝發部的首領拜音達理貝勒、烏拉部貝勒布占泰繼續前赴後繼地向努爾哈赤宣戰,其結果是加速了他們的滅亡。就這樣,哈達部、輝發部和烏拉部相繼因東哥的婚約被努爾哈赤滅掉。尤其是烏拉部的布占泰,更是為了東哥,對曾經有恩於他的努爾哈赤背信棄義。

就這樣,拖來拖去,一直拖到了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東哥已經三十三歲。東蒙古喀爾喀部達爾汗貝勒之子莽古爾岱來向東哥求婚,被妹妹弄得筋疲力盡的布揚古想把吉賽和努爾哈赤的兩支隊伍引開,讓他們找莽古爾岱的麻煩而自己坐收漁利,不顧明朝防將的警告,下狠心把東哥嫁到蒙古去了。由於東哥出嫁時的年齡太大,史書就稱她為“葉赫老女”,以當時人們的平均年齡來看,三十三歲已經是快當婆婆的年紀了。而且東哥嫁到蒙古不到一年就去世了。1616年東哥病逝後,布占泰也於1618年含恨而亡。

葉赫部之所以敢和努爾哈赤一直硬杠,主要有明朝的支持。明朝政府對付女真族采取的是均衡策略,打擊強大的部落,扶持弱小的部落,盡力維持各部落的均勢,防止其中某個部落成為獨霸東北的勢力。可以說女真各個部落之間的戰爭,多少都有明廷在背後操控的影子。

所以,1618年四月十三日,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為理由,正式向明朝宣戰。這七大恨中有一恨就提及了葉赫老女之事。

《清太祖實錄》記載,努爾哈赤以後金國主的身份,對皇天後土起誓。其中寫道:“明越境以兵助葉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適蒙古,此恨四也。”

而在滿文老檔中,此“恨”寫得更明確:“北關老女,係先汗禮聘之婚,後竟渝盟,不與親迎。彼時雖是如此,猶不敢輕許他人,南朝護助,改嫁西虜。似此恥辱,誰能甘心?所謂惱恨者五也。”

不管是恨四恨五,這一條,努爾哈赤都是直指葉赫部在明朝駐遼東守將的支持下,背棄盟誓,玩聯姻遊戲,一女許七家。

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誓師告天後的次日,率大軍向大明的撫順城發起了進攻,連陷撫順、清河。明廷自此才終於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決意征調大軍徹底消滅後金。

令人意外的是,在這場明廷用了十個月做準備、從全國各地調配兵馬的薩爾滸之戰中,努爾哈赤以6萬之眾而擊敗明朝20萬大軍。這場戰役作為明朝鐵小弟葉赫部也積極參與其中,所以薩爾滸之戰結束後,努爾哈赤順手就把葉赫部給滅了。葉赫部非常不服努爾哈赤,金台吉、布揚古先後戰死被殺。

相傳東哥的哥哥布揚古死前向努爾哈赤發起惡咒:“吾子孫雖存一女子,亦必覆滿洲!

 

縱觀東哥悲劇的一生,自然與她的美貌和出身脫不了關係。但是,明朝為了平衡女真各個部落間的力量,也是利用了東哥的美貌,並且以她的婚姻為籌碼,最終毀了這個格格的一生。不但如此,明朝自身也是弄巧成拙,原本是為了在女真內部搞平衡,沒想到卻因此給了努爾哈赤借口滅掉女真其他四部。進而使得老奴有了統一女真、建國稱汗、反叛大明的底氣和力量。

紅樓作者寫鳳姐最後被金哥之事反噬,應該也有出於對明朝的這種民族政策的不認同:明朝對女真所采取的分而治之的民族政策,其目的是“分其枝,離其勢,互令爭長仇殺,以貽中國之安”。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明朝官員不斷在女真各部之間製造矛盾,進行離間分裂活動,使各部落之間彼此猜忌,互生仇隙,致使女真社會動亂不安。然而挑起女真各部落之間的戰爭,並沒有給中原帶來安寧,反而最終將明朝卷入戰爭之中。努爾哈赤“七大恨”的主旨,即是對明朝實行民族壓迫政策和民族分裂政策的不滿。

【當然,令紅樓作者沒有想到的,是曆史的伏線千裏,布揚古死前的詛咒:“吾子孫雖存一女子,亦必覆滿洲!”竟然在三百年後應驗了。無論是大清實際的終結者慈禧太後,還是名義上的終結者隆裕太後,都是姓葉赫那拉的女子。而另一個更為吊詭伏線千裏,是一個自稱孫承宗後人的軍閥,在1928年盜挖了慈禧的定東陵和乾隆的裕陵,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孫殿英。】

回到紅樓書中,金哥影射了葉赫老女東哥以及葉赫部。守備之子為東哥而死,應該是指向因金哥被努爾哈赤滅掉的哈達部、輝發部和烏拉部。破壞金哥婚事的李衙內則似乎是指向李成梁家族,正是因為早年李成梁對努爾哈赤扶持有加,甚至將努爾哈赤收為養子,指望他去牽製勢力更大的葉赫部,最終養虎為患,害了葉赫部、害了大明、外加害了自己的子孫。

關於李成梁家族的具體細節我們留至後麵的篇章再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