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茜是我在波士頓醫院工作時的老同事,幾年前我們同一天退休,我早退她遲退,都掐在一個點上拿到了醫院的主動離職退休禮包。本來我們同事間的感情就不錯,退休後有閑有共同話題,就更加無話不談了。即使我搬到洛杉磯,我們還是經常通話,互道信息,聊天八卦。
前幾日凱茜趁著二女兒米雪兒來洛杉磯開教育會議,跟著過來玩,同行的還有她的兒子和小外孫。我們約好了昨天她帶家人過來我家相聚。
加州的天氣和煦、暖陽高照、碧空如洗,凱茜敲門,身後跟著她的兒子戴衛抱著外孫兒小迪戈,小傢夥正在他舅舅的肩頭上呼呼大睡呢!
我與凱茜大呼小叫互相擁抱,剛剛坐定,我就去泡茶擺點心招待客人,凱茜迫不及待的地告訴我女兒開會不能來,又欣喜地向我炫耀“ 迪戈是米雪兒千辛萬苦用IVF 試管技術生下來的寶寶,今年三歲了 ,你看他多可愛!”
我很理解凱茜這麽急切地告訴我小外孫的情況,以前聽她講過這孩子的誕生真的很不容易!
凱茜父母是西部懷俄明州的紅脖子,全家信奉摩門教,她有七個兄弟姐妹;她和丈夫是中學同學,凱茜大學畢業後就結婚,搬到波士頓。他們一共生下三男二女,在我工作過的醫院裏,她生育子女數量最多、七口之家在醫務人員中還是很少見的。
聽凱茜講她大女兒瑪麗有過兩段婚姻都不順利,沒有誕下一男半女,目前年已過半百,此生不會有兒女了。
她的三個兒子中,老大邁克 高中畢業後一直在YMCA 的遊泳池當救生員和清潔工,安於現狀,拿著最低工資,住在家裏,不用發愁買房交貸款,生活輕鬆,無欲無求,從沒見過交女朋友,更不用說成立家庭,他毫無鬥誌, 貌似提早享受歲月靜好。
二兒子戴衛大學念一年就輟學自己創業,做一些小文具的設計製作與銷售,與中國義烏關係緊密,生意時好時壞。前兩年賺了一筆錢就請全家去坐遊輪,今年血本無歸了也無所謂,回去住在老娘家裏歇一陣子。他的女朋友曾經如走馬燈一般換來換去,但跟老媽講過:娶妻生子責任重大,他此生無意趟這渾水,別指望他來傳宗接代了。這次他跟老媽老姐一起來洛杉嘰,當護花使者兼小外孫保姆。
三兒子布萊恩狀態更不在位,他在社區大學畢業後在洛杉磯近郊做小公司文員工作,算是小白領,但年複一年的枯燥生活,加上近年AI 代替大量文案工作引起焦慮恐慌,今年初他竟得了憂鬱症,女朋友也分手了,隻好在租屋裏養病。凱茜這次過來洛杉磯看望他,要是他願意就帶回去波士頓。
“幸好疫情前一年我們把老屋賣了個好價錢,十倍於1976年的買入價,又找建築商在離波士頓一個小時的地兒蓋了兩層的樓房,有六間臥房,夠孩子們回家住了” !
誰說美國人在孩子18歲後就讓他們獨自生活,讓孩子自己貸款念大學,趕出家門獨立生活?凱茜卻是一直像老母雞,把孩子們都護衛在自己的羽翼之下,雖然他們早就成年了,甚至已經是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了。
凱西和她丈夫肯特對孩子們基本上自由放養,沒有在學習上給予任何壓力,三個兒子上不上大學、上什麽大學由他們自己決定,更不對兒子們催婚催生,沒什麽傳宗接代的觀念,也不與別人家攀比,一家人自得其樂。
肯特是一個州立大學的警察,一直工作到70歲才退休。半年前不慎摔斷了髖骨,手術後幾天,突發心髒病去世。凱西告訴我:他去世前差三天就80歲了,幸而逝世前三年住進了大新房子,還抱上了外孫子,這一輩子也不虧。
說話時,凱西臉色平靜,聲音平和,看不出悲傷的感覺。
是不是信教的人更看淡生死? 凱茜夫婦所信的摩門教是基督教中的異端,雖然已於1890年廢除了一夫多妻的教規,但與正統基督教有許多分岐。原先我聽到摩門教就發怵,但是在與凱茜認識二十多年來,她從未向我宣傳過摩門教,她不但沒有在同事中發展教友,也沒有強製孩子們信摩門教,她的五個孩子也都不是摩門教徒。
凱茜聊天中一直講:“ 我五個孩子,卻隻有一個孫兒,我七十多歲了,孫兒才三歲,而且他會是我唯一的孫兒!,因為三個兒子都說了不想結婚!”
連這唯一的孫兒也是個奇跡寶寶啊!
凱茜的二女兒米雪兒45歲高齡才初為人母,她生育的故事很是曲折奇葩又精彩動人。
米雪兒大學畢業後當了幾年小學教師,與一位印度移民電腦工程師結婚了,當時凱茜全家都到印度去參加婚禮,回美國後女方又辦了婚禮,我們幾個同事都隨禮並出席婚宴。不料八個月後小兩口卻離婚了,原來是公公婆婆嫌美國媳婦不懂印度的婚俗,娘家沒有給彩禮,而這新郎向著自己的父母,兩人三觀不合爭吵不斷,米雪兒果斷離婚了!當時還慶幸這短暫的婚姻沒有留下孩子。
婚姻的不順並未讓米雪兒消沉,她要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波士頓名校雲集,近水樓台先得月,她申請入讀哈佛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兒童心理學(不清楚有無碩士學位),畢業後在一家著名的幼托學校工作。她當時已經三十五歲了,工作勤奮、孑然一身形單影隻,剛剛離開婚姻的傷心地,也無心發展新關係。她的老板知道她很喜歡孩子,就主動提出為她凍卵,等將來適當時期生育時,不致因卵巢功能老化而影響胎兒的健康。這在當時是一個新的理念,凍卵被稱為是“後悔藥”,就是把年輕時的卵子細胞凍起來,不受年齡限製,將來或自己生育或者請代母孕育,不會後悔太遲生育影響後代健康。據說花費不菲,而且每年保管費也很可觀,作為員工的福利,老板很慷慨支付了幾萬美元的費用,於是米雪兒取了十個卵子凍起來,對未來生育孩子吃了定心丸。
又過了兩年,米雪兒煩了幼托學校實際上是保姆性質的煩瑣勞動。她總是在不斷進取成長中,她報名參加了海外和平隊誌願者的工作,到中美洲薩爾瓦多的鄉村小學教英語。在那兒她遇見了教西班牙語的何塞,乍一見他長得粗壯滿臉絡腮胡子,一問年齡比自己還小了六歲。開頭她倆互學語言,不久就墜落情網,米雪兒似乎很鍾意外國男人,前夫是印度人,這個何塞又是典型的西班牙壯漢,米雪兒自己嬌小玲瓏,特別喜歡被高大英俊的男人摟在懷裏的感覺。
兩年和平隊的工作結束後,米雪兒帶著何塞回了美國,找到了幼兒園副園長的工作,何塞也順利當上教西班牙語的教師。凱茜夫婦再次支持女兒的婚姻選擇,可能因為是二婚較低調,事先凱茜沒有告訴同事們,也沒收賀禮。
這年米雪兒已經過了40歲了,婚後感情穩定又甜蜜,馬上開始造人計劃,凍的卵子已經五年多了,趕快取出來解凍了做試管嬰兒,但不知是卵子凍出毛病了還是米雪兒身體不接納凍卵?連續做了幾次都不成功,十個卵子都用完了也沒懷上寶寶。無數次跑醫院,計算生理周期,植入受精卵,試管寶寶就是不來報到,多少次的希望與失望交替,堅強的米雪兒在更深人靜時,眼淚長流,與丈夫合計,幹脆土法上馬,說不定還能自然受孕!又試了幾個月,皇天不負苦心人,架不住何塞年輕力壯,生命力旺盛,米雪兒鍥而不舍,終於有喜了,但是在二個多月後卻流產了! 造人怎麽這麽難呀!這對夫妻最後找到一位有名的婦產科專家,調理了雙方身體,測試出米雪兒的卵子還很健康,於是應用IVF 試管嬰兒技術,米雪兒在45周歲時順利懷孕,生下了和丈夫的愛情結晶小迪戈……
後來的三年裏,米雪兒與何塞再也沒有造出第二個嬰兒來了,畢竟48歲的米雪兒是早過了生育最佳年齡了!
小迪戈活潑地在我家後院跑來跑去,要舅舅給他采橙子吃,又學著打乒乓球,我突然想起來問凱茜道:“
你女婿怎麽沒來呀?”
“喔,何塞前幾周車禍右腿骨斷了做手術,在家養傷呢!”
天色漸暗,分手的時候到了,在發動機的轟嗚聲中,載著祖孫三人的汽車絕塵而去,我卻站在車道上陷入沉思: 凱茜夫婦從2人擴展家庭到7人,如今第三代隻有1個,第四代呢?如果迪戈兒長大了也像舅舅們一樣不婚不育,這個家族的DNA 是不是就在地球上消失了?又聯想起國內連年生育率下降,一些年輕人宣稱是“最後一代”,不婚不育大有人在,全球少子化的時代來臨了嗎?
嗯哼!但願我不是杞人憂天!
2025年3月26日於洛杉磯
龍生九子各不相同!凱茜的三個兒子性格和三觀都不一樣,唯一相同的是不婚不育;凱茜也任兒子們自由選擇人生,孩子們並未入摩門教,我隻是白描這些現象,讀者自己去思考和暇想。
有文友告訴我起題目很重要,要言簡意賅,要抓人眼球!我可不就琢磨起個不同凡響的題目?!但看來末達到目的,並不很驚豔,在博客的閱讀量比兩篇嫁長輩都低得多。但我自己很鍾意這個展觀美國中產階層在生育上逐漸式微的故事,以期引起讀者關注。
慧玲,此處似有歧義,因為後麵說了三個兒子.
老大無欲無求,早早看破生命本質,有些大隱隱於市的意思. 三兒子如果有大哥這份豁達,不至於得抑鬱症.
說的有道理,都這麽個趨勢的話,人口可不是越來越少了?
慧玲總是有令人思考的真實好故事。冒泡謝謝慧玲的問候,也很想念你和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