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靈家族曆史研究社

專注於家族曆史研究,分享知識,發掘曆史
正文

嚴歌苓的爺爺與寶山嚴氏

(2022-08-06 00:58:59) 下一個

嚴歌苓的爺爺與寶山嚴氏

作者:伏靈家族曆史研究社

       最近各大媒體都在報道著名作家嚴歌苓抗議電影《一秒鍾》撤下其署名的新聞,這部電影改編自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她這次之所以特別憤怒,除了劇作權被侵犯之外,也因為這部小說對於嚴有特別意義。因為其中嵌入了她爺爺嚴恩椿的故事。她寫這部小說,有一部分也是為了紀念其家族先人。

       嚴恩椿這個名字,如果不是其孫女偶然提及,今天已經很少有人知道,所以許多地方寫成“恩春”,有關其生平的文字也錯誤百出。經伏靈認真考證,發現在民國時期嚴恩椿是一個非常專業的政治學家,早在滬江大學讀書時,他就表現出過人的才華,發表許多有真知灼見的文章,1916年以第一名畢業,留校擔任講師,主講社會學。1919年嚴恩椿赴美留學,次年即獲得喬治華盛頓大學的碩士學位,1922年獲得博士學位,留校擔任講師一年後返國。他在美國率先從中國的角度研究門戶開放政策對中國政治社會的影響,這項政策自1899年美國國務卿John Milton Hay提出後,很少有中國政治學者作為嚴肅學術研究題目,因此其著作迅即在美國被出版,在學界引起轟動。

         回國後,嚴恩椿先是在母校滬江大學擔任教授。1925年五卅事件爆發,聖約翰大學發生學潮,數百名師生退出該校在社會名流支持下組織了一所全新的大學——光華大學。嚴恩椿積極參加光華的籌組,並且擔任光華大學首任文科主任、政治係教授兼係主任。後來,他也曾在北京高等師範學院、複旦大學等校教課。1930年前後,他攜家南下,到廈門大學任教。1933年福建事變爆發,嚴恩椿返回上海,其主要精力放在編書上麵,不但翻譯出版哈代的名著《黛絲姑娘》,還集中精力編纂完成《英漢漢英兩用大辭典》。1937年初春嚴恩椿患病住院,“八一三事變”前夕在上海病逝,享年僅四十一歲。

       嚴恩椿籍貫為江蘇省寶山縣江灣鎮(後來屬於上海市),嚴氏為寶山江灣望族,自明代以來家族興旺,科舉成績卓越,如明萬曆進士嚴蘿書、嚴貞度、嘉靖進士嚴南野等,清代嚴氏農商並進,財富積累甚速。到晚清,嚴家在寶山已是名紳,新學事務基本由嚴氏主辦,其家族亦湧現出一批人才。僅嚴恩椿這一輩就群星燦爛,除了嚴恩椿是學界名流,其堂兄亦在北京大學任教,其弟留美同樣攻讀政治學,畢業後也在大學任教。另外,亦有族兄主持辦理中等蠶桑學校,與其伯父創辦虯江學堂遙相呼應,可謂教育世家。不過近代戰爭頻繁,江灣適鄰近日本租界,因此在日本侵華戰爭中首當其衝成為受害地,“一二八事變”與“八一三事變”中,江灣均飽受日軍轟炸,嚴氏祖宅及產業損失嚴重,到1949年江山易色,江灣大族再受衝擊,田地被沒收,市房被改造,後人也星散於全球,一百多年前曾風光無比的望族,今天已經很少有人知悉了。(伏靈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龍劍 回複 悄悄話 豈止今日,五十多年前,我從西北邊境當兵複員。因參軍前家住虹口溧陽路,而一起複員的內子是寶山楊行鎮人居中就近分配在江灣鎮落戶。鄰居中有嚴姓的,並非名門望族,也未聽說江灣有嚴姓望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