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墟

廣漠寒山碧海蒼天,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個人資料
馮墟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五月下旬麻省上空不散的陰雲

(2025-05-25 21:35:17) 下一個

這場風雨,已經連綿一周。這是正確的時節,想起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761年春天詩聖寫這首詩的時候,已經在成都安頓下來一年多了,可以稍有閑情,享受當地風物。文字淺易,千百年後我們還能讀懂。一般人隻記得前一半,但後一半可能更精彩。“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早上看雨淋濕的花叢,錦官城的花兒濃密得不得了。成都以芙蓉著稱,故稱蓉城。三星堆文化裏,就開始出現絲綢。到戰國時期,發展成了蜀錦。西漢在成都設錦官,就是紡織局長,主管蜀錦生產經營,所以成都又名錦官城,有錦裏、錦江。

 

杜甫這首詩流行千年,自然是好。但我眼前的景象有所不同。

天有九重,每一重好像都壓著烏雲。上次見太陽,已是一周以前。天一直沉著臉,讓雨時下時不下。雨急的時候,打得啪啪響。緩下來,隻有沙沙聲。更多時候,什麽聲音都沒有,但地兒是濕的、被打落的楓樹花蕊一片淩亂,樹葉都打了蠟、發出幽幽墨綠的光。雨點不計白天黑夜,打在櫻樹上,樹枝低垂、連帶每一片綠葉,快碰著草坪,不由得佩服櫻樹的韌勁。樹不會說話,風聲雨聲都隻是風和雨的聲勢,與樹無關。風雨中,樹的沉默跟風雨聲一樣響亮,跟大地一樣堅決。土壤已經濕透、飽和,我開始擔心老舊的混凝土屋基能不能繼續阻擋雨水的侵襲。

春雨將冬衣留在身上,暖氣不能關,睡覺蓋棉被,春夜喜雨?

 

成都是錦官城,波士頓算什麽城?大波士頓地區是老工業基地,過去也有紡織業,但縱觀今昔,其最大特色是教育。我們這兒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學,聰明人多,稱“博士屯”是恰當的。

中國有深厚的專製傳統,但中華傳統對知識和知識分子大體是尊重的,也不是沒有一點民主自由因素。學生中了秀才,就進入士大夫階層,免本人稅役,見縣官不用下跪,輕罪免罰。中了舉人,可以免除上百畝田地的賦稅,保障生活,有當官機會。中了進士,全家免稅役,蔭及鄉黨,當地百姓都願意將自己土地掛在進士門下、享受免稅待遇;享受俸祿,可以從政。科舉製度給平民子弟參政提供了機會。

哈佛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裏麵的秀才、舉人和進士不少。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為什麽要取消哈佛的免稅待遇和研究經費?孔子有弟子三千,還要怎樣逐個審查他們的國籍、移民身份?

美國要更加偉大,在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依靠什麽?除卻世界名校,美國憑什麽去贏得國際競爭?曼哈頓計劃為美國盡快贏得二戰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參與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都來自於各大學,世界上第一個核反應堆是由意大利移民費米在芝加哥大學建立的。

川普第一任期“曲速行動”新冠疫苗開發的成功,得益於中國張永振最早公布的病毒基因序列,離不開匈牙利移民卡塔琳·卡裏科的基礎研究。莫多納的創始人當中,多數都跟哈佛、麻省理工有關聯。在成功的背後,政府何必追究科學家腦袋裏裝著的意識形態是否跟自己一致?如果出現不一致,也許應該修正的是官方,未必是科學家。

聯邦政府給大學的研究經費,不是一種施舍,而是有產出的。按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圖靈獎等標準衡量,美國大學的產率,是全世界最高的。

學術、教育事業必須堅持獨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絕不能成為政治權力的附庸、奴婢。如果政治至上、以意識形態鬥爭為綱,由政府對學生學者就政治問題進行普遍審查,美國就跟中國以前沒區別了。我們這些從紅色中國出來的人對政審這一套可是再熟悉不過了,請共和黨不要向共產黨學習。

哈佛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大學,跟校內外的自由空氣分不開。學術缺乏自由,猶如空氣中缺氧。哈佛有388年的曆史,超過美國曆史,更遠超總統任期,但目前有被毀於一位總統的危險。總統也好,億萬富翁也好,在評判哈佛的時候,首先要考慮一下,你自己的資格、智慧是不是一定比整個哈佛大學都要高明,是不是要留一點敬畏之心?

希特勒上台後的德國,血統“不純正”的科學家被迫外逃。此消彼長,加速了納粹的滅亡。

現在美國的學術氛圍,有點像。知識分子開始外逃,加拿大、歐洲、澳洲甚至香港都在歡迎美國學者。我們決定移民到美國時,絕沒料到今天。

明天是國殤日。美國的二戰老兵,也未必料到今天。

 

4月19日麻省康科德鎮北橋,250年前美國革命打響震驚世界一槍的地方

二百五十年前,是麻省的分鍾人(minutemen)首先揭竿而起,反抗暴政。二百五十年之後,幸耶不幸,同樣使命仍在麻省人肩頭。

但是太陽一定會複出,萬有引力不會消失。陽光下,櫻樹的枝頭會再次抬起。

20250525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馮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悉采心' 的評論 : 哈哈 我實際上沒去過成都。
馮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總統一個任期,相對於接近400年的曆史,算不了啥。
悉采心 回複 悄悄話
哦,原來錦官城是這麽來的,也特別讚“學術缺乏自由,猶如空氣中缺氧”。讀過卡塔琳·卡裏科的生平,了不起的女性,記得她是202?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喜歡文章的跳躍性以及內跳了也不脫節的內在連貫性:))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馮兄寫得太好了,“二百五十年前,是麻省的分鍾人(minutemen)首先揭竿而起,反抗暴政。二百五十年之後,幸耶不幸,同樣使命仍在麻省人肩頭。” 所發生的一切都匪夷所思,沒想到,在民主國家,麻省人還得起來反抗暴政。
“但是太陽一定會複出,萬有引力不會消失。陽光下,櫻樹的枝頭會再次抬起。” 期盼!
馮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白宮是掌權的地方,哈佛是產生思想的地方。井水不要犯河水。
馮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林向田' 的評論 : 無非是想控製人民的思想,跟共產黨的“統一思想”差不多。
馮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革命傳統不能丟!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利令智昏,權令智昏!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川普不讓哈佛招收國際學生,又一次突破了人們對他認知的底線。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4月19日麻省康科德鎮北橋,250年前美國革命打響震驚世界一槍的地方”,去過這裏,Happy Memorial Day!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