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根好像說過:大蕭條時吃過牛肝,味道不錯。其實牛肝比較粗糙,味道一般。
豬肝有兩種主要做法:炒豬肝,要嫩;把豬肝煮老了,切成片,蘸麻油和醬油吃,則硬香。
比豬肝更嫩的是雞肝,水裏稍燙一下,加少量料酒和蔥、薑解腥即可。
普通鵝肝不比雞肝好吃多少。但西餐鵝肝是特殊喂養出來的,脂肪含量特別高。我沒吃過,興趣不大,也不知道有誰能用實物來說服我。
我感興趣的是魚肝,好好烹調,不但極嫩,而且有特殊美味。
美國的雞和豬是加化學成分飼養的,包括瘦肉精等等,會積聚在肝裏。所以在美國,我已不敢吃雞肝和豬肝。野生的魚很多。其魚肝就沒有問題。
河豚魚是美食,有拚死吃河豚的說法。據說河豚的肝極美味,但又極毒。最好不要走極端。
其實魚鰾、魚花、魚白、魚子烹調得當、入味,也有特殊風味。某些大魚的魚腸也是美味。
西餐魚子醬是名菜。超市和日式餐裏有醃製過的魚子,水分充足如同新鮮魚子,不知是不是就是魚子醬。
沒有真的龍肝鳳髓。很多人喜歡吃雞腦和雞髓。但小時候很少吃雞。我常去飯店的熟食窗口買豬腦,覺得又便宜又好吃。但人稍大一點後,反而怕腥,不吃了。
據說猴腦是粵菜名菜,沒吃過,也想象不出怎麽好吃。
美洲特產羊駝,說羊駝奶比牛奶好。羊駝是社交動物,擅長對他人或他駝吐口水,挺壞的。
新疆有烤全駝。駝峰、駝掌是名菜。駝峰裏是優質脂肪,不知道駝掌跟熊掌比如何?
以前流行過炸羊尾的家常菜。當然沒有真的羊尾,是把豬油用芡粉裹著油炸,蘸棉白糖吃,入口即化。小時候營養不夠,豬油和糖都很受歡迎。
沒吃過熊掌、駝掌,吃過豬蹄,據說牛蹄比豬蹄好吃。還吃過鳳爪、鴨掌、鵝掌。魚翅其實也是同類。
還有名菜鹿唇。其實豬頭肉做成豬頭凍也不錯。川菜夫妻肺片不是肺,是不是牛頭肉片?
蘇州有著名故事《唐伯虎點秋香》。鬆鼠桂魚是蘇州家常菜。蘇州作家陸文夫寫過小說《美食家》。
如果覺得老談吃的挺無聊,可以研究邏輯:科學邏輯、生命邏輯、社會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