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冠五年記(3)上學上班上到吐

(2024-12-31 16:38:45) 下一個



Jimmy Carter by Andy Warhol (Taken at Auburn U. 2020/10)

上學

    2020年3月中旬學校放春假,正好NYC最慘烈的一幕開始,學區立即嚇得把這個假期從一周變成兩周,然後就整個下半學期放掉,學校徹底關閉不上了。從三月到五月的那段時間,街道上門可羅雀。新聞裏反複播放著New York, New Jersey如同末日電影,生化危機裏麵一樣的場景。

    當時的口號是“flatten the curve”,讓生病的人有機會被有限的醫療資源搶救,或者等到疫苗出現。在無藥無可行醫療方案的情況下,這樣的辦法最多是統計意義上的,對美國有著巨大差異的不同地區和不同的居住條件,比如說城市,郊區和農村,這種用同樣的手段來控製的方式到底多麽有用就很值得研究了。比如在我們這個半農村半郊區的地方,除了上班本來就見不到幾個人。商店除了現象級的costco在周末如趕集般人山人海外,其他的店鋪都是人流稀疏,所以也沒有必要控製太多。我看了一下整個County的統計,按照每天那麽幾個感染的人來算,如果按flatten the curve的觀點,在沒有疫苗藥物出現情況下會幾乎永遠的是會處於這個半關閉的狀態,顯然是不行的。好在我們這些地方都隻能是“提倡”,無論是地方還是聯邦的政府,既沒有這個權利,而不少官員也沒有意願做這樣的事,隻能提倡靠大家自覺。

    雖然在網上或新聞裏吵鬧的人不少,現實中的大家還是很自覺合理為人著想,減少活動,戴上了口罩。隻是難為這些不會戴口罩的人。最常見的藍白醫用口罩的佩戴,是有一定方法的。沒有經過醫療訓練,也幾乎從來沒有戴過這個口罩的美國人哪裏能做到。各種各樣佩戴的方式都有,經常是蓋嘴不蓋鼻,或是四麵漏風。因為最開始口罩都被華人寄回中國了,一次性的口罩變成多次使用。更為搞笑的是,還有毛線織的口罩,保暖倒是可以了,能不能擋住液滴氣溶膠就難說了。且不說口罩有沒有用,這樣用口罩是肯定沒用的。

    到五六月份的時候,人們漸漸在外麵的活動就更多了起來。當然,餐館仍然很困難。8月學校終於再次開學了。這次學區給大家兩個選項:網課或者是麵對麵。周圍不少華裔孩子都選了網課。我們用大腦分析了一下:這個病出現了大半年了,其中致病致死的主要集中在老年人或者有其他病的人;從數據上看小朋友得病重症的風險特別低。過去的暑假,當地出現了一兩波高潮,情況也並沒有媒體報道的那些大城市那麽糟糕;大部分人都已經該幹嘛幹嘛了。如果學校真有較大規模的感染,也會再次放假轉入網上上課。所以把小朋友送回學校上課並不會有更大的風險。我們家的就成了學校裏麵不多的幾個亞裔學生了。回到學校,仍然得戴上口罩。給小朋友戴口罩的困難一言難盡。醫用的口罩對他們來說太大。所以大部分都是自己用布做的。有用麽,不知道。隻不過是學校規定就硬性“服從”而已。小朋友通常不會注意的,口罩經常掉在地上或者是任何一個地方,髒髒的也不管,拾起來又戴上。感覺戴了口罩,比不戴口罩還要糟糕。這個口罩就像給馬戴上了嚼子一樣,就是想要“駕馭”你。家裏麵的老三從2021年開始上daycare。還好,這個不是公立的daycare的老師都有奉獻精神,一致決定讓小朋友不戴口罩。老三,從來沒有戴口罩也沒有打過疫苗,也沒有感染過covid-19。

後話是也許我家的基因是不易感的。一直到2022年七八月我家才有一個小朋友在party回來感染了,流了兩天鼻涕也沒有發燒就這樣過去了。也沒有把家裏麵其他人感染上,包括家裏麵的老人。當然這個時候家裏麵的人也已經打過疫苗。但是國內的親人沒有打過疫苗這幾年也沒有感染或是重症的。

    學校是開學了,可是一直到第二年許多課外活動都停了。好在老大足球隊的一個義務教練知道這樣的環境對小朋友來說是非常的不好。在他的帶領下,小朋友們繼續踢球聚會,讓這幫小朋友稍稍過上一點比較正常的生活。可是另一方麵就沒有那麽幸運了:我們家跟華人社區的主要,幾乎是唯一的聯係就是當地的華人教會,華人教會一關就是差不多三年,硬生生的把整個家庭的唯一的社交渠道給斷絕了。

上班

    Work from home開始後不久,領導們也許發現他們失去價值了,就開始顯示存在感。每天各種各樣的會議比在辦公室更多更頻繁,而且居然要求早請示晚匯報,似乎一日不如此就不能顯示自己的威嚴。五月份的時候,單位居然在這樣的非常時期大折騰起來,開始了一個Re-imagining, 重組,會就更多了。那些管理人員真的是一點沒有具體工作可以做的人,所以也怕手下的人在家沒有事情做。哪知道我們除了開會,在網絡會議室裏來回切換,還得做自己的正事。

    在家上班的日子多了才發現這真不是一個好主意。因為上班和下班的界限模糊,很多時候一坐就不知道超過八個小時多少倍了,總是overwork。由此想到在那之前因為可以靈活工作,因為覺得在家工作無人打攪,也經常在家幹活,應該是有不少overwork的。自那之後,從2022年7月份單位強製要求回辦公室之後,就盡量自己注意不再回家工作了。

別的公司work from home也許就不一樣了,對不少人可能就是work from vacation。每年十月秋假的時候我們家的傳統是去佛羅裏達Destin一帶度假。那裏白砂糖一樣的美麗海灘和新鮮美味的海產是一家人都喜歡的。每年十月份去,就是因為淡季人少又便宜,而海水和天氣的溫度不冷不熱正好。可是2020年10月份的時候,那裏的人卻異常的多,連通常那個時候關門歇業的水族館都開了門,到哪裏都排著隊,感覺不到淡季,更感覺不到covid。似乎那些都已經過去了,沒想到對國內親人的牽掛才剛剛開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tiiinywater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格利' 的評論 : 應該還有:)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還有下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