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老大出生,因為博士班的課業繁重,我父母從中國飛來美國幫我照料。在他們的精心喂養下, 才一個多月,女兒就長得肥肥壯壯,體重身高遠超標準,每天看著肥嘟嘟的娃,爸爸媽媽滿心歡喜。一天,我的美國學生前來探望,媽媽抱著娃出來給她看看。下麵是他們之間的一段對話:
我媽媽:來,看看娃,你看娃胖嗎?
美國學生:不胖。
我媽媽:不胖?怎麽不胖?
美國學生:真的不胖。
我媽媽:這麽胖,還不算胖啊?(失望地走開)你抱抱吧。
美國學生(趕緊擺手):不用不用。
媽媽對此表示非常不理解。
這個場景過去10多年了,到今天我想起來還忍俊不禁。我想其中的誤會多數人都可以心領神會,在傳統的中國理念中,新生兒胖意味著健康,但英文中,胖被翻譯成了“fat”. 說別人 fat, 就是說人不健康,是很不厚道的說辭。所以即使美國學生心裏也覺得娃很胖,口頭上是不能認可的,所以連連說“不胖不胖”。
另一個誤會是媽媽主動讓美國學生抱抱娃,美國學生事後說,她從來沒抱過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擔心自己姿勢不對對娃造成傷害,所以就拒絕了。但從中國的習慣來說,在父母許可的前提下,抱抱或者摸摸別人的小娃,是表達友好喜愛的一些肢體動作。
所以在中英文翻譯時,一定要注意詞匯的文化含義。你也有過類似的經曆嗎?歡迎在評論區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