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平添水閣寒

人近半百,攜婦將雛,背井離鄉,開啟新生,偶發片語,自娛自樂,聊作紙上故鄉。
正文

揮淚對藏書

(2022-12-19 13:46:04) 下一個

  事情總是突然而至,快得讓人來不及反應。

   七月初的某一天,突然在深夜接到了體檢通知,緊接著錄指紋......這一切都說明,去國的日子不遠了。在此期間並沒有一絲激動,不知道是不是經曆了長達五年山重水複的馬拉鬆式申請,心中的激情早已耗盡。還是像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所言“這世上有兩種悲劇,一種是求而不得,一種是竟然得到了!”
  老婆下了最後通牒,“抓緊把你的書清理完!”樓上十二個書櫃內外兩層塞得滿滿當當。地下室八個頂天立地的鐵架子,和四個書櫃,到底有多少本書,我也不清楚。雖然自十年前在孔夫子舊書網上開了網店,出售自己因興趣轉移或一時興起買的各類新舊藏書,卻始終不溫不火,一年的銷售額還抵不上後來居上在孔夫子舊書網上售書的書販晁老三一個月。實際上,自己心裏也明白,現在孔夫子舊書網不像以往,開廢品站的都上網賣書了,當然誰的價格低就賣得快。人家當廢品,自己當寶貝疙瘩,每賣一本書像嫁出去一個姑娘一樣心疼。再者,不忍心多年天南海北搜集的書賤賣,寧願放在家裏。如此心理,能賣得出去才怪?
  老婆通之以情,曉之以理。“像咱們這種平頭百姓,出去肯定要租房住,哪有地方放你的書?再說,你千裏迢迢運過去,光運費得多少錢?”
       無奈,隻好忍痛處理。在網站上打了廣告,九折處理外加運費。確也招來不少訂單,單月銷售額頂得上過去一年,可是賣的都是以往準備退休後好好研讀的大部頭文集。在此期間,一個買過我兩冊港台散文集的女店主,希望我把店內上架或未上架的港台作家文集發圖片給她,聲稱要寫一係列研究文章。未料辛苦一天,將所有圖書拍照微信發給她後,卻隻一味還價並不下單,讓人哭笑不得。
  偶爾一兩個稀稀落落的訂單和家裏滿坑滿穀的書,此時方有為書所累之感。老婆幹脆發話,讓抓緊找個開網店賣書的老板兌出去。打電話給平時老買書的書販小管,他隻按每斤兩塊的廢品收購價收,氣得發恨說寧願放著落灰也不賣給他。
  又聯係了書販晁老三,曾經我是他的大主顧。我的很多舊書都是從他那裏買的。那幾年,他從北京進的書質量好的驚人。不但品相好,而且都沒被人挑選過。我在老三那裏買了不少好書,有內地難得見到的港台原版書,有名家簽名本。如龍應台簽名的台版《野火集》及國學家南懷瑾、現代著名詩人鄭敏的簽名本。所以,那幾年是我淘書生涯中的黃金時代。可惜好景不長,我自許為當地第一個在孔夫子舊書網上注冊的書友,自從向老三的大哥晁老大介紹了孔夫子舊書網後,當地的好多賣舊書的書販陸續網上開店。我當然也在他們那裏買不得質優價廉的好書了,真是自掘墳墓,活該!
老三相對厚道些,也知道我從他那裏買的好書多,拉著合夥人到我的地下室看了現場後,給我出到一噸6000元。老三得了便宜還賣乖,“哥啊,說實在的,我自己的書現在都賣不完,這次純屬幫你的忙!”。
   老三帶了一輛卡車和4個工人,花了整整一天時間,足足裝了兩大卡車,才把我地下室的書拉完。我一邊幫他裝車,一邊隨手撿起一本書,向他介紹這本書的價值,一邊緬懷我買每一冊書的舊時光。年近半百,記憶力不再,許多學生時代背誦得滾瓜爛熟的古詩文,現在不知還能記得幾句?但我至今清楚記得,我和每一本心愛的書邂逅的故事,以及當時的書價。高中時嚴重社恐的的我,未來最理想的職業竟是一名圖書館管理員。買書,讀書,理書,興來寫讀書隨筆......凡是跟書有關的職業,我都喜歡。時過多年,初心未變,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我像送出嫁的女兒一樣,坐著老三的卡車,把書送他幾十裏外的倉庫裏。參觀了他的倉庫,讓我提意見,我如實答道,“沒好書!”。他承認,自從原來供貨的北京書商小朱轉行幹餐飲以後,他進的貨質量就不行了。我想這才是他積極收我的書的動力吧。
   回家時,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堆成小山的原本屬於我的舊藏,每一本書都帶著我的手溫,現在已經屬於別人,不久後將飛往全國各地,找到不同的主人。一念及此,頓時悲欣交集。李後主去國時,“猶記倉皇辭廟日,揮淚對宮娥”。我一升鬥小民,不甘平庸終老,而選擇遠赴海外發展。自許愛書之人,卻擺脫不了棄書而去的命運。暮色蒼茫之中,唯一能做的是,掬一捧淚,與書告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