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信:54聊反抗

(2024-05-03 18:09:09) 下一個

1) https://mp.weixin.qq.com/s/BWahdUndHxM8Q7aXuraHFg

從五四學生運動看青年學生的反抗鬥爭精神

 持酒話桑麻 木公漫談 2022-05-13 05:00 

在巴黎和會外交失敗之際,無數青年學生懷著滿腔熱血,走上街頭,向反動政府示威。“廢除二十一條”“外爭國權,內懲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等橫幅標語占滿了整個北京城。1919年5月4日,在短暫的集會演說之後,學生隊伍向使館區進發。行至東郊民巷西口,受到巡捕阻攔學生遂推舉代表請求會見4國公使。僅美國使館人員接受了學生的陳詞書,英法意使館均以公使不在為由拒絕接受。3000餘名學生在烈日下整整曬了兩個小時隨後,學生隊伍轉向趙家樓曹汝霖住宅痛打了章宗祥匡互生帶頭衝進曹宅,並放火火燒曹宅。隨後,軍警出麵控製事態,並逮捕了學生代表32人。盡管麵對著手持棍棒、槍支的軍警的阻攔,麵對著可能的牢獄之災,當時的學生們仍不懼威脅,鬥爭到底。

青年學生運動給反動的北洋政府造成極大壓力。因此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

Image

 

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被認定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在五四運動中,愛國主義的外在表現就是力爭國權,與反動政府的妥協讓步鬥爭,反抗帝國主義實力的剝削壓迫。這也是一種反抗精神,一種無所畏懼的革命精神。

我想起《紀念劉和珍君》中的一段話:我沒有親見;聽說,她,劉和珍君,那時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請願而已,稍有人心者,誰也不會料到有這樣的羅網。但竟在執政府前中彈了,從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創傷,隻是沒有便死。同去的張靜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彈,其一是手槍,立仆;同去的楊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擊,彈從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還能坐起來,一個兵在她頭部及胸部猛擊兩棍,於是死掉了。”她是學生,更是“真的猛士”。

那當代青年學生是否也可以傳承這樣一種鬥爭精神呢?我認為這是必須的。這種鬥爭精神是青年擔當的見證,是青年熱血的見證。當社會不公發生之時;當廣大學生權益被侵犯時,學生們應當團結起來,揭露社會的黑暗麵,弘揚正氣;應當聯合起來,以任何不違法的形式、方法,來維護自身權益。單獨一個兩個學生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在2022年上半學期,同濟大學一名同學因公開反抗學校爛透了的防疫措施而被約談、處分。若是學生們能共同發聲,而不是等這個同誌發聲,而不是隻站在一旁,批評或盛讚發聲之舉。青年學生要成為“真的猛士”而不是“看客”。同樣,在西南交通大學修改教學計劃的事件中,隻有一名同學激烈反抗,大多同學都不敢於真正與不合理的安排鬥爭。(慚愧的是,我在大學期間也不敢真正和不合理的安排鬥爭)可以預見的是,此事很有可能不了了之。

聯合起來!

 

2) https://mp.weixin.qq.com/s/2umBezPrW4-tYR8GYnB3ZA?

有推薦:五四青年節,讓我們來聊聊反抗

魚香抄手不苦瓜 cwushelian 2017-05-04 08:19

Image

 

五四青年節

 

為民國初年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節日,是為紀念1919年5月4日爆發的五四運動而設立的。

它來源於中國1919年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發生背景

1918年11月11日,延續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英、美、法等國的勝利和德、奧等國的失敗而告結束。1919年1月,獲勝的國家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和平會議。中華民國作為戰勝國參加會議。中華民國代表在會上提出廢除外國在華特權,取消二十一條等正當要求,均遭拒絕。會議竟決定日本接管德國在華的各種特權。對這喪權辱國的條約,中華民國代表居然準備簽字承認。消息傳來,舉國震怒,群情激憤。

 

學生為先導的五四愛國運動就如火山爆發一般地開始了。

 

Image

 

1919年5月4日,一群青年走上街頭,振臂高呼,傳遞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向人們展現出青年學子的責任和擔當,讓中國革命的麵貌煥然一新。98年過去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光芒依然閃爍在無數青年心中,成為新時代年輕人孜孜不倦的向往和追求。

 

正是因為那時學生們強烈的反抗意識和愛國鬥爭,我們才能有如今和平自主的國家,才能生活在這樣一個安詳平和的環境中。

 

今天苦瓜君要推薦的電影:和反抗有關。

 

《V字仇殺隊》(美、德)

詹姆斯·麥克提格

Image

 

這個電影講述的是未來英國的情景,那時世界動蕩,而英國由獨裁者亞當·蘇特勒(約翰·赫特飾)控製,其領導的獨裁政府限製言論自由、控製輿論、製造恐慌、製定了宵禁令、並且秘密製造病毒武器,並且不惜一切以活人為實驗體。秘密警察跟空氣一樣監聽人民任何事情,任何移民、回教徒、同性戀者,或得了瘟疫的人會送往集中營等死,人民在蘇特勒的獨裁下敢怒不敢言,趨於麻木。

就是在這樣的故事背景之下,一位名叫伊芙·哈蒙(娜塔莉·波特曼飾)的溫柔年輕女子死裏逃生,被一名叫V的帶著麵具怪人救出,V具有不可思議的戰鬥能力,其詭計變化多端,手段極其殘忍。當他摧毀了倫敦兩個標誌性建築並控製了被政府擺布的電視廣播以後,一場革命爆發了。

 

 

Image

 

《V字仇殺隊》講述了一個關於自由、民主、對人民洗腦改造、獨裁政府的故事。場景設在未來的倫敦——反烏托邦社會,描述戴著蓋伊·福克斯麵具的神秘人物、一位試圖創造社會政治變遷,同時暗自推動激烈私人複仇的自由鬥士V。

 

相信我,V是這個世界上最風度翩翩的殺手,他熱愛柴科夫斯基、熟讀莎士比亞,每次看《基督山伯爵》都會被打動,連進行爆炸的時候都需要交響樂來配合。

他好像不屬於那個世界,像是時空旅行的流亡者,他自得其樂又離群索居。

——逍遙獸《跳著舞革命》

 

他說,沒有舞蹈的革命是不值得發動的革命。

Image

 

V的麵具來自蓋伊·福克斯,就是我們視聽說書上的那個蓋伊福克斯。

 

蓋伊·福克斯

本名為桂多·福克斯,生於英格蘭約克。

天主教陰謀組織的成員,該陰謀組織企圖實施火藥陰謀

該陰謀組織計劃刺殺詹姆士一世和英格蘭議會上下兩院的所有成員。為了完成刺殺,他們將在1605年議會開會期間炸掉上議院。蓋伊·福克斯主要負責後一階段計劃的執行。但是在未完成任務時被發現。 蓋伊·福克斯在後來的審判中被處死。

 

似乎是為了懷念那個因為反抗而犧牲的人,V選擇了這個麵具作為自己的護身符,在V真身隻出現了一次的鏡頭我們可以看出來V是“醜陋”的。

 

Image

 

可到底什麽是“醜陋”,我們該如何定義“醜陋”?

在那樣一個高壓政權統治之下,人們為了尋求庇護不得不讓渡一部分權利給政府。

可是他們忘了,在這之前他們是自由的。

那個時候,沒有秘密警察每天巡邏讓人們夜晚不出行,沒有居高臨下的指令通知你去做什麽。

Image

但是長久以來的生活已經讓人們麻木,讓人們忘記去反抗,去革命,安逸於自己的生活。

這個時候突然站出來反抗的V看起來是如此的與眾不同又特立獨行,他一直沒有出現的臉反倒增添了許多神秘感。

 

就像V說的那樣:有不同的人和平執政,他們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Image

 

很可惜,如果這部片子出現在三十年前或者更早,應該是會比現在更受歡迎的。

現在我們身處一個和平的年代,已經不再是那個謳歌和頌揚革命的年代了。

 

V 到底是一個革命家還是恐怖主義分子,我想一定是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他搞暗殺、他搞爆炸,毫無疑問,他是個徹頭徹尾的恐怖分子。可是那些革命家難道沒有暗殺,沒有爆炸過嗎?

 

為什麽沒有人懷疑當時的統治者是如何站上統治的位置上,當陰謀被強卻壓迫無法被揭發,人們能做的是什麽呢?

 

然而革命者是永遠站在人民這一邊的,當新聞媒體肆意歪曲黑白;當隱私和人身自由肆意遭到踐踏;此時V的臉出現在屏幕上又是何等的激奮人心。

Image

Image

盡管不是所有的反抗都會得到想要的結果,但是隻有有人願意站出來說不,那就證明: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沒有思想,任人擺布的玩偶。

 

隻是希望若幹年後還能有人記得十七世紀世有個蓋伊福克斯,而在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還有一個犧牲的反抗者叫做V。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