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微信:讀嚴歌苓的《米拉蒂》-不受中共審查的禁書

(2024-12-06 17:26:56) 下一個

1) https://mp.weixin.qq.com/s/RiDFPcVRh13ZFQl6xkDvlQ

讀嚴歌苓的新作《米拉蒂》之尋夫記,談什麽樣的感情應及時止損?

華裔藝術家 2023年07月23日 07:02
 

 

讀嚴歌苓的新作《米拉蒂》之尋夫記,

談什麽樣的感情應及時止損?

 

文 / 孫 玲

(北美著名財經作家,溫哥華歌苓讀書會副會長)

 

 

 
 
 
 

 

愛情,雙向奔赴才能幸福,雙向奔赴也暗示著兩人關係是平等的。如果隻是單方麵的付出呼告,乞求另一方拿出珍惜的態度和行動,那就該考慮退出或止步了。多愛沒有用,相愛才有用。那麽什麽樣的感情應該及時止損?而不要像孫霖露一樣抱著幻想單方麵地堅持呢?

 

Image

 

Image

 

收到嚴歌苓老師的新作《米拉蒂》已有六天,每天我都抽出一兩小時的時間來細細閱讀。我曾讀過嚴歌苓老師許多作品,特別是她拍成影視劇的作品,幾乎我全部都讀過,因此我格外喜歡她的文筆。這次再次翻開她的新作,距離上次閱讀她的作品已有三四年的時光,對於經典文學作品的生命力時間並不存在,但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時間是生命。尤其是用心細讀,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才能體會到作者文字背後所要傳達的思想。

 

一部長篇小說,就像一首恢弘的交響樂,時而是奔騰激越的合奏,時而是一把小提琴的獨奏,如歌如泣。

 

Image

 

Image

 

《米拉蒂》這本長篇小說,是嚴歌苓老師自己的新歌出版社出版的,共計594頁。截至今天我已經閱讀了五分之一。故事背景設定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荒謬、變革的交替之間的二三十年,考慮到大部分讀者可能也經曆過這個時代,所以這本書的行間距比一般小說讀本要寬,字體也偏大,首印珍藏版,整體印刷裝幀做得不錯。

 

書還沒有讀完,按照慣例,我通常不寫書評。但在此我想說一說小說前半部出場的女主米拉蒂母親孫霖露的尋夫之旅。

 

Image

 

作為嚴歌苓的迷妹,我對她的成長環境和家庭背景,在她的許多訪談中已經了解得很清楚。所以,這本小說中的主人公米拉,讓我看到嚴老師自身投射,尤其是米拉的母親孫霖露,簡直就是在寫她自己的母親。

 

如果是在十年前,或者五年前,我一定會為孫霖露這樣的女性,這樣的妻子,這樣的母親打抱不平,譴責米拉的父親猶如《人生》裏的高加林,怎麽能夠無情地拋棄巧珍。但是現在,我不會了!我理解了高加林,理解了米瀟的選擇。

 

《米拉蒂》裏的孫霖露把自己生命的前半段給了等待,等待丈夫的歸來。但她沒有等到丈夫哪怕身心一方的回歸。

 

孫霖露帶著女兒在風雨交加、車船勞頓中輾轉各地尋夫,每一次都撲空,每一個接待孫霖露的好人,都用善意的謊言欺騙她。雖然出於女人的本能,她一定知道他們在說謊,隻是她不願承認這是謊言,無法不相信米瀟給她的借口。

 

嚴歌苓在刻畫孫霖露的尋夫過程中沒有使用任何形容詞,隻是簡潔語言,卻讓我這個女性讀者潸然淚下,心疼她的不值。

 

Image

 

在兩性情感關係中沒有所謂的好女人或壞男人,情感變化,無可譴責。雖然嚴歌苓在文字間流露出對孫霖露的愛護,沒有戳穿謊言和借口,而是耐心地陪伴母親,給以安慰。米瀟也沒有渣到拋妻還棄女,他仍然在努力做一個好父親。甚至,用補發的工資給小情人“真陰險”買了一條金項鏈,也給發妻孫霖露買了一條。他想以這種方式表達對兩個女人一顆赤誠足金之心。

 

婚姻製度是人類根據本國民俗傳統和統治利益設計的反人性的製度。如果米瀟這樣風流倜儻的沒落貴族公子生活在阿拉伯世界,就不會背負道德壓力了。

 

我本想在此摘錄幾段描述孫霖露執著尋夫的片段,讓我們看看嚴歌苓是如何用簡煉而精準的筆觸描繪孫霖露內心在希望和失望中的掙紮。但考慮到本文的篇幅,就此擱筆。

 

但我可以劇透一下尋夫記在小說4 3 --44頁的文字最精彩。

 

孫霖露不願麵對她的愛情已死 ,還活在17年前的蜜月中,女人的直覺讓她早已心知肚明丈夫米瀟心不在她這,可她還是全心全意、一心一意地愛著米瀟。在尋夫的道路上,她舍不得住宿費,舍不得夥食費,苦哈哈地蹭候船室、電影院,一碗炒米花湯就是一頓晚餐,苦哈哈地似孟薑女般尋夫。她以為她這種感天動地的‘自殺’式付出,也能感動她的丈夫,使他回心轉意,如此戀愛腦還不如她十七八歲的女兒米拉清醒。

 

愛情,雙向奔赴才能幸福,雙向奔赴也暗示著兩人關係是平等的。如果隻是單方麵的付出呼告,乞求另一方拿出珍惜的態度和行動,那就該考慮退出或止步了。

 

Image

 

那麽什麽樣的感情應該及時止損?而不要像孫霖露一樣抱著幻想單方麵地堅持呢?

 

我覺得是當在一段關係中感受不到對方的關愛,就該斬倉體麵出局了。當然,我說的是普通人的婚戀關係,那些以權勢結合的政治聯姻,權錢交易的男女關係不在討論之列。

 

感受不到的愛,就是不存在,沒有錯覺。

 

比如小說中的米瀟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出軌對於孫霖露的傷害,如果力逼孫霖露離婚,他自個的良心又過不去。所以,他選擇逃避見麵,不直麵孫霖露。米瀟政策平反拿到了補發工資,也恢複台前幕後體麵的工作,自帶"渣男"體質的他,吸引年輕卻情路老道的女主持,又不得不麵對48歲更年期卻心性清淺的妻子。從男性的傳承基因的角度度量他的選擇,他也會優選女主持,沒準他還抱著老年得子的期望,雖然,他的女兒很優秀。

 

小說後半部未讀,不知米瀟和‘真陰險’二婚的結局?

 

孫霖露不想讓米拉戴上“腐敗分子”女兒這樣一頂帽子,最後艱難地不得不向女兒坦言,她其實心裏早已知道米瀟所謂的‘過渡房’‘開會’都是在躲著不見她的借口。同意和米瀟離婚是為了女兒今後社交和工作。

 

看得出孫霖露????是為了自己結束這段早有第三者存在的婚姻。好卑微的"無私"!

 

無愛可破情局,無情可破全局!我想說:對於女人在謀愛的路上,多愛沒有用,相愛才有用,請永遠不要放棄自尊!

 

愛情是一種強大的情感,年輕時深陷其中,失戀了,失婚了,無法一時走出情感依賴,完全可以理解。但,對於人生過半的女性,如果離不開這種依賴,沉溺於對方謊言和傷害中,那就是自己選的了。

 

孫霖露就是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丈夫米瀟的身上,把自己禁錮於17年的蜜月裏,靠舔舐回憶慰籍著流血的心,對這個人物我除了同情外,更多的是可惜其不爭!

 

Image

 

其實,對於女性,無論什麽年紀,隻要打開了格局,釋懷從前,內心安靜,沒有任何關係不可以放下得。人生不一定要贏,沒有所謂的失敗的戀愛,失敗的婚姻,隻有緣盡的戀情,解體的婚姻。

 

不破不立,這裏我說的立,是自立。當女性開始把注意,把愛投向自我,關愛自己的身體,自己的情緒,就會從最深的層次愛自己,療愈自己的生命,修煉自己的意識。人生短暫,無法逆轉的情變是常見的,學會接受,重建信心,為自己而活。積極地管理好自己的外在形象是首要的,把自己臉和身材保養好,一個自律的女性,運氣不會太差,下半場人生再出彩的可能性極高。

 

如果女性對感情不再抱什麽期待,那就好好享受獨居一個人的生活。人生何處不清歡?所謂的清歡,就是愜意,平淡,悠然的日子。不需要遷就對方,可以隨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隨心所欲宅在家中聽音樂看書,研究園藝廚藝,享受當下,體悟生命,反而能活得更輕鬆,更滋潤。

 

根據小說裏的時代背景,孫霖露可能是40年代出生的女性,或許,那個時代的女性受到傳統家庭觀念的影響較深,無法與自己相處,所以,孫霖露才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丈夫和女兒身上,她的世界是單一的。無論小說還是現實生活,這類女人往往情不隨所願,焦慮會讓年過半百的她們老得更快,老公跑得自然也更快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刪除
 
 
END
由於微信公眾號改版
很多讀者朋友反映
最近在訂閱號列表裏找不到我們了
為了防止和我們走散
請給我們設個星標

歡迎點擊下方名片

關注世界華人網,W姐帶你看最酷的世界

 

↓↓↓

 

你的每個 讚 和 在看 ,我都喜歡!Image
 
 

專訪嚴歌苓:中國知識分子的覺醒與幻滅

2023年9月30日 20:42

美籍華人作家、電影編劇嚴歌苓與她的新書《米拉蒂》
美籍華人作家、電影編劇嚴歌苓與她的新書《米拉蒂》

“1969年春天,由於一種新藥的發明,使一群患了睡眠症的病人醒了過來,但不久之後他們當中的多數人又睡回去了。這種覺醒僅僅是為了最終的幻滅。中國的知識分子在經曆了1989年那場大覺醒的最後痙攣之後,又都睡回去了。”

這是美籍華人作家、電影編劇嚴歌苓在她第一本完全不受中共審查的禁書《米拉蒂》當中所提到的一段情節。

曾與張藝謀、馮小剛、李安等知名導演合作、著有《陸犯焉識》、《芳華》、《少女小漁》等暢銷書,在全球獲獎無數的嚴歌苓,因撰文批評中共當局隱瞞疫情、聲援鐵鏈女,直言向當權者表達憤怒,遭到中共審查機製的全麵封殺,甚至連她的名字在中國的互聯網上都一度變成敏感詞。

資料照:美籍華人作家、電影編劇嚴歌苓
資料照:美籍華人作家、電影編劇嚴歌苓

《米拉蒂》--獻給80年代的輓歌

旅居德國的嚴歌苓決定成立一家自己的出版社,而她第一本在完全自由的環境下創作的長篇小說《米拉蒂》,從文革、武鬥、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返城、勞教、嚴打一直貫穿到1989年的六四天安門大屠殺,以中國80年代知識分子的“覺醒”與“幻滅”為主題。嚴歌苓在接受美國之音《縱深視角》專訪時表示,《米拉蒂》這本書是她獻給80年代的一首挽歌。她說:“長輩們過去在文革中所經受的,是我們這一代知識分子現在正在經曆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不斷重複,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嚴歌苓將她父執輩在80年代的親身經曆予以重組和虛構,再加上她自己在80年代的所見所聞,作為《米拉蒂》這個故事的原型,講述了文革浩劫之後,兩代知識分子的愛情、對自由的渴望、以及對文藝創作的思考與掙紮。嚴歌苓說主人翁米拉蒂和她當年一樣是從一名文工團的舞者轉型為年輕作家,她在書中用米拉蒂作為一雙眼睛、一條線索,鏈接了80年代所有可能發生的故事。這些曾經的中國往事雖然看似荒誕,卻真實地如同超現實主義的油畫,令人驚心動魄。詩人楊煉給《米拉蒂》這本書的評語是:“讀懂了嚴歌苓的這本書,就讀懂了當代中國。”

用文學書寫曆史

被問到創作《米拉蒂》這部小說最大的意義是什麽?嚴歌苓表示,她希望用文學藝術來為中華民族書寫曆史。她說:有些人出於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來讓我們這個民族去忘記掉像文革、六四這些曆史事件,但是如果我們忘記了這些,我們這個中華民族就不成其為中華民族。我一直在想,為什麽我們中國人的忘性會這麽好?記性會這麽差?我們所經曆的所有的苦難,如果不被記憶、不被反思的話,我們會重複的經曆這樣的苦難,事實上也證明是這樣的。從杜牧寫的《阿房宮賦》就已經說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 就是說你永遠是不暇自哀,忙的顧不上來記憶這些東西,那麽每一代人都是“不暇自哀”,讓下一輩的人去“哀其不幸”,這種悲劇的重複,我覺得就是太可悲了。

嚴歌苓認為,身為一名創作者,應該要用作品去促使人民反思、反省曆史。她說:“如果連我們作家也沒有這樣的一種一種主動性、一種自覺性,來替我們的民族書寫一些曆史。那我們所經曆的困境和苦難就不能獲得反省。相反的,正因為文學的藝術形象可以是非常生動的,每個人都可能能通過這個藝術形象,來認識到一點點他自己、他自己的經曆,他自己的悲劇的所在。一本曆史教科書可能會太生硬、也太直奔主題,但是作為一本小說,作為一本文學作品,就非常容易用它的生動性來使人們反思、使人們思考,就是所有的這些人物他們的經曆之所以發生,究竟是為什麽發生?我們不能永遠不去追其所以然。”

用荒誕書寫苦難

嚴歌苓自己在《米拉蒂》這本書中寫道:“一個缺乏對荒誕的認識、缺乏諷刺意識的民族,是思辨能力孱弱和自信力不夠的民族。” 嚴歌苓告訴美國之音,中國人在過去三年疫情下所經曆的種種苦難與荒誕,實在是太超現實、太魔幻了!“我覺得我都已經沒辦法再用憤怒和悲哀來表現,因為當今中國的這些事情已經超過了常人、常理和常識能夠理解的範圍。你看今天失蹤一個領導、明天又誰誰誰不見了,這怎麽可能是一個正常的社會、正常的國家所經曆的事情呢?”

嚴歌苓說:“我現在年紀越大,越不喜歡一本正經去控訴、或者是寫的太沉重,因為我已經看穿的太多了,我認為一個最有力量的民族是能夠經得起自嘲的,我作為民族的一員來自嘲我自己、自嘲我自己的這個民族,我覺得這是一種自信和有力量的表現,如果我永遠都是哭哭啼啼的在訴說中國人的苦難的話,我覺得這已經是不夠的了,因為現在已經不是愛恨、憤怒就能解決的問題 ,現在已經遠遠超過了愛恨、憤怒這種原色調的感情,已經變成了就是一種荒誕,特別是這三年的種種種種......中國人所遭受的所有的苦難,讓我都感覺到有一種荒誕的意味在裏麵。我如果經過了這三年還是用原來的那個寫法來寫我們的這個民族,我覺得就可能是沒有成長,我認為我是已經成長了,這樣的一種成長,是全世界和中國人一起經曆了三年來這場疫情的災難,是一種傾城、傾國、傾球、傾翻了地球才讓我認識到的一種荒誕。”

美醜顛倒的“羅刹海市”

嚴歌苓認為當今中國社會的這種荒誕,也是最近刀郎的歌曲《羅刹海市》之所以能夠引發巨大共鳴的主要原因。因為刀郎也是運用諷刺的歌詞,把中國社會“以醜為美”的荒誕現實給唱了出來、吼了出來。嚴歌苓還舉了兩個例子來說明當今中國社會的這種“美醜顛倒”。她說有次在簽書會上,一個年輕的女子走到她麵前請她簽書,還希望嚴歌苓多加上四個字“步步高升”,嚴歌苓問她為什麽?這位女士理所當然地說,我當了公務員就是要“步步高升”。嚴歌苓把書還給了這位女士,對她說:“妳好好為人民服務吧!”

嚴歌苓還舉了另外一個例子,是一個女孩因為沒有錢出國留學,哭喊著問她父親為什麽不去當貪官。嚴歌苓對中國社會這種赤裸裸地“以醜為美”感到心痛,他說從一個這麽幼小的心靈、十七八歲,她就覺得寧可做貪官,也不要做一個貧窮的、一個有道德的、一個有渾身具有美德的一個人。

嚴歌苓在鏡頭前對所有的中國人提出一個靈魂拷問:“你說美德能吃嗎?能花嗎?如果不能達到這兩個目的,既不能吃、也不能拿來消費,也不能變現成任何一種實際的好處,那麽這個美德就等於是一塵不值,就是垃圾。但如果每個中國人都把美德當成垃圾,我們成了這樣的一個民族,那你想我們還有好嗎?”

資料照:美籍華人作家、電影編劇嚴歌苓
資料照:美籍華人作家、電影編劇嚴歌苓

哪裏能講真話 哪裏就是中國

嚴歌苓在專訪中坦承她曾經一度罹患抑鬱症,醫生跟她說,如果服藥可能失去她的創作能力,但她說她首先是要做一個正常的人。就像她當年1989年六四事件後離開中國,首先是要能自由,能說真話。

嚴歌苓也藉由《米拉蒂》女主角的父親米瀟在離開中國之後說的一句話來表達她的心聲:“哪裏有真藝術、哪裏就是中國”,呼應了已故曆史學者餘英時先生曾經說過的:“我在哪裏、哪裏就是中國”。

嚴歌苓說:“這是一種血液的關係,我認為China是一個祖國的概念,你不可能說因為你不在這個國土上,你就這個祖國就不屬於我了,所以我非常自信就是 我隻要能寫中文,能夠跟全世界的讀者講我的中國的故事,這個祖國是隨著我的走動、可以跟我一塊漂流的,因為這個祖國是文化的祖國,我說的更具體點,是曹雪芹的、是湯顯祖的、是關漢卿的,是他們給我傳承下來的祖國。”“You can take me out of China, but you can't take China out of me.”(你可以把我逐出中國,但你無法將中國從我心中拿走。)嚴歌苓在我們和她的專訪中,用英文和中文重複強調了這個句子。

知識分子的脊梁

雖然身處異鄉,短時間也可能無法再回到國內,嚴歌苓對哪些仍在中國,跟她一樣敢言的知識分子,像是許章潤、耿瀟男、記者高瑜、還有作家章詒和、方方等人表達敬意。“我覺得他們比我更勇敢,因為我畢竟在人身方麵沒有這種被邊控,被傳訊、被羈押的危險,但他們是切身在這種威脅就很臨近的地方生活。我覺得他們是真正的勇士,我覺得我是在向他們學習。” 嚴歌苓說。

被問到在習近平當局變本加厲的言論箝製與思想管控下,在中國的作家們是否還有創作空間?知識分子們是否還有脊梁與擔當?還是隻能像《米拉蒂》書中所寫的那樣被迫成為“睡人”?嚴歌苓說:“我想他們也是非常苦的,要怎麽寫才能夠把自己不那麽曲扭、不那麽閹割的去把作品發表出來。他們不能夠把自己最好的才智、最大的聰明,發揮在怎麽寫好這些作品,而是要消磨在怎樣去寫的隱晦、寫得圓滑、可以過關,這是很令人難過的。不過另一方麵,我覺得裝睡也是一種生存方式吧?是一種存活下去、幸存下去的一種方式,我覺得我們沒有任何權利去苛責一個想活下去的人,但是我隻是希望,如果每一個中國作家都能夠有像耿瀟男、像高瑜、像方方這樣的勇氣,說出一句你真心想說的話來,我想這會對我們的中華民族、對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學有多大的補救。”

挑戰舞台劇和電影

嚴歌苓說現在的收入雖然減少,但生活可以簡化,而且在完全不受中共審查、完全自由的環境下,也激發了她更多的創作潛力。她未來除了繼續以中、英文寫作之外,她和先生成立的“新歌媒體有限公司”(New Song Media)也將為其他的中國作家出版作品,她還打算嚐試寫舞台劇,並計劃拍攝自己的電影,嚴歌苓說她可以無償提供劇本,目前也已經有一些導演有意願合作,請大家期待。

以上是美國之音與嚴歌苓的專訪文字摘要,完整訪談視頻請看《縱深視角》專訪嚴歌苓:中國知識分子的覺醒與幻滅。

 

評論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