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峽兩岸和平,在美國對台戰略從模糊到清晰的變化中,成為一個比先前更加需要維護的一件事。作者認為,在現階段,雖然中美兩國都談論維護台海和平,但其內涵和做法是完全的不同。
一直到拜登總統以前,美國的維護台海和平是以政治上對台灣的結盟和軍事上對台灣援助的方法來體現,中國的維護台海和平是以政治上對台灣壓製和經濟上對台灣的讓利的方法來體現的。這是一個非常脆弱的平衡。加上美國的戰略模糊,給了雙方在政治和軍事上留下了一些可以騰挪的空間 - 美國有足夠的空間表明它依然是自由世界和國際次序的領袖,而另一方麵中國對“化外之地”依然擁有著它的主權。
從拜登總統對台灣問題的表述,美國的戰略清晰是明顯的表明,美國會軍事介入中國對台灣的武統。美國對土耳其清理土伊邊境的庫爾德武裝不軍事介入,美國對俄國和烏克蘭戰爭明確表示不軍事介入。但對中國對台灣還沒開始戰爭明確表示會軍事介入,這將原來中美雙方在政治和軍事上可以騰挪的空間擠壓到沒有。所以,美國堵死了自己可以後退的空間。但實際上,中國也早在2005年以《反分裂國家法》堵死了自己可以後退的空間。
在這樣互相的戰略清晰下,中美任何一方(甚至台灣)需要有戰爭,台海戰爭就會以非常出人意外的方式發生。美國需要戰爭,隻需要做(1)直接在台灣派遣軍事人員,(2)正式邀請中華民國總統訪美,(3)美國總統訪問台北,...凡此種種的任何一個。中國需要戰爭,可以做(1)戰機巡航台島上空,(2)戰艦進入台灣12海裏,(3)以禁止武器輸入為名實施封鎖檢查靠港船隻和飛航,...中的任何一個行使主權行為。事實上,中美雙方的實際做法已經在上述所羅列的這些事件,在不同程度上發生了。
中國的軍事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準備,是一個跡象,但美國現在在全球的軍事不介入,卻是一種更可怕跡象的軍事準備。台海和平的日子是屈指可數的了。
因此可以確定在今後九年大陸不會發起統一戰爭,但統一台灣的事情也就是十年左右發生。
美國但凡還有軍事能力阻止大陸武統,就不會如今這種嘴炮模式。
武統台灣並沒有懸念,但確實是代價最高,尤其是對台灣人。這不利於大陸對台灣的管理。
從統一角度來講,如果武統,就需要至少一代人事件才可能讓台灣人感覺自己是中國人,對比香港就知道了,香港年輕一代已經不同了,更願意去深圳工作。但如果和統,就不會很長時間,這是大陸管理代價的區別。台灣與香港不同,畢竟是中文環境,大一統思維存在於中國文化,管理成本遠比香港低。
如今台灣有大致10%的人常駐大陸生活工作,這些人是統一後管理台灣的主要力量。
中國需要關注的是在這幾年中不能出現台獨。一旦台灣跨過大陸的反分裂法紅線,大陸也就失去對台灣統一的主導權,被動應付,不得不發起武統戰爭,結果必然是台灣付出最大成本,大陸也是成本巨大。台灣成本是戰爭破壞,大陸成本是之後的管理,而不是戰爭本身。
至於美國的因素,一旦走到了戰爭地步,也就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