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多美好》是一部意大利電影,由羅伯托·貝尼尼(Roberto Benigni)導演、並跟夫人妮可萊塔·布拉斯基(Nicoletta Braschi)聯袂主演。描敘二戰猶太人大屠殺的電影很多了,《生命多美好》很別致,亦諧亦莊、是悲喜劇,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和最佳男演員獎。
1939年,男青年蓋多到托斯卡納 阿雷佐(Arezzo, Tuscany)投奔叔叔埃利塞奧。進城路上,他巧遇當地姑娘朵拉。朵拉是名小學教師,美麗溫柔。二人以後有一係列的“巧遇”,蓋多的機敏滑稽贏得了朵拉的好感。但二人的交往有雙重障礙。一、朵拉父母希望她跟地方官魯道夫成親,而蓋多恰好跟魯道夫有過節。二、1938年9月墨索裏尼當局頒布的《種族法》禁止猶太人和非猶太人通婚,蓋多是猶太人,而朵拉不是。
但丁說,“愛情可以移動太陽和星星。”朵拉不情不願跟魯道夫訂婚。蓋多騎著叔叔的馬 羅賓漢,堂而皇之將她從訂婚宴席上接走。他們私自結婚,開了一家書店。
到1944年,他們的兒子約書亞四歲。朵拉的媽假裝來買書,偷偷來看過一次。小家夥已經能讀書、看店。老太太離開時,約書亞提醒她,“外婆,您忘了找您的零錢。”
第二天約書亞生日,外婆第一次上門,誇女兒教子有方。蓋多父子、埃利塞奧叔叔都被抓走。1943年7月盟軍將意大利從北非逐出,並占領西西裏;國王維克托·伊曼紐爾三世將墨索裏尼解職並逮捕。9月德國將墨索裏尼解救出來,在意大利中部和北部成立傀儡政權意大利社會共和國,墨索裏尼被扶植為名義上的元首。德國納粹和墨索裏尼傀儡政權開始抓捕猶太人,將他們跟其他政治犯一起投入集中營。
蓋多安撫約書亞,不用害怕,他們這是去坐火車參加一場遊戲。朵拉不是猶太人,卻執意登上火車。但集中營男女分離,不讓一家人呆一起。蓋多在集中營大喇叭放朵拉熟悉的歌劇,向她暗示他們父子還活著。埃利塞奧叔叔已被毒氣殺害。約書亞幸免於難,僅僅因為他一貫討厭洗澡。
蓋多竭力使約書亞相信,集中營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遊戲,他每完成一項任務都會贏得積分,最先達到一千分的人將贏得一輛真正的坦克。但是如果他哭鬧、想媽媽或者叫餓,就會扣分,而躲避警衛的安靜孩子則會額外加分。集中營的生活嚴酷,約書亞幾次想退出遊戲,但蓋多不斷鼓勵他堅持。
一天,蓋多趁德軍家屬到訪,向約書亞證明其他孩子也在躲藏,是遊戲的一部分。他騙德國看護,讓她以為約書亞是她負責照看的孩子之一,帶他去跟德國孩子一起吃飯。蓋多要求約書亞,在遊戲的這一部分必須裝作啞巴。吃飯時,約書亞無意中用意大利語對服務員說了聲“謝謝”,遭到懷疑。看護前來調查,蓋多正教一群德國孩子學說意大利語“謝謝”,救下了約書亞。
蓋多將故事延續到了最後。當盟軍逼近、集中營陷入混亂時,他告訴兒子要躲起來,直到所有人都離開,這是遊戲的最後一項任務,之後他就能贏得一輛真正的坦克。
蓋多去找朵拉,不幸被抓到,一名軍官下令將他處決。在走向死亡的路上,蓋多最後一次經過約書亞身邊,微笑眨眼示意,繼續著遊戲。
第二天早上,當德軍和所有囚犯都已逃離,約書亞從藏身處走出,一輛謝爾曼坦克開過來。約書亞欣喜若狂,以為自己贏得了坦克,全然不知父親已被殺害。美國兵將他接上坦克。在前進的路上,約書亞跟媽媽喜獲重逢。若幹年後,他才意識到,父親的愛和做出的犧牲。
這部電影很滑稽,但看到最後,你可能會哭。我們每個人都有父親,多數人都能體會到父輩為我們做出的犧牲。
德國納粹和意大利法西斯在二戰期間,總共殺了七千多意大利猶太人。有人批評電影有違曆史真實。據我粗淺的了解,這部電影還是比較真實的。當時意大利境內的集中營集中在中部和北部,尤其是北部德國占領區。中部的托斯卡納也有集中營,也殺人。貝尼尼導演不是猶太人,但他父親曾在德國北部的一個勞改營被關押兩年。父親為了不嚇著他,總是以幽默的口吻談論自己在勞改營中的經曆。
這部電影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作曲家為尼古拉·皮奧瓦尼(Nicola Piovani)。電影中主題曲隻有音樂,沒有歌詞,還不是一首可以唱響的歌。2000年以色列歌手諾亞(Noa)和吉他手吉爾·多爾(Gil Dor)寫了英文歌詞。同年他們跟西班牙裔意大利歌手米格爾·博塞(Miguel Bosé)聯合演唱這首歌,諾亞唱英語,但博塞有時唱西班牙語。2007年,諾亞和博塞用西班牙語以男女對唱的形式重新演唱了這首歌,感染力更強。2013年,西班牙歌手瑪爾塔·博拉尼奧斯(Marta Bolaños)和西斯托·阿瑪斯(Sixto Armas)翻唱了這首歌。2014年,意大利歌手瑪拉·格林(Marla Green)和馬塞洛·西裏洛(Marcello Cirillo)翻唱了這首歌;身為意大利人,大概他們也確信用西班牙語、男女對唱,唱《活著多美好》,是最好的安排,雖然這本是意大利曲調。男女對唱,男聲實沉,女聲空靈,更能打動人。
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