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mp.weixin.qq.com/s/h5tYo337pSs5Rf-DDD9OLw
近日,北京,一小區保安和外賣小哥因停車問題發生糾紛,一警察如此調解:那人停馬路上跟你有什麽關係?你的職責範圍是那啊(指馬路以內)。你拿的工資是什麽工資?你是為業主服務的,把門看好了,不是馬路你看好了,馬路跟你沒關係!(你)保安在這站一天夠熱的,他送外賣也不容易,你說你們倆較什麽勁,都是苦命的孩子!(如上視頻)估計也是天熱的原因,這名保安沒從口罩後遺症中走出,暈暈乎乎地以為自己還活在幾年前的“高光時刻”,擁有管天官地管業主的無上權力呢?包括筆者在內,雖然都是苦命人,但如果要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將友愛和同情傾瀉到外賣小哥身上。想必這幾年,與我抱有相同情感的人越來越多了,因為大家都沒少保安的“苦”,小區的保安,社區的、超市的、公園的保安。真希望有關部門也能像外賣平台、網約車平台一樣,推行打分製,對於惡評過多的保安,給予行業禁入處罰。本文要說的不是保安,而是這位警察。聽了警察的這段話,我不由自主地翹起了我的大拇指。一句客觀寫實的“都是苦命人”感慨,頂得上一萬句高大上的“主人”口號!警察的這段話飽含著深深的共情與悲憫,展現了一種難能可貴的人文情懷。他沒有高高在上地指責或冷漠執法,而是站在了人性的高度,用一句充滿溫度的話語,點出了保安和外賣小哥的共同處境——他們都是在生活的重壓下掙紮的普通人,為了微薄的生計而奔波。這句話不僅化解了眼前的矛盾,更傳遞了一種對底層勞動者深切的理解與關懷。這種情懷,是一種對人性溫暖的堅持,是對社會底層的深刻體察。它讓我們看到,這位警察不僅僅是在履行職責,更是用心在感知這個世界。他看到了保安的辛酸,理解外賣小哥的奔波,體會到他們爭執背後那份生活的無奈。他的話語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人與人之間容易被忽視的共鳴。如果每一位警察都能懷揣這樣的情懷,帶著對普通人生活的理解與尊重去執法,那麽執法將不再隻是冰冷的規則執行,而會成為連接人與人、化解矛盾的橋梁。和諧社會,歸根結底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包容。如果更多的警察,甚至是更多的社會成員,都能像這位警察一樣,以悲憫之心看待他人,以共情之力化解衝突,那麽社會定會少一分戾氣,多一分溫暖。而現實裏,這樣的警察何其少!如果是賀州的那位警察,或許已甩起了警棍;如果是樂清的那位警察,也已經使出了鎖喉功;如果換成城管的通行做派,或許早將電瓶車收為己用。所以,我們怎能不為這位好警察點讚! 最後,希望這名保安能認清自己的身份,戒驕戒躁,不卑不亢,永葆“苦命人”的人之本色。同時,出於劣勝優汰的擔憂,本苦命人在此還是要多此一舉地祝福這位警察,希望他不要因為這段話而挨批。本質上,咱們都是苦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