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鳥巢北邊。
鳥巢馬路對過是考古博物館,再往北是科技館、黨史館、工美館,仨挨著。
我去海澱那邊,順便約的這個館,本想就看看,結果裏麵很大、很好看,又轉了6個小時到閉館才出來。
這個館的五層,是建國後工美精品,代表了中國工藝美術方麵最大氣、精巧的水準,加上展館和布置,目不暇接,令人流連忘返。
這次從陝西到北京到浙江,看了也有不下十個博物館或展覽,每個都是精心的製作和設計,知識、審美雙重享受。有的因為人流量大會影響觀展體驗,但總體來說也值得參觀。博物館和展覽還是一個人,人少,慢慢看,感受最好,收獲最大。
存包處,我拿了東西,用了這裏。
一層是地下,是咖啡廳,禮品店和多功能廳。
2樓是入口和大廳。
沒有三層。
四層東西4個廳,現在是近兩年的工藝美術品展。
分這四個部分
內容從玉雕、角雕、到蜀繡湘繡汴繡苗繡粵繡魯繡京繡、家具、陶瓷、漆器等等。
技藝精湛就不用形容了,玉雕的那些玉料之上乘都大開眼界,具體作品就不貼了,取舍障礙了,哪個都想貼,太多,還是你們自己來看吧。
就貼一個歎為觀止的,微雕,每塊不到十厘米立方上麵,都刻了蟻頭大小的字,湊近清晰可辨。
這一層看完我都覺得歎為觀止了,直到看到第五層,都是國寶,在故宮都沒見到那麽大件的玉雕。
可以搜一下工美館非遺館十大鎮館之寶。
我就貼幾個。
獨山玉雕的編鍾,還能演奏。
以下是四大玉雕:
因為這兩年喝茶,也看了不少紫砂壺的知識,這次不期而遇,目睹到顧景舟、蔣蓉等紫砂大師的作品。
看了實物,才有切切的揮之不去的印象。
這次從陝西的四座博物館,到北京故宮裏的嶽林泉、珍寶館、陶瓷館等,國家典籍博物館,兩個敦煌展、山西永樂宮數字展,到浙江省博物館、淨慈寺宋代僧士文房四寶展,都是古物。
在工美館這裏看到的是當代藝術家和匠人的作品,鑿鑿實實看到了什麽是一脈相承。
六層一半是非遺手工,一半竟然還跟敦煌有關,是從服飾方麵的。北京目前的三個跟敦煌相關的展覽,我竟然就都看全了。
非遺部分,因為剛去了陝西、浙江,裏麵提到很多都是剛剛身臨其境過的,比如花轎、龍舟、剪紙、皮影,等等,民俗方麵的東西本來就是我從年輕就感興趣的。
這座博物館裏,是有十幾種非遺技術的實踐,有人帶著學做各種手工,
這個混血小女孩在學做絨花,北京的工藝品,爸爸是老外,看體型我還以為是張踩鈴老公呢。
在整個過程看到不下十家涉外家庭,有媽媽華人的,有純外國人家,還有一個中國孩子說法語,法國老師帶的團,可能是法語學校的。
敦煌部分,有常書鴻和常沙娜的臨摹,幾位不熟悉的名字,臨摹敦煌壁畫的人物服飾。
這個區域剛好夕陽照進來,光影效果特別好看。
這個展覽團隊
這個展覽的留言簿
出門
中午在咖啡廳吃的飯
傍晚去吃飯前等同學,在新中關裏喝了一杯喜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