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和行路

Medicine, History & Nature Lover
正文

印度行(三)空前絕後的情愛和登峰造極的性愛

(2024-03-16 17:23:19) 下一個

全世界都知道印度有個泰姬陵,但是此處埋葬的不是姬妃之類而是皇後,泰姬陵是Taj Mahal的音譯: Taj其意為“皇冠”和Mahal意為“宮殿”。

 

 

這是莫臥兒的第五代皇帝沙賈汗的皇後-穆塔茲·瑪哈爾墓地。沙賈汗皇帝自從與她結婚之後,一直是肝腦塗地之極愛這個皇後。她為沙賈汗皇帝總共生了8男5女,並死於最後一次生產時的產褥熱。沙賈汗為此不思茶飯不理朝政竟年餘,還令宮廷一切娛樂活動, 為她致哀兩年。

 

建造泰姬陵始於1631年,曆時22年,征用了用了2萬名工匠並在廣大的歐亞地區廣泛收集了的頂級建築原材

料,如北印度的半透明白色大理石和碧玉,中國的玉石和水晶,西藏高原的綠鬆石,斯裏蘭卡的藍寶石和阿

拉伯的紅玉髓等。

 

泰姬陵是一個麵積很大的宏偉建築群,包括了高大壯觀的前殿

 

泰姬陵的左右各一座偏殿

 

 

來到陵墓正殿的入口附近,仰望著這高高矗立的象牙白大理石泰姬陵墓時, 感覺上非常震撼和心靈中充滿升華!

 

 

外形宏偉的泰姬陵也有著寬敞高大的內部空間,內殿高達25米。正中央是擺放著了其妻的精美豪華典雅的棺座和後來入葬的沙賈汗皇帝本人的棺座(實際上兩個棺中都是空的;二人的真正墓室在主廳下方. )。圍繞石棺的八扇精雕細琢的大理石板屏風為鏤空或鑲嵌,表現出精美豪華的藝術風格和製作工藝,歎為觀止!

 

內廳墻壁為白玉牆裙淺浮雕、複雜的寶石鑲嵌而牆壁的上部分為優美的書法瓷磚裝飾直至圓頂。這是印度穆斯林建築藝術的最佳典範。

 

真真是人類兩性之間情愛的空前絕後的皇冠之傑作.

 

各種膚色的遊客摩肩接踵 熙熙攘攘,這樣的遊客密度與遊覽中國長城的情景有一比。

 

 

一個娶了白人太太的黑人VIP在一群保鏢,隨從及記者們的簇擁下在泰姬陵最佳攝影位置笑容可掬親熱的打卡留念. 而荷槍實彈的男女保鏢們則喝斥並驅趕著周圍的遊客.

 

泰姬陵每年吸引著7百多萬遊客,為全世界遊客來印度的第一打卡勝地。

出了秦姬陵,順著一個河灣就到1.5英裏以外的著名的阿格拉紅堡(Agra Fort), 全部采用紅砂岩建造而成,故稱“紅堡”. 

 

這裏也曾是莫臥兒蘇丹國的皇宮,裏麵雕梁畫棟之精美和細微,一點都不輸奢北京的紫禁城.

 

建造泰姬陵的沙賈汗皇帝本人便在此行宮生活, 當年就是隔著河灣相望著他親自督造的泰姬陵工程一點一點地橫空出世. 

 

導遊繼續講泰姬陵的後續故事,. 後來沙賈汗病重,幾個兒子為了爭奪王位便開始了戰爭。最終由他的三兒子奧朗則布勝出成為下一任皇帝. 他對自己的老爹毫不留情,將沙賈汗囚禁在這個與泰姬陵咫尺相望的紅堡內。讓老皇帝賈漢吉爾僅能在陽台上眺望秦姬陵, 如此度日如年直至他離世。

但是在 死後,這個兒子又把老爹與其摯愛的妃子同葬於泰姬陵,也算壽終正寢了吧。

 

另外,這個奧朗則布皇帝上崗後,放棄了以前皇帝們的宗教寬容政策,竭力實施印度的伊斯蘭化. 他處死了不肯改信伊斯蘭教的錫克數的祖師, 從此與錫克教下大仇. 所以錫克教就有了教規:不準與穆斯林結婚甚至性交。他還禁止印度教徒們在莫臥兒帝國內做官和大舉拆毀印度教的廟宇與神像。這一措施將各種非穆斯林宗教都妥妥地變成了莫臥兒帝國的敵人. 如此恩恩怨怨數百年. 後來英國人來了並巧妙地利用各種宗教矛盾,打打殺殺,又讓印度成了英國殖民地。至今印度內的各族和各宗教矛盾仍是鴻溝深深,此仍後話

 

從象征著兩性之情愛聖地的泰姬陵往南驅車400多公裏,就到了登峰造極地表達人類的性愛場景的卡茹哈霍群雕(Khajuraho Group of Monuments).

這是有著一千多年的曆史和保存極佳的印度教和耆那教寺廟建築群. 遠在蒙古人等入侵印度之前就得以完成。

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及精湛雕刻表達了兩性之間的性愛. 堪稱在人類文明史中表現性愛關係的登峰造極的皇冠之傑作. 繼泰姬陵之後,這裏是遊客們的第二打卡勝地.

也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的文化遺產。

 

地導給我們講解卡茹哈霍群雕 的前生今世,

 

1千多年前,在昌德拉·拉吉普特國王的慷慨和藝術讚助下,僅短短的百年時間裏,這裏出現了85座造型宏偉雕刻精美的寺廟。所有的寺廟在充滿靈感的創造力中落成對生命,歡樂,創造力及人與造物主的最終融合的集體敬意。美麗的大理石等建築材料都是從遠處通過水路及大象搬遠而來。

後來該地被遺棄,很快方圓幾十裏皆為茂密森林覆蓋,漸為人們遺忘數百年. 以致在後來的突厥及蒙古等遊牧民族侵入印度的搶掠,建立莫臥爾帝國並推行伊斯蘭化過程中都居然沒有被發現,得以幸存下來。

直到1838年由英國的一支地勘隊進入密林才發現這個遺址。在一千多年後的今天,這裏仍有20多座寺廟基本完好。

 

每個寺廟上都有層層疊疊和密密麻麻的雕塑,其造型豐富和栩栩如生.

具有古代印度藝術的複雜細節、象征主義和衝擊性的表現力。

在導遊指導下遊客們從這些精致雕刻的藝術品中讀出了許多精美內容,多數藝術作品描繪了日常生活、神話故事以及在印度教傳統中重要的各種世俗和精神價值的象征展示.  

湊近了看人物情節等細節更豐富細膩和自然生動. 導遊專門指著有一隻小猴子雕塑, 講到這是一個在密林中的性愛場景,這隻小猴子跑來給豐滿圓潤身材的穿著薄紗衣服的仙女寬衣解帶, 薄如蟬翼的衣褶似乎在飄動.

為何各個寺廟浮雕都有惟妙惟肖和如此生動逼真地展現的雙人,多人及人畜之間的情色雕塑(erotic sculptures)? 導遊解釋是因為古老的印度教將欲望和性展示都視為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傳統部分,在古印度以及今天的某些佛教流派者甚至將男女之間密宗性實踐(maithunas)作為修行的一部分.

詹姆斯·麥康納奇(James McConnachie)在他的《卡瑪經》曆史中將卡茹哈霍的情色雕塑描述為“情色藝術的巔峰”:“扭曲、寬臀、高胸的仙女們展示著豐滿而珠寶豐富的身體。這些肉感的仙女在石頭表麵肆意妄為,化妝、洗頭、玩遊戲、跳舞,不斷打結和解開腰帶……”

導遊領眾人來到一個共有中上下三組雕塑群集合,問大家從這中間三個場景中看到了啥?乍看起來這場景和人物造型基本雷同:都是各有四人的場麵,都是中間男女在性愛纏綿,還都有位於兩側男女配角助攻. 剩下的就看不出來什麽了。

 

在導遊娓娓道來以後,這沒有生命的雕刻就立刻變的生動起來: 這是同一性愛場景的不同階段. 從下到依次排列為前戲,高潮和事畢的三個場景。古代藝術大師們也是獨具匠心,中間的一組浮雕以用紅砂石製作,紅色襯托出性愛高潮之際的氛圍。用白色大理石雕刻出前戲和事畢的另外兩個階段. 經過導遊對主角及助攻的肢體語言及局部細節的妙語連珠和唯妙唯俏的講解後,再觀這雕塑群,卻是栩栩如生, 不再有雷同之感. 也感到一千年前的古人對藝術,人體和自然的生活體驗,感悟和表達能力確實是與現代人的文化毫無二致。

 

與印度有千山萬水之隔,許多人是沒有機會的或者不願去印度。所以再發一下這雕塑群的局部放大照片,請各位看官細品細品...

 

 

導遊還介紹了不少人畜交等極端行為的色情浮雕。就不在這裏替千年前的古人們轉發了。連浮雕中那一傍觀者,也都用雙手捂著臉,露出的那一隻眯成一條縫的眼睛在偷看,仿佛是告訴這場人馬大戰的場麵實在是不堪入耳呢。

 

卡茹哈霍廟寺群雕的建築年代相當於中國的唐朝時期. 無獨有偶,唐朝也曾出現過偉大的石雕工程, 那就是人人皆知的樂山大佛. 大佛為整體開山而建,其工程之浩大,也是用了近百年的時間才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彌勒佛坐像. 

印度有著眾多的古代遺址和城堡,我們去的其中幾個其建築風格及藝術上的精美典雅之高超絕倫都是讓人流連忘返。

 

 

Amber Fort

齋浦爾市附近的阿梅爾堡(Amer Fort)又稱琥珀堡,為16世紀建成的莫臥兒帝國的一個藩王的都城,其中一個是出色的武將,為蒙古人占領和統治印度次大陸立下了汗馬功勞。它坐落在一座高山上,以其藝術風格而聞名,年接待約140萬名遊客。

 

這座宮殿內四進大宅院落有著濃鬱的伊斯蘭風格

這裏的旅遊亮點是騎大象上山進城堡,導遊解釋說隻有母象才能被馴服的安全載人. 公象則是時有傷人的情況發生,不可用於載人旅遊.

 

在印度史前文明的遺跡中,就發現人飼養馴服大象的證據,今天大象仍然在印度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工作著. 路上常遇到大象馱著貨物, 與人力車機動車等並排行走。

 

簡塔曼塔古典天文台(Jantar Mantar)

 

該天文台位於拉賈斯坦邦的齋普爾市,於1743年建成. 它包括十九種儀器,用於測量時間,預測日食,跟蹤主要恒星的位置,確定行星的赤緯,並確定天體的高度和相關的星曆.

 

這裏還有世界上最大的石製日晷(Samrat Yantra), 為一巨大的三角形儀器,其設計使其能夠準確地測量太陽的高度和日影的投射位置,精確到每5秒太陽的移動速度. 即當地的標準時間。這個貌似巨大古老但又非常精密的工程很了不起. 任何一個能夠嚴格的探索和追隨自然規律的民族文化都是了不起的文明.

印度古人在曆史上對自然的認識和科學發展有著特殊的貢獻,例如全世界每人每天在日常生活中都會用到所謂阿拉伯數字1,2,3…其實是印度人的發明,隻是後來通過阿拉伯人傳到了西方。零的數字符號和概念"0 "也是印度的發明。

 

Ranakpur Jain temple

 

蘭克普爾(Ranakpur)的耆那教寺廟,它始建於1389年,已有6百多年曆史,是為了紀念耆那教的第一位宗教聖人(Tirthankara Rishabhanatha)。

 

這是一個很獨特的四麵對稱的四方型神廟, 采用奶白色大理石並以其複雜的雕刻和獨特的建築而聞名。外觀上每一麵的結構都一樣,並且一直走到廟的中心深處,所有的結構都是四麵對稱. 傑出的設計師和工匠們共用了50多年的時間才完工。

 

 

廟內的結構複雜,總共有29座大廳裏豎立著1444根支柱 (又稱千柱廟),而其中沒有任何兩根是相同的,奶白色的大理石支柱及牆麵都覆滿了工藝精美的雕刻. 所有支柱頂端建造設計不僅遮雨而且透光透風.使內部明亮和通風. 使自然光,空氣流通和天氣達到了一種自然的和諧.  靜靜地穿行在寺廟中,不由得產生一種神奇而寧靜的空間感與和諧感.

 

 

耆那教(Jainism)是一種古老的印度宗教,其信仰體係強調無暴力、真實、禁欲和同情心。耆那教徒努力減少對生態係統的幹擾,對環境和動植物都表現出極大的尊重. 他們甚至反對在農田裏種農作物,因為這樣會破壞了土地裏的蟲子生長. 用今天的話就是絕對環保主義和素食主義,連食用根莖類蔬菜,例如馬鈴薯洋蔥等都不可食用。他們主食主要是幹豆、扁豆、穀類、堅果和種子,因為類食物能把對生命的傷害減至最低。

 

一路上還見到了其他不少的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