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街上遇到一位街頭藝人在彈唱Bon Jovi的《Bells of Freedom》, 聽到這熟悉的旋律一下把我拉回到了20年前。這首歌剛出來的那時候,我除了年輕什麽都沒有,正處於所謂人生最迷茫的時段。曾經反複聽唱這首歌借以獲得一點點內心的平靜和自由。如今偶爾聽到國內一些歌曲,堆積詞藻,字都認識可就是不知所雲,毫無感覺。分享這首感動過我的歌,為在戰爭中爭取自由的人民和國度祈福加油!“There can be no peace at the expense of territorial compromises.”
看到有人提到慘勝,想到“Winter War”—— First Soviet-Finnish War。大家應該非常清楚這場戰爭以及芬蘭一定要加入北約的原因。蘇俄是怎樣一次次在跟小國的戰爭中成為最慘的那一方,拿1939年蘇芬戰爭為例,作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國攻打一個人口僅四百萬,常備軍不到四萬的小國,竟然動用了近100萬的軍隊,傷亡比達到恥辱的4:1。芬蘭那個女總理就說過:你們有二十萬人埋在這,不妨再來試試。咱們就回顧一下這段曆史。
俄國自蒙古人手中獨立以後就被一種極度的不安全感所驅使形成一種貪婪的文化基因。也許是因為他們的領土太靠近內陸的原因,剛獨立出來的俄國人決心將他們的領土在各個方向上都推進到自然邊界,為自己的國家爭取到足夠大的緩衝地帶。從此俄國人就開始了對土地與出海口近乎病態的追求。往南他們和土耳其在三百年間連戰十次,奪取了黑海與高加索的天險。往東強迫清政府割讓了海參崴這個遠東良港。往西他們則與瑞典連戰十一場,奪取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這一係列的努力造就了龐大的俄羅斯帝國,但同樣也助長了俄國特有的大國沙文主義情緒。1939年同樣被這種不安全感折磨的蘇聯人再次要求與芬蘭交換土地。那麽芬蘭為什麽會讓蘇聯感到不安全?芬蘇戰爭的結果又是什麽樣呢?
芬蘭位於歐洲北部,南濱波羅的海,西接瑞典,東鄰俄羅斯,麵積34萬平方公裏,大部分都位於北緯60度以北,人口約550萬。芬蘭的氣候非常寒冷,夏季平均氣溫僅有攝氏15度,但芬蘭的經濟並沒有因寒冷而受影響。人均GDP高達4.3萬歐元,是歐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俄國人均GDP為1萬歐元。別看它和俄國的人均GDP差距很大,其實芬蘭也曾是俄國一部分。早期的芬蘭人一直沒能建立自己的國家,而是被瑞典人統治。瑞典人的統治還算不錯,幾百年來這兩個民族一直沒有發生大的衝突。瑞典曾是北歐強國,但在大北方戰爭中被沙俄擊敗後就一直沒能再振作起來,東部領土逐漸被沙俄蠶食殆盡。即便如此,沙俄也沒有放過瑞典,1808年沙俄的不安全感再次出現。當時沙皇尼古拉一世與拿破侖結盟,雙方一起對英國實行大陸封鎖政策。他們要求瑞典也加入針對波羅的海的封鎖,但瑞典人知道這種封鎖根本沒有效果,拒絕加入。這一下激起了沙俄骨子裏的不安全感,尼古拉一世發現隻要瑞典還控製著芬蘭地區,那麽自己就沒辦法控製波羅的海,也沒辦法保證當時的首都聖彼得堡的安全。俄國集結軍隊入侵瑞典,發動了芬蘭戰爭。瑞典人支撐不住,隻能被迫放棄芬蘭,從此芬蘭就並入沙俄,成了俄國內部一個半自治的大公國。
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芬蘭議會決定脫離俄國,獨立建國。出於對現實情況的考量,列寧決定在表麵上承認這一事實。自此芬蘭人終於建立起了自己的國家。蘇俄並非不清楚芬蘭的重要性,但是他們忙於內戰,根本無暇顧及芬蘭這些自治大公國的去留,更無暇考慮邊界是否合理的問題。等到國內平定後,蘇聯開始重提舊賬,要求雙方重新勘定邊界。芬蘭人非常清楚蘇聯人的手段,如果他們同意重新劃界,蘇聯一定會通過種種手段攫取利益,這無異於親自把領土拱手送給蘇聯,因此雙方一直沒有達成共識,僵持不下。
為什麽蘇聯這麽想要重新劃分蘇芬領土呢?這還要從芬蘭灣開始講起。從地圖上看,芬蘭灣是波羅的海的一條寬闊水道,長約400公裏,寬約70-130公裏,是當時蘇聯進入波羅的海的唯一通道。同時在芬蘭灣的盡頭坐落著波羅的海坐落著波羅的海艦隊駐紮地——俄國最大的城市之一——列寧格勒,即現在的聖彼得堡。不難看出,芬蘭灣對蘇聯而言有巨大的地緣價值。但當時的領土劃界使得芬蘭灣呈現出一種不平衡的狀態。芬蘭灣的北麵與水道中的島嶼大多歸芬蘭所有,蘇聯隻能控製芬蘭灣的南部。這種微妙的領土歸屬無疑大大刺激了蘇聯人的神經,他們害怕如果真的爆發戰爭,芬蘭會聯合其他國家將蘇聯的波羅的海艦隊絞殺在芬蘭灣並順勢奪取經濟重鎮列寧格勒。蘇聯同他們的俄國祖先一樣也產生了不安全感,但蘇聯決定在硬碰硬之前最後嚐試一下和平解決。1939年再次要求重新劃定邊界,並對芬蘭灣附近的領地歸屬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即聖彼得堡邊界北擴30公裏,芬蘭灣東部的芬蘭島嶼交與蘇聯,控遏芬蘭灣入口的芬屬漢克半島租借給蘇聯。為了讓這個不平等的條約不那麽難以下咽,蘇聯還“貼心”地提出了用兩倍於上述陸地、島嶼的內陸地區交換(真TM不要鼻子)。這種要求在芬蘭看來是不可理喻的,他們絕不接受這個強迫性的不平等條約。蘇聯惱羞成怒,決定給芬蘭一個教訓,讓他們知道什麽是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也休想得到。但蘇聯根本沒料到這個看似弱小的北歐小國就會給自己造成巨大的傷亡。11月26號,蘇聯製造了“曼尼拉炮擊事件”(像極了日本入侵中國的盧溝橋事變,也像極了這次找什麽納粹借口入侵烏克蘭一樣),以此為借口開始大舉入侵芬蘭。當時芬蘭的常備軍僅有可憐的三萬人,而蘇聯集結的軍隊高達三十萬。蘇軍本以為優勢在我,但他們很快就發現能與寒冬交朋友的不隻有俄國人。芬蘭人利用積雪、嚴寒和地形與蘇軍不斷周旋,戰爭很快就變成芬蘭單方麵的絞殺。蘇聯為了取得勝利不斷增兵,終於以壓倒性的兵力優勢慘勝芬蘭,強迫芬蘭簽訂了和約。這一次蘇聯為了羞辱芬蘭一份土地也沒有補償給芬蘭,但蘇聯才是這場戰爭中真正的輸家。蘇聯曾經輕蔑地認為,隻要我們把嗓門稍微提高一些,芬蘭人就會服從,但事實告訴他們遠遠低估了芬蘭人抵抗的勇氣。蘇聯本想通過戰爭解除芬蘭對自己的威脅,向世界展示蘇聯紅軍強大的戰鬥力,以此來震懾德國,但蘇聯在冬季戰爭中拙劣的表現反而起到了發作用,讓原本猶豫不決的希特勒閃擊蘇聯的決心。芬蘭人誌在複仇,因此在蘇德戰爭爆發後芬蘭毫不猶豫地加入了軸心國陣營,並將他們與蘇聯之間的戰鬥稱為“繼續戰爭”,以表明他們永不原諒蘇軍的入侵。
可惜芬蘭人站錯了隊伍,二戰最終是同盟軍贏得了勝利,因此芬蘭隻能把在戰爭中得到的土地全部吐出來。但芬蘭也並非一無所獲,與蘇聯的頑強對抗使得芬蘭沒有被納入蘇聯的勢力範圍,得以成為中立國家。在美蘇冷戰中左右逢源,經濟快速發展。俄國的“不安全感”或貪婪的特性深入靈魂,隻要有機會他們就絕對不會放棄攫取新的土地,而同化新攫取的土地之後,他們對新同化土地的不安全感又會促使他們去攫取新的土地作為緩衝區,這也是俄羅斯綿延至今的文化基因。蘇俄是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至今沒有歸還。蘇聯紅軍在二戰中占領德國之後的行徑,和他們在中國東北所作所為一樣令人發指。中國共產黨是蘇聯蘇維埃一手打造、援助出來的,可是建國後卡中國脖子的行為間接造成了三年的天災人禍,即使如此中國政府和黨還是選擇和老大哥站在一起。很多中國人,美國的華人更是為俄國入侵烏克蘭呐喊助威,自動屏蔽掉這些史實。沒的可說,自作孽不可活。
我想這跟六四有關,當時中國因為六四被製裁的厲害,不拉攏俄國中國一個朋友都沒有了。
香港、澳門被租用,這些國家都按契約還回來了。除了他們遵守約定外,比如香港,也因為除了上層統治人是英國外,其他主體民族都是中國人。雖然間隔了幾十年,已經有了兩三代人的更替,但同為中國的根沒有變,民族比較認同,收回也比較容易。北方領土為什麽收不回。和英國的不同的是,沙俄采取的是要地不要人的策略,沙俄把當地居民全部趕走或者殺死,然後從國內重新遷居人口過來。地雖然還是那塊地,人已經不是那群人,自然也就沒有了認同感。沒有認同感的地方,想要收回,民心就難以收服。
BananaeEggs 發表評論於 2023-05-18 10:24:55
小學程度的習痞子,對清朝失去北方領土及民國時失去外蒙的歷史,腦中一片空白。現在不去趁著,俄烏戰爭,東方空虛,出兵收回海參崴,居然認賊作父,和普丁結盟,東三省就被俄國人掠走是遲早的事。
-------------------------
舉雙手讚成您的看法。那個國家必須被肢解,太野蠻了。
我說的是那個以俄羅斯族為主的國家,而不是那國家的某黨、某政權、某領袖。
特別是進入到了二十一世紀,那麽有資源又那麽野蠻的國家,絕對是世界的災難源頭。
1939年9月17日,蘇聯侵略波蘭。蘇聯和納粹德國在布列斯特會師,蘇聯殺害2.2萬波蘭軍人、知識分子、政界人士和公職人員,這就是卡廷慘案。
1939年11月30日,蘇聯入侵芬蘭。國際聯盟將蘇聯的心動視為非法侵略,於12月14日將蘇聯除名。
1940年6月28日,蘇聯侵略羅馬尼亞,搶占比薩拉比亞和北特蘭西瓦尼亞。
1940年8月3日,蘇聯入侵主權國家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蘇聯以武力吞並波羅的海三國。
蘇聯和德國曾是盟友,狼狽為奸,但是希特勒一直認為斯拉夫人是劣等人,最重要的原因是利益衝突。羅馬尼亞是德國的石油供應國,蘇聯卻入侵羅馬尼亞,所以希特勒於1941年6月22日攻打蘇聯,蘇德戰爭全麵爆發,這才讓蘇聯以受害者身份洗白,搖身一變從侵略者變成了發法西斯陣營的一員。
可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