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微信:祝北大今後辦得像老北大一樣好

(2024-10-24 18:15:04) 下一個

https://mp.weixin.qq.com/s/FQPczZrwaeYQ7EtEFvOcmw

“祝北大今後辦得像老北大一樣好”——憶先師陳翰笙

潘維 學人Scholar 2019年08月12日 00:10

Image

Image

陳翰笙(1897-2004.3.13)

 

編者按:本文為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潘維教授2004年4月在“陳翰笙追思會”上的發言,原題《憶先師陳翰笙》,收入作者新著《士者弘毅》(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學人公眾號由出版方授權發布。

 

將近四分之一個世紀以前,1982年春末,我21歲,考上北大國際政治係的碩士生。管教務的老師通知我:派給你的導師是本係外聘的教授陳翰笙。

 

“誰是陳翰笙?是寫戲的陽翰笙吧?”那老師說肯定不是,可也說不清陳翰笙是幹什麽的。隻告我,聽說陳翰笙曾與李大釗和蔡元培共過事,85歲了,脾氣倔,要學生去他家麵試,麵試後才決定收不收。天哪,85歲的人當老師,還是李大釗和蔡元培的同事?

 

我首次見到陳翰笙是在他東華門附近的家。他問我為什麽要跟他念書?我說那是係裏分配的。不過我很樂意來,因為他是蔡元培和李大釗的同事。我們北大七七級和七八級學生已經捐了款,給這兩位在校園立銅像。他問我為什麽要念國際政治的研究生?我說,我忒想上研究生,本科學的就是這個,所以隻能考這個。隨即我就狡猾地轉守為攻,“麵試”他,“審查”這個無錫老頭的“個人曆史”。以後的很多年裏,我為麵試的“成功”納悶。他喜我“勤學好問”?換了我,大概會立即攆走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娃娃。後來經曆豐富了,我才知道,那是“緣分”,緣起不滅。

 

開學了,正式去陳翰笙家上課,他已遷居複興門外24號樓——那時俗稱“部長樓”,今天稱為“高層板樓”。那“部長樓”並排有兩棟,像堵大灰牆立在長安街邊,卻是80年代起始時京城著名的所在,今天稱為“高尚社區”的那種。他要我每次來之前打電話預約,電話號碼是“邀爾樂臨”(1260)。我記數字的本領在那時就臭名昭著,今天更成為學生們的笑話。虧翰老想出這種怪詞,這號碼我至今還牢牢記得。從此,陳翰笙成為我的啟蒙恩師。兩年裏,我每周去他“106室”的家中上一次課。每次兩小時,單兵教練。

 

自1984年夏畢業,至恩師過世,時間飛過了20年。不過20年,卻天翻地覆,世事全非。當年追隨恩師習學國際政治,中國的死敵是蘇聯。蘇聯誕生前,恩師就去美國留學。蘇聯沒了,恩師還活著。他的生命跨越了三個世紀!

 

Image

2004年1月25日上午,溫家寶總理在協和醫院為陳翰笙祝賀茶壽

 

“106室”的主人於2004年3月13日仙逝,享高壽107歲有餘。20年後去他家吊唁,我所熟悉的“106室”全然與20年前一模一樣,從未“裝修”過,一件新家具沒有,均為舊物,連書桌擺放的位置都沒變。當年,他坐桌這邊,我坐桌那邊,學英文,談曆史,一杯清茶,漫議國事,打賭開心。正是“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106室”低聲回蕩著先師喜歡的絲竹曲。先師去也,師情猶濃,遺像如生,教誨不敢忘。睹舊物,思故人,滿心的惆悵,更有滿懷的感動。

 

茲憶當年師生事,紀念翰老,為自己餘生鑒,亦為那精神薪火相傳。

 

 

每周去“部長樓”上課,常有意外的驚喜,能見到原隻在電影裏見過的“高幹”名人。因為是固定時間,便能在地鐵站見到“文革”時的農民副總理陳永貴。他那時好像固定每周半天,乘地鐵去四季青公社上班,而且還戴著那頂標誌性的草帽,不過不再有政治含義,隻為避免讓公眾認出來。還能見到的其他名人也不少,比如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

 

先師無子女,夫人在“文革”時去世,起居由其九妹照看。先師父母生九子,僅存首末兩子女,長子先師,另一即九妹。先生的小妹慈眉善目,迄今健在,高壽91歲了。每次去上課,到家落座,她便端來一杯清茶。談曆史時,她有時取椅坐於先生身旁,偶爾取笑先生眼疾,拍著他的手,說他瞎眼不辨人。她給師生關係帶來一份輕鬆,帶來了家一般的氣氛和愛意。到了80年代中,她年事已高,自己都需人照顧了,返滬養老。她女兒童大夫一家照看先生,直至為先生送終。

 

與現時不同,陳翰笙對指導研究生是非常認真的。師生就是師生,每周必定要上課的,唯“課堂氣氛”輕鬆愉快。而今許多文科研究生隔周上課,還忙著為導師寫書,學生寫書給學生念。陳翰笙上課按部就班,1小時教授英文(中譯英),1小時談曆史、社會、時政和碩士論文。先生有高朋來訪,亦不得逃課,命我移座去聽他們的高論。

 

先生指導論文非常有辦法,是緊逼盯人式。

 

第二次去他家,就把我的論文方向定下來了。他問:“你研究外國政治研究哪裏?”我說研究第三世界。他說:“研究拉美你不懂西班牙文。研究非洲你不懂祖魯語或者斯瓦西裏語,也不懂法文。研究中東你不懂阿拉伯文。所以你隻能研究亞洲。研究亞洲的南亞,取得資料太難,研究的人也不少了。研究東北亞你不懂朝鮮文,不懂蒙古文。所以隻剩下東南亞了。新加坡最反共,與中國沒有外交關係,沒有資料。其他國家的語言你也不懂,隻好研究當時與中國關係不錯的菲律賓了,菲律賓的官話是英文。”我隻好說:“菲律賓就菲律賓吧。”他說:“下個禮拜,你把北大圖書館和國家圖書館所有關於菲律賓的資料拉個清單,拿來給我看。”原來,研究方向可以這樣定!後來我把此法略加改進,用於自己帶的研究生,屢試不爽。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裏,我瘋狂地往返於北大和北海(當時國家圖書館還在北海旁邊)之間。翰老極為重視“資料”,重視到近乎癡迷的地步。他八十多歲了還在主編《華工出國史料匯編》,以及《外國曆史小叢書》。他還是外交部國際問題研究所圖書館的創始人,那是世界上幾個頂尖的專業圖書館之一,至今使用陳翰笙獨創的編目法。好在當時我國有關菲律賓的資料稀少,自麥哲倫登陸後的數百年也沒多少中文著述,進口外文書就更少,抄錄圖書館卡片就夠了。到第三次見麵,我拿著手抄的清單去見老師。翰老很滿意,很高興。後來開始教書,就懂得他為什麽滿意我了:我並不因他近乎失明而偷懶,比今天的多數研究生勤奮、聽話。他問,資料大多是關於什麽的?我說是關於曆史的。他說那就對了,要我認真讀菲律賓的曆史,找個細點的研究領域,下周來告訴他。

 

Image

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與陳翰笙等人合編的《華工出國史料匯編》,第一輯由中華書局1985年出版

Image

《外國曆史小叢書》

 

我又廢寢忘食地讀了一個星期,摸清了菲律賓曆史的大線索。菲律賓史大體是民族主義發展史,是民族形成史。到第四次見麵,論文題目就定下來了,研究菲律賓民族主義的發展曆程。這篇論文說明,帝國主義導致殖民地,殖民地導致民族形成,民族形成導致民族主義,民族主義導致獨立,宗主國讓殖民地獨立時留下民主製,民主製在新帝國主義麵前的脆弱導致民族主義的專製,專製的墮落導致民族主義的民主化浪潮。我完成這篇幼稚的論文隻用了兩年,是當時北大文科唯一提前一年畢業的研究生,還是經“校務委員會”討論同意的。當時的理工科有否此例,我不知道。為了追求做碩士論文的效率,我“逃”了不少北大的課。回想起來,逃課很“值”。後來在北大執教,我從不點名,學生愛來不來,可遲到,亦可早退。翰老曾告訴我,上課“自由來去”是老北大的自由傳統之重。

 

翰老居然為研究生寫論文收集資料。從第三次見麵起,翰老就開始剪報,讓家人和秘書給他讀報後把有關菲律賓的報道全剪下來,每周都會給我一些豆腐塊剪報,兩年下來,竟是一大堆。如此,我有了認真讀報的習慣,讀到重要的消息,就會想想這條消息說明了什麽,能支持什麽樣的論點。對照今天,老師讓研究生為自己寫書,方知翰老為學生收集資料之不同。老師的心血,當時看似平常。自己做了老師後,方知那是極為不易的。自己做了父母,才知父母對子女的一片心。比起本科時代,碩士論文讓我的學術本領“上了一個台階”,成為我學術生涯的起點。我把那篇論文譯成英文,寄給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政治係,改變了他們因沒有GRE成績而不錄取我的決定,掙來了當那個係博士生的資格。菲律賓是亞洲唯一的“拉美國家”,與拉美情況非常相似。這項研究使我後來很容易理解拉美學者發明的“依附論”,決定了我以“比較政治學”為生,也奠定了我在右派時代對左派的同情。有時我甚至自嘲:如果那時知道科學在於精致地證明出色的因果關係,“依附論”的發明權可能就歸我們爺倆了。

 

翰老還教我寫文章。要點大多忘記了,但有一條是一輩子不會忘的,就是通俗易懂,寫短句,不用生澀的詞。他告訴我:沒學問的人,才用怪詞。凡使用老百姓不懂的詞,要麽是想嚇唬讀者,要麽就是沒讀懂外文原文。

 

Image

陳翰笙文集

 

因為他當時沒講出什麽道理來,我一直不服氣。有一次,我提到“社會結構”,他馬上嚴厲地質問:什麽叫“社會結構”?我當時並不知“係統論”的道理,隻是人雲亦雲而已,一下子把我問倒了。我就說:結構就是structure。他更惡狠狠地問:什麽是structure,我不懂英文!我解釋不出來,憋了半天,才臉紅脖子粗地爭辯說:我指的是“階級力量對比”。他嘲笑我:那你就直說“階級力量對比”就好了,幹嗎要用什麽“社會結構”啊?還structure呢!我還是不服氣,認為他強詞奪理,但這件“強詞奪理”的事給我印象太深了。多年以後,我在美國寫博士論文,導師認為我的英文句子太長,讓我去讀韓丁寫的《翻身》,說那是最好的英文。老師解釋說,社會科學作品與自然科學不同,是要給大眾讀的。大眾讀得懂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大眾讀著明白順暢的文章,是最好的文章。老師告訴我:博士論文,應當讓你沒念過政治學的老媽也能流利地閱讀。我這才恍然大悟,沃爾茲的《國際政治理論》沒有一個長句,沒用一個“大詞”,所以是文筆最好的書。該書的中文版,是學生翻譯的。學生沒能領會其語言的通俗,自以為是地翻譯成很“學術”很“洋氣”的味道。社科論文的“學術氣”,其實就是“學生氣”。翰老早就對我講了這話,是學生愚鈍,遲遲未能領會。

 

 

看上去,先師是無所不通的雜家,卻是學曆史出身。他要我認真讀曆史,什麽曆史都讀,古今中外的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思想史。非常幸運,老師的傳奇經曆本身就是部豐富的曆史書。他的曆史感如此之強,經曆如此有趣,那時的我雖無法理解,卻留下深刻印象。

 

翰老講他當年在美國做學生,當過激進學生的代表。顧維鈞去美國談判,陳翰笙代表學生闖入會議室鬧事,踢著顧維鈞坐的椅子,警告他不許賣國。先師告我,顧雖西學出身,老婆卻一大堆。我那時在讀《顧維鈞回憶錄》,津津有味,正在做外交家的夢。翰老三言兩語,把我對顧的向往和對外交的神秘感一掃而空。

 

與先師談論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歐洲政治經濟史。他寫過關於巴黎和會的博士論文,不講,卻講了他去德國的緣由。從芝加哥大學拿到碩士學位後,先師去哈佛學習,一年多以後就沒錢繼續了,於是帶著僅餘的一點錢同夫人顧淑型去了德國。戰後的德國經濟已經徹底崩潰,那點美國錢值了許多,夠坐火車的豪華包廂,還夠雇個德國傭人。我在美國也學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歐洲史,學到什麽,全然忘記了。若幹年後,蘇聯垮台,中國人那點可憐的工資卻能在俄羅斯過上神仙日子。這就讓我想起了翰老去德國的故事,對什麽是“經濟崩潰”理解得非常鮮活。當“民主派”們說,不管怎麽樣,俄羅斯到底是民主了。每到此,我就會想起翰老講魏瑪共和國的民主是怎麽垮台的、蔣介石的統治是怎麽垮台的。經濟崩潰,不是民主的福音,是民粹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溫床。

 

Image

1921年冬,陳翰笙在美國西雅圖與顧淑型結婚留念

 

當時北大有一美國來的華裔訪問學生,請我幫忙查她爺爺的曆史,說她父母從不談論其在法國得到博士學位的爺爺,可她爺爺好像很出色,做過中國的大官。我查不到,就去問陳翰笙。翰老不僅知道,還與那人有過交往。那人做過“司法部長”,不過是汪偽政權的“司法部長”,病死於監獄,先是國民黨管的監獄,後是共產黨管的監獄。我當時在學日文,翰老提示我去查日本出的中國名人錄。我果然在那裏查到了該漢奸的生平。華裔女孩得知我的“研究結果”後,一臉的落寞,讓我很不忍心。查那本名人錄時,我順便也查了陳翰笙,記載居然更詳細。讓我震驚的是,書裏寫道:根據日本的情報,1944年蔣介石命令在昆明抓捕陳翰笙,昆明突然飛來架英國軍用飛機,把陳翰笙接到印度去了。我就這件事問過翰老,他隻告訴我,做地下工作的人,有些事是要帶到棺材裏去的。把共產黨的地下工作與學術生涯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陳翰笙是中國第一人。在日本被處死的世紀著名間諜佐爾格,獲得了“蘇聯英雄”稱號,卻是被翰老介紹去日本的。翰老在印度的研究工作卓有成效。他那時寫的英文書,今天還在美國不少大學南亞課程的必讀書單上。不僅如此,陳翰笙還是我國追隨共產黨鬧革命的第一個洋博士。

 

Image

1984年12月陳翰笙與四十年代的摯友薛葆鼎在一起

 

翰老講中國經濟史,特別是農村經濟史。他講的英美煙草公司(BAT)曆史特別有趣。該公司被中國本地官僚介紹給農民,先給中國農民發放優惠的小額貸款,讓他們由糧食作物改種煙草,而收獲的時候卻以壟斷性的低價收購煙葉。種過煙草的地不適合種莊稼了,農民命運隻能由外國資本家左右。當煙草市場崩盤,農民還得向地主照交地租。由此,他在30年代初就得出結論:中國農民不僅受地主的盤剝,還受外國資本的壓榨,也受本地官僚買辦的壓榨。除了造反,沒有出路。這個項目是為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做的情報研究。依賴貧苦農民鬧革命,推翻“三座大山”路線,是這樣被翰老提出,在學界傳播開來,而且變成了中國共產黨的政策。

 

翰老是現代中國農村調查的創始人,在農村研究上的成績聞名海內外。提到陳翰笙的中國農村研究,我在美國的博士導師也欽羨不已。這位今天哈佛大學政府係的教授、費正清研究中心的主任,當初也熱情支持我繼承陳翰笙的衣缽,繼續研究中國農村問題。這便是我那本《農民與市場》的來源。陳翰笙研究20世紀中國農村的上半期,說明資本主義讓中國小農破產和造反;我做20世紀的下半期,說明因為有25年的社會主義集體傳統,所以市場經濟沒能讓中國的小農破產和造反。在做陳翰笙的學生時,我就有個心願,要做一點農村研究,要“青出於藍”。“青出於藍”的後半句,當然是由不得自己說的。

 

畢業數年後,我要去美國讀博士,翰老為我寫推薦信。到了那裏,才知道,他在美國的名氣比在中國大,他的推薦信是關鍵性的。又過了好多年,我才懂得,有這樣一位出色的學者領著入學術之門,是多麽幸運。可惜當時年幼無知,修課時偶得的先生遺墨,均已蕩然無存。

 

 

如所有其他人,我稱老師為“翰老”。今人可能會覺得學生這樣稱呼老師有點怪,卻頗有道理。1996年,翰老99歲,政府在人民大會堂為他慶百歲華誕,我國社科界左中右派的名人幾乎到齊了。其間,季羨林先生自述成為“翰老學生”的經曆,讓我暗中吃驚。在北大教書,對季先生高山仰止,既為翰老門徒,豈非季先生“師弟”?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著名經濟學家中有一聲名顯赫的“無錫幫”,均是得翰老師惠的弟子。各代弟子都尊稱“翰老”,就不會有輩分上的尷尬。先師“文革”中賦閑在家,義務教授英文,業餘弟子在美國能編一個營。

 

“翰老”是我們大家的,因為他學問好,正直,率真。

 

先師是學問家,也是政治和社會活動家。他一輩子講原則,對自己心中的原則不妥協。他因為在莫斯科工作的經曆,不願與蘇聯人共事。歸國後,他拒絕做外交部副部長,也拒絕當北大副校長,號稱“不會用刀叉,隻會使筷子”。他疾惡如仇,直言直語,新中國成立後不知得罪了多少人,自然也是仕途從不長進。我去讀書時,常為他對時政的嚴厲評論所震驚。我曾說:“你這麽講話,不怕進監獄?”他說:“為什麽怕進監獄?”我說:“那你若準備進共產黨的監獄,當初還入共產黨幹什麽?”他說:“你怎麽連這個都不知道啊?為了打倒軍閥啊,打倒舊軍閥、新軍閥。

 

先師是大學問家,卻一點架子都沒有,我在他家讀書,絲毫不感到壓力。唯一有壓力的是,課業結束離去時,他必定起身送至電梯口,作揖而別,讓我覺得不敢消受。後來方知道,他是無論老幼親疏、地位高低,盡皆如此。

 

老師平易,學生也就張狂。今日想來,依然趣味盎然。有一天,談到蘇聯發動世界戰爭的危險——那個時候的大課題,他預測五年裏世界大戰必然爆發。理由是,蘇美兩國瘋狂地生產和儲存了那麽多武器,不打仗,兩國的軍工聯合體有什麽道理生存?我和他起勁兒地爭論,也說不服他。心生一計,就要求打賭。他居然同意了,問我賭什麽。我說:五年後的這一天,如果世界大戰沒打起來,他那個月的工資歸我;打起來了,我那個月的工資歸他。他想了想,說他太虧了,不平等。那時候他的工資將近400元,我是40元,工作五年大概也就七八十元。他自己提了個賭注:輸了就把手邊那件大衣給我。不到半分鍾,他又變了,聲稱那大衣是與斯諾穿錯了的,不能給我。曆史博物館要,他不給,怕給弄丟了。我對此解釋一聲不吭。直到他自己不好意思了,改了說法:若五年後的這一天,世界大戰打不起來,他要拿根杆子把這舊衣服杵出窗外,就當作掛了投降旗。他不提我輸了怎麽辦,就是認輸,承認世界大戰打不起來。

 

1998年,北大百年校慶。筆者帶著學生去看他。當時有電視台記者在場,請他說幾句祝福北大的話。當時先師已過百歲,兩眼完全看不見了,精力也很不濟,談話很難持續兩分鍾以上。但在那天,他好像頭腦異常清楚,掰著手指頭說:“我給北大老師講三句話:第一,要好好幫助年輕學生;第二,不要當官;第三,要多寫書。”電視台記者堅持要他給北大說句祝福的話。老先生居然出口成章:“祝北大今後辦得像老北大一樣好”,狠幽了北大一默。記者和家人都不幹了,就教他說:你說“祝北大今後越辦越好”。老先生連說三遍,次次都與原先說的一樣,不肯照別人吩咐的說。他認定北大今不如昔,絕不改口。他自己眼鏡都要旁人幫他戴,腦子也不走了,可就這些話,他一直放在心裏,直到生命的盡頭。這就是陳翰笙!“老兵不死,隻會逐漸凋零。”

 

先師幾乎與北大同齡。北大百歲,先師亦百歲。陳翰笙20多歲回國之際,蔡元培校長聘他為北大正教授,是為當年北大最年輕的教授。而先生過世時,已是北大最年長的教授。生命跨越三個世紀,真神人也。

 

Image

 

先師活了107歲有餘。40年代與宋慶齡辦“工合”,過手的錢千千萬萬,大部暗中偷運延安,自己卻一生廉潔簡樸。他從無額外收入,存款多用於補貼出書。離去時,竟僅餘不到六萬元存款。大概是舉喪之資不累旁人吧。先師書麵遺囑:身後不開追悼會,不舉行遺體告別,並隨其早逝之愛妻,骨灰撒入富春江。正所謂“來去赤條條無牽掛”。

 

北京大學圖書館專辟一室,建“陳翰笙紀念研究中心”,由北大副校長、黨委副書記吳誌攀同誌親任主任。先師工作之廳堂已原樣搬入這裏。翰老的親友學生們,可在此重溫那些溫馨的往日。

 

Image

 

先師為中華民族的進步事業奮鬥了漫長的一生。其輝煌業績並非其晚年一弟子所能記錄。但我深知,陳翰笙屬於學生,他熱愛學生,百歲之後甚至還“哀求”北大校方送學生給他。在他那已凝固的大腦裏,最後的一縷餘光是青年,是學生。我們在北大圖書館219室開設“陳翰笙紀念研究中心”,那裏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學生經過。希望他們在中心門前的銅牌前停一停腳,像我當年那樣,問一聲“誰是陳翰笙?”進來在他的書桌前坐一坐吧,那裏有翰老的銅像和遺墨與北大學子們同在。

 

Image

《士者弘毅》是潘維教授繼暢銷10萬冊的《信仰人民》之後的又一思想文集,包括師友追憶、文化自覺、社會主義三部分。作者憶陳瀚笙、張培剛、浦山等學術大師,生動風趣,娓娓道來,有真性情。作者談文化與政治,則以深邃的思考、清新的史觀、直擊人心的語言討論了政學兩界關注的熱點問題:為什麽大學要培養理想主義?科技工作者的國家認同有什麽意義?黨如何組織社區居民辦好養小、送老等百姓最關心的事?黨政體係如何根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如何提高都市的治理能力?

 

 

Image

Image

往期精選

 

學人書單 |  36位學人薦書(文史哲)  |  36位學人薦書(政經法) | 中國近現代史書單 | 2018年學人Scholar編輯書單 | 東西方文化通識讀本  | 世界史書單

學人訪談 | 展江 | 楊福泉 | 何義亮 | 路新生 薑克實 | 蕭功秦 | 錢理群 | 伍國 | 劉清平 

學人往事&逝者 | 金觀濤 劉青峰 | 餘英時 | 楊小凱 | 許良英 | 揚之水 | 麥克法誇爾 | 林向榮 | 江緒林 胡適誕辰127周年 | 高華逝世七周年祭

學人史料 | 趙元任 | 王小波 | 錢穆 | 胡適逝世57周年 | 名家寫給胡適的挽聯 | 一瓣心香祭高華 

專題 | 韌性的生活 | 思想史研究 | 學術批評 |  打工詩人 | 修昔底德陷阱 | 學術伉儷 | 學人萌照 | 青年與時代 | 資中筠

Image
 

學人·思想的蘆葦

 
 

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