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軍中馬前卒

中國曆史時事和國際政治評論
個人資料
正文

狡詐毒辣與任性幼稚:朝鮮出人意料的內政外交舉措解析(由金正恩“朝韓兩國論”引出)

(2025-09-27 00:56:43) 下一個

   9月21日,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出席“最高人民會議”期間宣稱,“朝鮮和韓國是兩個不同國家,絕不會合並為一國”。而在之前約兩年裏,金正恩和朝鮮官方已多次強調朝鮮和韓國已是兩個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並清除政治、教育、文宣中關於“統一”、“同胞”等內容和字眼,拆毀“統一門”等設施、廢除對南機構,還將韓國稱為“永遠的主敵”等。

   朝鮮這些舉動讓關注朝鮮問題的人們感到不解。因為之前幾十年,朝鮮都聲稱朝鮮半島的三八線以南區域也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DPRK)的一部分,朝鮮必定要統一半島。幾十年裏,朝鮮無論視韓國政府為偽政權加以敵視,還是和平親善態度接觸南方,都是以“民族統一”為前提的。而如今,朝鮮卻聲稱朝韓是兩個國家,南方無論政府還是人民都不再是同胞,較之前幾十年可謂驚天轉折。

 

   對此,不少朝鮮問題觀察家都頗為困惑,並絞盡腦汁試圖探析和解釋。如認為是金正恩為專注內政而弱化對外議題、出於朝韓分離已久難以統一的現實考慮等。還有的人認為這是朝鮮展示強硬立場,又有人認為這是朝鮮自保示弱之舉。  

 

  這些看法雖並非毫無根據,但其實並不很有說服力,且一些觀點自相矛盾。朝鮮若為發展內政,並不必要切割南方且同時還視韓國為仇敵。朝韓早已分離對抗許久,之前朝鮮也並未因此放棄統一。說朝鮮是為示強或者示弱,也是明顯片麵的解讀。而且這些看法假定了金正恩是理性人、朝鮮政權行為理性和遵循功利主義的前提。

 

   而筆者頗有一些與其他觀察者不同的看法。首先,對於朝鮮幾代領導人及其政權,不能視為充分理性的執政者。相反,其言行和政策具有強烈的非理性、主觀隨意性、極端性的特點。如果以對正常國家態度看待、以理性分析其領導人決策動機,必然會有誤判。

 

  朝鮮是實權君主模式的專製極權體製,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三人都擁有封建帝王、宗教神祇、現代極權國家元首的三重身份,無論什麽決策都不需要民意認同,也可以不講道理,在國內肆意妄為而無人敢當。其在國內為所欲為,也難以避免的影響其對外部問題的態度和言行。一個對治下臣民暴戾,又缺乏批評和自省的領導人,處理對外事務也難免乖張。

 

   事實上,相對於在內政上的妄為,如大規模暴力清洗、剝奪公民基本自由、放任饑荒和腐敗,甚至殺害近親近臣,金家三代在包括對南事務在內的外交上已是比較“克製”了。但即便如此,無論為了維護政權統治、轉移國內矛盾,還是純粹因為領導人一時興起、心血來潮,在對韓問題及外交上,也常有超出常理、與正常思維不同的驚人舉動。

 

   如1950年金日成發動朝鮮戰爭,雖有著複雜的國內國際背景,但金日成本人個性和主觀決定起到很大作用。1980年代朝鮮外交困境下,在金日成和金正日授意下,製造了震驚世界的仰光爆炸事件和大韓航空客機爆炸事件,造成數百人死亡。朝鮮還在政權建立後至20世紀末,綁架了若幹日本人、韓國人、其他國家公民,綁架理由則頗匪夷所思(如綁日本人為朝鮮間諜培訓外語、 綁架韓國導演為金正日拍電影等)。

 

 當然,金家三代的各種極端行為,也並非都是不理性的,很多不乏精密的算計和高超的技巧,可稱得上狡詐又毒辣。如1950年代金日成一邊與中國和蘇聯結盟,一邊大膽的在國內暴力清洗勞動黨內“延安派”和“蘇聯派”成員。金日成拒絕聽從中蘇兩國反對清洗的施壓,並料定中蘇不會因此對其大動幹戈。事實證明金日成判斷正確,既清洗了政敵,又繼續得到中蘇援助和對他統治合法性的承認。金正恩處決姑父兼重臣張成澤、暗殺親兄金正男,頗為殘忍、六親不認,但對鞏固其統治卻極為有益。

  

  朝鮮還時常通過暴力挑釁的“邊緣戰術”恐嚇美韓及朝鮮問題各方,以謀取利益。如朝鮮在西海岸多次炮擊韓軍軍艦和島嶼基地,並造成傷亡,製造恐怖氣氛。朝鮮還在“板門店砍樹事件”和“普韋布洛號間諜船”事件上挑釁美國。但同時又不擴大戰事,既製造了緊張氣氛、凝聚朝鮮國內人心、引發國際關注和相關方讓步,又不至於全麵戰爭威脅其統治。朝鮮多次核實驗,也是類似的目的。結果確實達成了部分目的。

 

   但朝鮮非常規、激進、極端的舉動,並不都“老謀深算”,反而也頗多任性下的幼稚和愚蠢。如朝鮮曾為吸引外資和增加財政收入,和韓國合作開發開城工業園區,開放外國遊客赴金剛山旅遊。但朝鮮卻出爾反爾,強製關閉開城工業園、驅逐韓方人員,朝鮮士兵還在金剛山槍殺韓國遊客並得到朝鮮官方嘉獎、金剛山景區後來也被關閉。朝鮮為表示棄核誠意炸毀寧邊核設施,後來卻又重建。

 

   當然還有許多例子。如在對北友好的文在寅時期,朝鮮還做出無限期停止朝韓離散家屬會麵、炸毀朝韓聯絡辦公室等舉動。還有在“板門店砍樹事件”中,因為衝突中美軍使用的斧子寫有“Austria(奧地利)”字樣,朝鮮方誤認為是“Australia(澳大利亞)”製造,竟因此憤然與澳大利亞斷交(雖斷交也有其他原因,但此事是導火索),且根本未向澳方說清原因直至2000年重新建交。

 

   朝鮮以上這些行為,從是非看都是朝方理虧、按道理不該做的,從利益分析看對朝方也是得不償失的。

 

  而近兩年朝鮮突然激烈的鼓吹“朝鮮韓國是兩個國家、韓國人不是同胞、不追求統一”,則是朝鮮非理性政治的又一次發作。其中的陰險狡詐成分和功利目的少,而因幼稚愚蠢而任性妄為的成分大。

 

  朝鮮放棄統一,雖然可以認為是以切割南方,維護朝鮮在半島北部統治的合法性和穩定性。但代價是違背多數朝鮮人和韓國人同一民族的曆史事實和認同、對統一的期盼,以及對朝鮮立國合法性(追求朝鮮半島統一和朝韓民族解放)的極大毀損,也會導致韓國的親北勢力進一步萎縮,朝鮮更加孤立無援。

 

   金正恩的舉動也並非一些人認為的以退讓換取朝韓並立。因為朝鮮在宣稱朝鮮韓國為兩個不同國家、朝韓並非同一民族同時,還宣稱韓國為“主敵”,並聲稱不排除任何手段消滅韓國、戰爭發生時會“完全占領、平定、收複韓國”。顯然,朝鮮不打算與韓國求同存異、和平相處,而是加劇敵對。

 

  不過,金正恩為自身統治的長久,又不會真的發動全麵戰爭攻擊韓國。其各種放棄統一的激進舉動,如毀掉各種期盼統一的宣傳設施、廢除統一機構和裁撤人員、禁止南北一家親的相關宣傳活動,也都隻是“自殘”式毀壞本國內部,以及傷害與北方密切交流的對北友好的韓國人士,而並不能削弱韓國,給朝鮮帶來的也隻有壞處而無好處。

 

   這樣的政策轉變,對於金正恩自身統治也是不利的。雖然朝韓隔閡日久,兩個政權並存的現狀被廣泛接受,許多人不再熱切支持統一,但多數朝韓民眾還都將對方當成同族同胞,多數人也認可未來合適時統一。尤其在北方,在2023年之前的幾十年,包括金家三代在內勞動黨執政集團,都高度強調國家統一、解放南方同胞,對韓政府無論親善還是強硬,都不改變半島南部是朝鮮領土的宣稱。

 

   而如今金正恩做了180度大轉彎,廢棄幾十年的政治宣傳、否定上千年的曆史事實,必然會讓部分勞動黨高層在內許多朝鮮人的不解、不滿、暗中反對。雖然金家本來就是依靠暴力和強製洗腦讓官員和民眾臣服,而並不真得民心。但其放棄統一、將南方同胞(而非僅僅韓國政府)視為仇敵,則讓其威信更低,更難服眾。

 

  雖然在未來,金正恩有可能重新擬定對南方針,重提民族同胞和國家統一,但中短期內不會發生。這兩年朝鮮的“去統一化”措施還是相當強勢、很有破壞力的。即便未來朝鮮重回之前幾十年的統一政策,最近幾年“去統一化”和破壞朝韓同一民族認同和情感的行為,造成的損害已是非常嚴重、起碼不分不可逆了。

 

  金正恩之所以做出這種對國家民族和其自身都有害無利的事,很大程度正是在於其權力無限大,沒有人敢於提出異議,對其錯誤想法不敢批評、唯恐冒犯和觸怒“天威”。金正恩生活在“信息繭房”裏,又有不受限製的權力,以及依靠暴力和洗腦形成的權威,於是可以為所欲為,包括推行這種害國不利己的對南政策。而且統治朝鮮的金家三代心血來潮,為了“爽”,是可以不計較功利、不惜代價的,前麵列舉的例子就是證據和經驗,並可以推論金正恩對南政策劇變的動機的。

 

  外部的各種解讀之所以充滿錯誤,關鍵就在於忽視了金正恩與朝鮮各種政策的非理性,以及一廂情願的將自身的情感和想法投射到朝鮮問題上,就導致嚴重的誤讀誤判。

 

  對朝鮮統治者各種言辭和行為的判斷,應當基於事實,又要考慮到極權領袖的主觀性;既要從利弊方麵探析動機,又不能隻看利弊,而忽視人在非理性情況下會做出的損人不利己行為。未來金正恩和朝鮮仍然會有許多出人意料之舉,也都應以類似方式加以判斷,做出妥善應對。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