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金庸父親被槍決的前前後後

(2024-03-18 18:24:11) 下一個

https://mp.weixin.qq.com/s/SyRbO4z0doGHo8_c2eaW1A

金庸父親被槍決的前前後後 鄧小平還當麵道歉

劉亞東 記錄和傳播 2020-12-19 08:25

本文轉載自報人劉亞東

 

Image

 

一、“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

 

2000年年初,金庸在其自傳體散文《月雲》中寫道:“從山東來的軍隊打進了宜官的家鄉,宜官的爸爸被判定是地主,欺壓農民,處了死刑。宜官在香港哭了三天三晚,傷心了大半年,但他沒有痛恨殺了他爸爸的軍隊。因為全中國處死的地主有上千上萬,這是天翻地覆的大變。”

 

“宜官”是金庸的小名,是他父親查樹勳(一說為查樞卿,又名查荷祥、查懋忠)給起的。金庸並不姓金,而是姓查,本名查良鏞。“金庸”是他的筆名,由“鏞”字一分為二而得。

 

1924年2月,金庸出生在浙江省海寧縣袁花鎮。海寧查家在當地是數一數二的世家望族。在查家祠堂上,恭恭敬敬地懸掛著一副對聯:“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這是康熙皇帝親筆為查家禦書的一副對聯。在康熙禦書旁邊,記錄著查家的功名榜,上麵記載著幾十位在各朝各代有功名的查氏族人,其中官至翰林的並不鮮見。在康熙一朝有兩位,一是康熙的侍從大臣查升,二是翰林院編修、著名詩人查慎行;雍正時則有禮部侍郎查嗣庭(查慎行弟)。當時查家稱為“一門七進士,叔侄五翰林”。

 

金庸祖父查文清1886年考取進士,曾經在江蘇丹陽任知縣,後因政績加同知銜,是海寧查家最後一位進士。其膝下除查樹勳以外,還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是個大家庭。查樹勳生於1897年,排行第三。其大哥是清朝的秀才,二哥是北大國文係的高材生。

 

查文清因為丹陽教案被革除職務,回鄉閑居。經過一番變故,到了金庸父親這一代,查家已經衰落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查文清死後,留下一些家宅和田地。到金庸出生那年,查家還有3600多畝土地,100多戶佃農。查樹勳是中國三大教會大學之一的震旦大學畢業生,受過西式教育,比較開明,屬於那種過渡時代的“中西混雜”的人物。他不再恪守先輩從文的傳統,一改而從商。

 

22歲大學畢業後,他開始經營海寧的大來錢莊。抗戰期間,大來錢莊毀於炮火,使他一度心灰意懶,無心再做生意。直到晚年,他才重整旗鼓,再度經營查家錢莊——義莊。

 

二、金庸之父查樹勳將1000畝水田充當本族義田,周濟宗親,興辦教育

 

查氏義莊始建於1825年,辦理贍賑業務,周濟宗親,興辦教育。查氏將1000畝水田充當本族義田,查氏子孫將其視為祖產,請地方官將其另立戶名,登記注冊。這些義田是上好良田,旱澇保收。扣除賦稅及損耗,一般每年可收租穀3500石,將其變賣成銀元,再由管理人員買米,按月發給族人。每到秋收,查樹勳視年成好壞,給佃農減租或免租。他還從義莊拿出一筆錢,興辦了龍頭閣小學,作為龍山學堂的分部,孩子們均免費入學。本鎮金竺莊有個窮秀才的兒子楊德舉考取了震旦大學,窮秀才樂極生悲,激動之下竟然心髒病發作死亡。查樹勳聽說後,帶著管家前往,買了一副上好棺材,從查氏田地中劃出一方換來墓地,擇日安葬了楊秀才,費用從義莊支付。幾日後,他又讓人送給楊德舉一筆錢,作為其學費。

 

1914年,查樹勳娶19歲的徐祿為妻,徐祿是大詩人徐誌摩的堂姑母,即徐祿是徐誌摩之父徐申如的堂妹。徐祿讀過私塾,不僅知書達理,喜弄詩文,而且思想開明,作風民主。閑暇時,她總是手不釋卷,研讀把玩,讀書成為其怡情消遣的方式。查樹勳與徐祿感情甚篤,先後生下五子二女(即良鏗、良鏞、良浩、良棟、良鈺五子,良繡、良璿二女),金庸是老二。1937年,日軍侵入江南,他的家鄉慘遭轟炸,查樹勳夫婦帶著全家逃難,徐祿得急性痢疾病亡。當時,13歲的金庸尚在嘉興讀書。

 

金庸的繼母名叫顧秀英。11歲時,顧秀英押給查家當丫環,起先伺候金庸的祖母。徐祿病亡滿3年後的1940年,查樹勳續弦再娶,小他17歲的顧秀英便做了他的新妻子,先後生下良铖、良楠、良斌、良根四子和良琪、良瑉二女。

 

顧秀英是位賢妻良母,對丈夫唯謹唯慎,處處謙讓;對前房和親生的兒女,沒有親疏之別,給予同等的母愛。解放初,查樹勳早逝。1958年,在無糧無柴的歲月裏,她賣掉了所住的兩間老房以維持生計,不料被誣以“地主婆要反攻倒算”的罪名,遭受了三日三夜的毒打。回到家,她對兒女們說:“什麽苦我都能忍受,隻盼著養大你們,有書念,對得起你們早死的父親。”顧秀英於1989年去世,享年77歲。

 

查樹勳對金庸相當憐愛,同時對他寄予厚望。有一年聖誕節,他送給小金庸一本查爾斯·狄更斯的著作《聖誕頌歌》作為聖誕禮物。此書講的是一個冷酷的守財奴的故事。在一個聖誕之夜,守財奴史克魯奇遇到了從前與他合夥的一個死者的鬼魂,鬼魂告訴他,將有三個聖誕精靈帶他外出遊曆,接下來就開始講述他的這三次遊曆。這個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小金庸,直到成年,他還把此書帶到身邊,每當聖誕夜就拿出來讀上幾頁。

 

查樹勳看到兒子一天到晚看書,不喜歡運動遊戲,體質羸弱,很擔心,便常帶他去野遊,帶他放風箏、騎自行車。但金庸對這些興趣不大,隻是敷衍了事。

 

無奈之下,查樹勳想到了妹妹查玉芳,她愛好舞劍,便將金庸交給她管教。查玉芳常和天南海北的女俠聚會,金庸耳染目濡,也喜歡起武俠小說。他後來所寫的眾多武俠小說中,那眾多女俠展示的那些劍式名稱,很多是聽姑媽和她的俠友們講的。

 

三、鄧小平會見金庸,向金庸道歉,微笑著說:“團結起來向前看!”

 

新中國成立初期,一場“鎮反”運動在全國轟轟烈烈地展開,“殺、關、管”三管齊下。由於殺人批準權力下放,有的地方出現了亂捕亂殺現象。查樹勳因為兒子在香港,自然被扣上有“海外關係”的帽子,連同不法地主罪名一並審查。

 

不久,查樹勳被列入“管”的名單。1951年1月後,從上到下捕殺反革命分子的進度加快,他被升格為“關”的對象。鎮壓人員組織村裏人揭發其罪行,可他一貫行善積德,對村民友好,且年年資助窮人,所以沒有一個人控訴他。最後鄰村一個殘匪揭發他窩藏槍支。於是,他進入“殺”的名單。給他羅織的罪名有抗糧、窩藏土匪、圖謀殺害幹部等。其實,“抗糧”是謬誤。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征收公糧,因為糧食在佃農手裏,佃農自己交了,查樹勳家所交的糧就少了。至於“窩藏土匪”,指的是顧秀英弟弟(浙南山區殘匪)曾在其家躲藏了幾天。“圖謀殺害幹部”指的是那支手槍招來的莫須有的罪名。許多年後,金庸大妹查良琇說出了那支手槍的真相:繼母顧秀英弟弟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將一支手槍偷偷藏在姐姐家後院的糧庫內。這事查樹勳夫婦並不知曉,壓根就沒見過。不料,顧秀英弟弟把此事泄露給自己的同道。

 

1951年4月26日,查樹勳被從監獄裏拉出來,對照姓名、照片後,不換衣服,不賞酒飯,五花大綁甩上刑車,即開向袁花鎮查樹勳所辦的龍頭閣小學的操場。到達操場後,4人一批,立即槍斃。金庸繼母事後才知道消息,強忍淚水來收屍,隻見丈夫橫屍操場邊的田埂上,身下一灘血。妻兒們把遺體拉回家,連夜掩埋,不敢留有墳頭。

 

顧秀英堅信丈夫是無辜的,在丈夫死後的30多年裏,多方申訴,為其平反而奔走。

 

1981年7月18日,鄧小平會見金庸,向金庸道歉,微笑著說:“團結起來向前看!”金庸點點頭,說:“人入黃泉不能複生,算了吧!”

 

鄧小平接見金庸之後,浙江省海寧縣委、縣政府與嘉興市委統戰部、市僑辦聯合組織調查組,對金庸之父查樹勳的案件進行了複查,發現是件錯案冤案,遂由海寧縣人民法院撤銷原判,宣告查樹勳無罪,給予平反昭雪。

 

1985年7月23日海寧縣人民法院就查樹勳重判案的《刑事判決書》雲:“原判認定查樹勳在解放後抗糧不交,窩藏士匪,圖謀殺害幹部以及造謠破壞等罪行,均失實。至於藏匿槍支一節,情節上與原判的認定有很大出入。本庭認為,原判認定查樹勳不法地主罪的事實不能成立,判處查樹勳死刑屬錯殺。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判決如下:撤銷海寧縣人民法庭一九五一年四月二十六日第134號刑事判決,宣告查樹勳無罪。”

 

相關閱讀:金庸一生難言的痛:生母早逝,父親被槍決,原配出軌,長子自殺

 

金庸,這個耳熟能詳的名字,陪伴了無數人走過了歡樂並富有想象的童年,也影響了無數人青蔥懵懂的少年時期。他的武俠小說在華人世界風靡一時,被人們口口相傳,他的文字妙筆生花,寫出了許許多多讓人頂禮膜拜、為人津津樂道的虛幻人物。

 

Image

 

人們折服於他的博學多識,對他能寫出那樣優美、不誇張,但又夾雜著逗趣幽默的文字感到驚訝。

 

不僅如此,他的諸多作品都被翻拍成了電視劇。

 

還記得讀中學的時候,每晚的8點檔,我們這些上了一天課的孩子們一定會軟磨硬泡的懇請父母打開電視機,就為了看《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等等這些我們早已看過小說的武俠電視劇。

 

Image

 

這一看,我們便像是被磁鐵吸住了般,坐在電視機前紋絲不動,就連如廁都忘了,直到結尾那蕩氣回腸的歌聲響起,總還覺得意猶未盡。

 

我們欣賞著他無與倫比的武俠巨作,他的每次出現在金庸迷眼裏就像籠罩著光一樣神聖,但殊不知,這樣一位文壇大拿,他並非完人,甚至,除了寫作,他的人生比多數人都要淒慘。

 

金庸,生母早逝、父親被槍決、原配出軌、長子自殺,這些都是他此生最難言的痛。

 

母親病亡 父親冤死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2月出生於浙江寧海,查家在當地是數一數二的名門望族,書香門第。

 

Image

 

查家在清代被稱為“一門七進士,叔侄五翰林”,查家世代不僅都是學富五經,飽讀詩書之人,在各朝各代,都頗有功績。

 

金庸的祖父查文清是清朝時期的一名忠臣良將,他是查家最後一位進士,因不滿國人被他國人欺負,作為官員的他為維護民眾,帶頭辭職以平息這件事。

 

被革職在家的查文清過上了悠哉閑適的農村生活,而此時的查家因無人從政,到了金庸的父親查樞卿這一代已經衰落。

 

Image

 

但“破船還有三千釘”,盡管如此,在金庸出生的時候,查家依然擁有良田千畝,佃農100多戶。

 

金庸受其祖父的深深影響,明白了隻有多讀書才能解救民族苦難,因此從小他便酷愛讀書,尤其是曆史書籍。

 

除了查文清以外,金庸的父親查樞卿也是對他影響至深的一個人,在金庸小的時候,查樞卿每天都將武俠小說剪存給他看。

 

原本就愛讀曆史書籍的金庸對武俠小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金庸的母親徐祿則出生於富商之家。

 

Image

 

1914年,查樞卿和徐祿結為夫妻,心思開明活絡的查樞卿不再恪守先輩從文的傳統,和他的妻子一樣,做起了商人,22歲大學畢業以後,他開始經營海寧的大來錢莊。

 

抗戰期間,錢莊在炮火的轟擊下毀於一旦,自己從年輕時親手經營起來的事業轟然之間倒塌,讓查樞卿無心再做生意。

 

1937年,他的家鄉在日軍的侵襲中遭到轟炸,查樞卿夫婦帶著全家逃難,在逃亡的過程中,母親徐祿因身患重病而離世,留下七個孩子。而此時的金庸隻有13歲,小小年紀便已失去母親,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Image

 

在徐祿病亡三年後,查樞卿娶了比他小17歲,原是查家丫鬟的顧秀英作為他的新妻子。

 

在金庸27歲的時候,54歲的查樞卿因被鄰村一個殘匪揭發窩藏槍支而被槍決。但在1981年,相關部門在對此案進行複查時,才發覺這是件冤案,並給予平反昭雪。

 

隻可惜被冤枉的查樞卿早已離去30年。

 

雖然父親的冤案得到了平反,但印刻在金庸心中的傷痛卻永遠無法再縫合。

 

婚姻道路 崎嶇不平

 

自古才子多風流,金庸先生的愛情也難逃這一經典名句。

 

Image

 

金庸一生結過三次婚,他的第一任妻子杜治芬,人稱“杜四娘”。

 

1947年,金庸在杭州拜訪同事的朋友杜冶秋時,認識了當時年僅17歲的杜家小姐杜治芬。

 

杜治芬是典型的江南女子,眉清目秀,麵容姣好,從小喜愛古代詩詞,和同為書香門第出身的金庸有著共同的愛好和興趣,才子佳人一直以來是最完美的搭配。

 

Image

 

時年24歲的金庸對杜治芬暗生情愫,在他第二次登門拜訪時,送去了一疊戲票,從此以後,同為情竇初開的兩人紛紛墜入愛河,並在一年以後,喜結連理。

 

婚後,杜治芬同金庸一起去了香港,回到香港後,金庸立馬投入到了緊張繁忙的工作中,經常留下不懂粵語且沒有工作的杜治芬一人在家。

 

婚後的杜治芬過的極不愉快,婚後生活和婚前的甜蜜熱戀形成的極大反差,讓杜治芬一時無法接受。

 

Image

 

兩人漸行漸遠,並在1953年辦理了離婚手續。

 

多年以後,74歲高齡的金庸在回憶起這段往事依然眼淚含光,並表示,是杜治芬背叛了他,曾經的他們很相愛,但最後還是走到了離婚的那一步,“你問我後不後悔,我說不後悔”。

 

和杜治芬離婚三年後,金庸再一次走進了婚姻殿堂,他的第二任妻子朱玫,是一名新聞記者,她和金庸一同經曆了風雨同舟的20年。

 

就如許多白手起家,在富裕後卻分道揚鑣的夫妻們一樣,金庸和朱玫共患難,在金庸草創《明報》的時候,備嚐艱辛。

 

Image

 

當時的《明報》,朱玫是唯一的女記者,剛開始,《明報》的銷量不盡人如意,頻臨倒閉。

 

但朱玫是一名敢打敢拚,風風火火的事業型女性,越是在困難的環境中越會激發他不服輸的鬥誌。

 

那段期間,金庸和朱玫為了工作經常熬夜,需要提神的時候,兩人就共喝一杯咖啡,生活雖過的拮據,但精神上的富足讓金庸時常覺得自己很幸福。

 

在這段事業的艱苦奮鬥期,四個孩子也相繼出生。

 

Image

 

1970年,因金庸已經寫完14部長、短篇武俠小說,《明報》也發展成香港暢銷的大報,金庸和朱玫夫婦兩的生活終於走出了困境。

 

隨著事業的擴大,生活物質上日趨好轉的兩人之間開始出現了隔閡,婚姻也漸漸亮起了紅燈。

 

1976年,在經曆了風風雨雨的20年婚姻生活後,最終,個性極強的朱玫向同為強勢個性的金庸提出了離婚。

 

可沒想到,他們的長子在不久後隨著他們婚姻的破裂也離開了人世。

 

Image

 

“曾想與他一同離去”的失子之痛

 

查傳俠是金庸和朱玫的第一個孩子,查傳俠出生之際,正是《明報》草創之極,篳路藍縷,十分艱辛。

 

查傳俠遺傳了金庸的文學才能,11歲時,就開始發表文章,早慧敏感的他曾寫了一篇作文《我的人生是為了什麽》,讓他的班主任印象深刻。

 

Image

 

朱玫和金庸提出離婚的時候,查傳俠正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書,聽聞父母離異,又處於失戀痛苦中的他很是絕望,在不久後遂自殺身亡,年僅19歲。

 

金庸對查傳俠的感情極深,他曾經表示:好幾次,他都想隨著查傳俠一同離去。

 

但斯人已逝,惟願安息。

 

而金庸老先生也於2018年10月30日長辭與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