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穀回音

默守邊疆,思想邊境線另一邊的事
正文

2025年初夏遊Nimes

(2025-07-10 22:54:20) 下一個

這次在南法,因為沒有計劃去馬賽(Marseille),蒙皮利埃(Montpellier),和艾克斯(Aix-en-Provence),而是去了稱作French Roma的尼姆(Nimes)。十多年前,History Channel有個節目,Ancient Impossible,其中一集就有介紹Nimes的建於古羅馬的競技場(Arena)。講到到目前為止,我們現代的體育場(stadium)的設計和建設,都還沒有超越Nimes的這個。

和附近的Arene d’Arles比,Arenes de Nimes在尺寸上要略小一點(長度小了3米,寬度小了8米)。但Nimes的要容納28,000人(多了8,000人)。筆者相信,晚了30年建的Arenes de Nimes(建於公元後100年),在設計上更加合理和人性化。History Channel的Narrative講到,Arenes de Nimes如何利用三層22排的樓梯和回廊,來控製觀眾的散場流量。還講到其頂篷的遮陽裝置,如何根據太陽的位子不同而做到即時的調整。即便是今天的體育場的屋頂,都還做不到這樣的複雜。再設想一下,一個50,000-60,000人的一個城市裏,有一個可容納幾乎一半公民的競技場的場景,這是一個如何富裕的城市!更何況,2,000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在使用中:一年兩次的西班牙式鬥牛,和不定期的音樂會和公眾集會。進去參觀的時候,正在調試燈光,似乎是在為一場音樂會或演出在做準備。這是一個至今還保護的最好的古羅馬建的競技場,屬UNESCO的人類遺產。

離Arenes de Nimes不遠處,是Nimes的考古博物館(Musee de la Romanite)。收藏有在Nimes出土和保留的古羅馬時期的壁畫,馬賽克牆,和其他考古發掘的文物。在100度的高溫下,附加值突然徒增。

尼姆的另一個羅馬時代的古跡是Maison Carree(Square House,方形神廟)。這座方形神廟是原羅馬帝國領地中,保存最好的一座神廟。神廟建於公元後7年,碑文記載是為了紀念當時的羅馬帝國的皇帝奧古斯都(Augustus,愷撒大帝的養子)早逝的兒子和繼子(Gaius Caesar和Lucius Caesar)。在意大利,看到過很多隻剩下殘垣斷柱的神廟遺跡。第一次看到保持原樣的羅馬神廟,這也是一個驚豔。廣場的對麵,有一個用鋼筋水泥和玻璃的現代建築, Carre d’Art,其尺寸和神廟完全的一致。這是Nimes的當代藝術博物館(Musee d’Art Comtemporain)和城市圖書館。

A view of Arenes de Nimes from Musee de la Romanite

An event preparation at the Arenes

An Arenes ground floor corridor

Cloister on the ground floor

The first floor cloister separated from the rest (due to the area designated to senators and nobles)

The second floor cloister facing the street down below

Maison Carrer (south)

Ceiling decrations

Carrer d'Art, a modern version of Maison Carrer, a view from Maison Carrer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